現代文復習聽課心得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關于現代文復習課聽課心得
聽了張老師和陳老師的兩節現代文復習課,深受啟發,對照自身教學,感覺有很多收獲。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高三教學和復習上起到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一、復習課要緊扣考綱,緊跟高考,不做無用功。一輪復習向來以地毯式復習著稱,那么就要處理好點和面、重點和非重點、講和練等幾個關系,切實提高效率。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要把精力投放在關鍵點上,而這個關鍵點就是高考。在以后教學中將深入研究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及近幾年的高考題,把高考意識融入課堂教學中,講高考所需,練高考所用,不做無用功。
二、盤活學生,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復習課是以鞏固梳理已學知識,使之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基本技能,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但復習課往往使學生誤認為是吃剩飯,都是學過的知識,學起來不積極,不興奮,難以產生激情,成為課堂上的“閑人”“看客”。而這導致了復習效果的不理想。兩位老師授課中注意“盤活”學生,能多方調動學生積極性,給予學生以充足的思維、訓練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充分思考,認真訓練,使學有成效。兩位老師的課告訴我們,復習課,主角是學生。
三、方法指導科學,落實到位。復習課必須注重對解題規律的探求,對解題思維的訓練,對解題方法的總結,但是方法指導易流于大而無當,條條框框的要求多,規律方法的過程演化少,造成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兩位老師沒有簡單提要求,機械講方法,而是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引導學生去思考,逐步找出合理答案,將思維過程一步步呈現出來。比如陳麗麗老師在對理解比喻句含義這一問題的方法指導上,從對比喻句的把握、理解的方式角度、答案的設計、語言的組織等各個環節上都進行了有序有效的引導分析,使學生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明悟。
總之,兩位老師的課使我對復習課如何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見賢思齊,在以后的教學中將加強學習,突出研究,強化落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心得學生數學課堂聽課狀況小分析
觀察學生數學課堂聽課狀況有下面5類
1、上課不聽也不做與課堂有關的事。這類學生如果在課堂中占多數的話,那么大家也知道意味著什么了。
2、上課不聽,自己自學或做作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要考慮是否教材所涉及的內容過與簡單,學生沒有聽課的興趣。或者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過于乏味。
3、上課偶爾放松。分為2類。一是放松了去關注自己的私人話題(與課堂無關)這樣的話,師生都需要檢討。老師要發揮好自己組織者的作用,學生要檢討自己為何會放松要求。二是自己去研究所遇見的問題。這就需要讓學生明白如何在課堂中合理利用時間的問題。就如同有些學生課堂中遇見不懂的問題,就一直問同桌同學,結果是2個人把問題研究清楚了,卻把課堂中需要聽的部分給落下了。
4、上課能隨老師的安排去聽課。也分2類。一是能在老師分析后領悟所學的知識。二是能與老師的分析同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如果課堂中能有多數學生能達到第二種情況的話,那么這個班級學生的數學素質已經很高了。
5、帶著問題來聽課,帶著思考去聽課,帶著問題結束這節課。這應該是所有老師所追求的最好結果。課堂已經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數學的方法,讓學生去體驗數學的美。當然這與所上的課型有關,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有關,也與老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水平有關,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中帶著思考去聽課,也就是要讓學生不惟書,不惟師,敢與說出自己的想法,求異思維。如果學生能堅持這樣的學習。那么必然是會樂于學習,能發現問題,并能提出問題,也能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做為老師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搭建好平臺,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篇3: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有感()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小小課堂,包羅萬象。一節生動具體的課堂教學,是展現教師綜合素質的平臺。其間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執教者的基本素質和執教水平。學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獲很多,具體感受如下:
1,扎實的教學功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選手們基本功都很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都很強,理論水平較高。每一位教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了解學生的起點,直面學生的教學現實。
2,重情境的創設
每一節課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每堂課都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看似無心,實則有意,學生在較為親切自然的情境學習,興趣很濃。如第一節《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師用課件自我介紹年齡32,身高1.75米,體重64.5公斤,體現了小數和整數的區別及小數產生的意義;情境都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利娟老師《最大公因數》課前給學生下發不同的號碼,在教學中教師說數讓拿到號碼是這個數的因數的起立,在無意中牽引到本節的內容中,情境的創設既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教學內容提供了數據素材。
3、關注學生的情感,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每一位老師都能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稍復雜的問題,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于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老師都能耐心的去啟發引導,突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理念。但個人總體覺得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師說的嫌多,引導得也太多。
4,例題設計精巧
感受最深的一堂課是金利老師《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師在講授完本節的重點:分數的基本性質后,教師設計的判斷題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讓學生說說錯在哪些地方,并解決了問題,使性質中的同樣的數、同時以及0除外顯得琳琳直至。整個練習過程設計,由易難,螺旋上升,學生熱情不減。
5,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和知識之間的聯系。
金利執教的《分數的基本性質》就體現這一點。由于商不變的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存在聯系,所以她的教學設計就采取了并列結合的學習方式,步步深進(原創),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探求新知。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體會到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更應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戰性,充滿生機和活力,涌動生活的靈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參加這次活動雖然說不能立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但至少在觀念上我感覺對自己是一次沖擊,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