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協同研修方案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協同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致力于緊貼一線課程和教學難題,同步乃至超前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實現網絡教研和遠程研修的有機結合及常態化,有效化解工學矛盾和研修脫離實際的問題,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依托省、市(縣)級教研力量,通過網絡課堂呈現,組織教師圍繞課堂教學開展討論和研究,增強學校集體備課和交流研討的力度,擴大學校的教研活動功能和影響,加強區域學校學科同行之間的交流,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探索教師網絡研修與教研工作的常態化;
2.探索學校參與網絡研修的工作模式;
3.促進學校教研組教研工作的常態化;
4.培養學科網絡教研核心團隊,促進教師專業專長。
三、項目組織
1.市縣學科指導小組
組長:蔡x(*中學)副組長:王*(*僑中)
2.學校學科實驗組
①*中學項目小組
項目組長:計*
②文西中學項目小組
項目組長:曾*
③龍樓中學項目小組
項目組長:符x
四、研修流程
(一)研修流程設想
分三步走:課程團隊提出問題――實驗學校落實研討、探索――課程團隊組織研討、總結。
1、課程團隊提出問題
擬定若干教學問題,讓學校選一個問題進行教學實踐研討、探索。
2、實驗學校研討
就某一問題如何進行教學,科組選定一個課例進行備課、上課,研究、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和模式。科組共同備課、磨課、評課,并跟蹤錄像,記錄文字資料,上傳市縣教研網(與省學科教研博客頻道鏈接),供同行觀摩、研討。
3、實驗探索總結
課程團隊專家跟蹤備課、上課、評課,并做出指導;網上組織研討;撰寫實驗總結(實驗小組總結、學校總結、課程團隊總評)。
(二)研修操作設想
1、實驗時間
一學期安排8個周,進行具體的課堂教學問題的研討、探索??紤]期中考和期末考、節假日及學校相關教育教學活動,時間不宜定得過緊。具體為哪8個周,學校自定。
2、實驗內容
8個周,實驗學校的實驗科組要完成包括:確定研討的教學問題,選定實驗執教教師,集體備課、磨課,實驗教師上課,集體評課,小結反思,再集體備課、磨課,實驗教師再上課,集體再評課,實驗小組總結,學校實驗總結等。
另外,在實驗過程中,如果教師有了新體會或新發現,也應該及時記錄下來,作為后階段的實驗研討問題資源。
3、實驗操作
市縣課程團隊作專業指導,學校組織實驗科組進行具體的實踐、探索、總結。實驗操作的主體是學校,是實驗科組,是每一位參與教師。要努力做到:規范學科教研活動形式,提高集體備課有效性,促進學科教師經驗分享。
4、實驗設備
各校要爭取備齊電腦網絡、攝像機、照像機等實驗設備。
5、實驗評價
實行三級評價:實驗科組自評、學校實驗總結、課程團隊總評。
6、實驗協同
*中學、文西中學、龍樓中學三校要加強聯系,學科組要多溝通。三所學校可以選相同的問題進行異地研討、探索,也可以是各校自主選題,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同行交流,形成區域內的協同研修氛圍。
7、實驗管理
市協同研修項目辦公室負責全面管理工作。市學科指導小組負責專業指導,學校實驗小組具體實施實驗教學探索。
市協同研修辦公室將利用中學教研室博客(9201)進行網上管理。各實驗學校要在學校博客上建立“協同研修實驗”欄目,與中學教研室的博客鏈接。
五、實驗計劃
(一)協同研修主題
時間
研修主題
負責實驗學校
9月
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確立和達成
1、教學目標的制定
2、教學目標的達成
*中學
講課人:吳多浩
時間:9月29日10:00―11:00
地點:張*科學館一樓電腦室
10月
信息技術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方法
1、關于講授法
2、關于任務驅動法
3、其他
文西中學
講課人:曾*
時間:10月11日
地點:學校電腦室
11月
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學活動的組織
1、關于分組活動
2、以個體為單位
龍樓中學
講課人:符毅
時間:11月5日
地點:學校電腦室
12月
信息技術課堂上作業(任務)的布置
1、大任務
2、小任務
3、教材上的作業與教師另外布置的作業
*中學
文西中學
龍樓中學
說明:
1、根據分工,各實驗學校每一周教研組活動圍繞問題進行,每位教師以教學設計,或觀點文章,或自己的課堂視頻片段的方式,在網上呈現(省學科網站和市縣學科網站),每周每人要上傳一份;
2、各實驗學校根據安排要組織一次現場研討活動,綜合大家的研討結果,至少要有一節現場課加討論(要拍攝視頻)的形式,活動結束后,市縣學科團隊要總結和整理觀點,對本次現場活動進行評價。省學科團隊成員將派教師參加各市縣的現場活動;
3、根據各市縣的研修情況,省學科團隊每月組織一次在線研討(在省學科網站上),總結大家的觀點;
4、每個月市縣要對各學校的研修情況進行檢查、在網上公布,省學科組要對各市縣的研修情況進行檢查、在網上公布。年末,省里進行總結表彰。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個人研修計劃
很有幸參加了本次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為了能讓本次培訓有所收獲,我制定了如下的自我研修計劃。
一.自我分析
通過診斷測評,我覺得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還非常欠缺,平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也是偶爾利用多媒體課件來開展教學,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能力還急需提高,測評中我感到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希望在此次培訓中我能收獲多多。
二.研修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2.能夠熟練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掌握教學中常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熟練應用于日常教學之中。
三.具體措施
1.嚴格按照本次研修的日程安排進行基本知識技能的學習。
2.除統一安排學習外,自己找時間加強理論學習和具體實踐。
3.堅持在學中練,練中學,切實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4.保證學習時間,堅持每天至少學習1-2小時,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和作業。
5.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不懂的地方及時通過上網查詢或向專家、同行請教。
6.養成網絡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篇3:小學老師信息技術培訓個人研修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數學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班主任老師的各項要求,每天按時上網學習,專心觀看視頻,認真聆聽,并做好必要的記錄。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網上與同行請教交流,努力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總結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體會、積極撰寫研修日志,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有效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發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