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一年級語文自主評價小結

小學一年級語文自主評價小結

2024-08-01 閱讀 1886

一年級語文學科自主評價分四個方面進行,古詩,生字,閱讀和平時表現。總分值40分,古詩和生字分別占5分,閱讀10分,平時表現占20分,通過這四項,綜合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自主測評主要是考試孩子的識字認字能力,閱讀能力,積累和學習習慣。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年級的孩子本就處在記憶背誦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加強背誦有利于孩子語言的積累,古詩的背誦也更有利于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課外閱讀一直作為我們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因此,此項考察也能比較明了的考核出平時孩子在家的讀書情況。識字認字作為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此項考察也和他們的學習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平時表現方面包括孩子的坐姿,寫字姿勢,家庭作業和課堂作業完成情況,平時測試成績,課堂發言,個人衛生等等比較全面的考核了學生在學校的一切表現。

古詩和生字的考查主要以抽簽的方式進行,將10首故事題目寫在10張紙條上,學生抽取其中一張開始背誦。背誦得正確流利得滿分,有錯字,打拌的依據評分標準適當扣分。將50個生字分別寫在10張紙條上,每張紙條上5個字,學生依次拼讀出5個生字,每字1分。閱讀方面的考查主要是課外書的朗讀,從孩子帶來的課外書中隨意挑選一段,讓其開始朗讀,依據評分標準,相應給出合理的分數。平時表現則是教師自己根據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學習習慣等方面自主給分。

本次測評主考官是來自各個班的家長朋友,每班選出了5位家長,共有20位家長參與,每5人為一組,分工測評,古詩,生字,閱讀,排隊點名,維持秩序,各司其職。

本次測評進行地很順利,不到一上午時間,語文,數學全部完成考查。為什么能如此順利呢?這要歸功于整個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合理安排,和各位家長朋友的密切配合了。測評前一天下午,參與測評的各位家長都被請到學校,在會議室進行了專門的培訓。教研組長將考試規則,評價標準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并針對第二天的測評進行分工。每人手中都有一份評分標準,任何疑問都能得到及時的解答。各位考官分工明確,對規則了然于胸,因此,整個考試過程異常順利。

本次測評確實反映出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們針對孩子們的考試成績進行了分析,發現古詩是孩子們考得最好的部分,基本上都能得滿分。這跟老師平時的嚴格要求有很大關系。我們每天給孩子布置背誦任務,第二天進行檢查,不允許任何人蒙混過關。在識字認字方面,考試成績不太理想。本學期我們所認識的250個生字,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通過隨文識字,集中識字等方式不斷的強化學生的記憶,每天都把生字投影到黑板上,通過齊讀,同桌互讀,開火車等各種方式拼讀。感覺功夫下了不少,可個別孩子考試成績依舊不理想。整體認讀音節有誤拼的,有拼讀時把聲調弄混了。其次錯誤原因在于還有一部分學生在漢語拼音部分沒有學會,不會拼讀音節,有的是聲母混淆,有的是讀不準聲調等,學會拼讀音節也是一年級孩子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在平時的課堂中一部分老師教過拼音之后,在學習生字詞時就讓孩子直呼音節了,我覺得這有點操之過急了,拼音教學應該貫徹于教學的始終,不斷溫習,不斷鞏固,不斷加強,這樣在遇到看拼音寫詞語時,在拼讀音節的正確率上會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在字詞的認識上,特別要注意形近字的區別。要想讓孩子理解好形近字,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師要隨時留意學習中一些字詞相近的字,及時歸類總結;另外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識字方法要靈活多樣,能吸引孩子去學,想學了,學習的效果也許就好了!

閱讀也是失分比較嚴重的部分。我們要求孩子把自己最經常讀的課外書拿來,任選一段讓其進行朗讀。有些孩子在朗讀時,出現添字,漏字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今后再朗讀課外書時,要求學生必須指讀,指哪個字就讀哪個字。還有的學生語句不通順,磕磕絆絆,這跟學生的識字量以及讀書多少有很大關系。以后需要加強課外書的閱讀,每天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增加孩子的識字量,閱讀量。

本次自主測評將試卷無法考查到的方面,清晰地展現了出來,讓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便于教師針對不足之處對癥下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在古詩背誦方面依舊要常抓不懈,給孩子布置一定的背誦任務,擴大孩子們的詩歌儲備量。生字教學依舊是重中之重,要加強生字教學,注意識字方法的多樣化,進行趣味識字,并教導孩子學會在生活中識字,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可以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在閱讀中識字。海量閱讀一直是學校極力推廣的項目,讓孩子在書海里徜徉,動員全體家長積極參與,為孩子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監督孩子的閱讀情況,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在下學期的自主評價中,我們計劃加入口語交際方面的考查,讓孩子們在特定情境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寫的方面,除了平時的生字書寫外,還可以讓他們寫一些簡單的句子,能寫出來才是真正地掌握了。相信經過全方位的考查,查缺補漏,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均會有極大的提高。

篇2:學年第二學期小學一年級語文學業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20**年版)關于語文課程評價的建議,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突顯學校的辦學主體地位,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激勵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更好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評價內容及指標。

1、音節拼讀:評價學生能準確地拼讀音節及拼音句。

2、識字寫字:評價學生能否準確認讀488個生字;能說出偏旁部首的名稱(67種);評價學生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44個;評價學生能否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能否區分形近字、用學過的生字組詞。

3、寫話:評價學生能否注意觀察圖畫,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否在寫話中能夠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能否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4、閱讀:評價學生能否結合上下文、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了解常用的詞語、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能否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能否誦讀淺近的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能夠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語言的優美;評價學生能否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能否初步學習默讀,背誦指定的課文。

5、口語交際:評價學生能否熟練地用普通話來交流;能否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能否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6、綜合性學習:評價學生能否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能否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能否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7、習慣:評價學生能否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能否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三、評價形式。

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四、具體操作。

音節拼讀部分(10%)

評價內容及方式:提供一份音節拼讀測試卷,有老師對學生進行逐一檢查。卷子上共有10個句子,老師隨機抽取5個句子讓學生拼讀。

評價標準:

a.10個句子全部讀對,給10分;

b.讀錯1-3個音節,給8分;

c.讀錯4-6個音節,給6分;

d.讀錯7-9個音節,給5分;讀錯10個以上暫不給分。

識字寫字部分(30%)

1、過程性評價(15%)

評價內容及方式:以書寫作業為主要依據進行評價。各班根據《小學硬筆寫字冊》、《小學語文》得優數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共76個優星得15分;65-75個優星得13分;55-64個優星得11分;45-54個優星得9分;35-44個優星得7分;25-34個優星得5分;25個優星及以下得3分。

2、終結性評價(15%)

(1)漢字我最棒(10%)

評價內容:根據本學期所學生字做的詞語書寫試卷

評價方式:詞語書寫試卷,全部正確(100分)得10分,出錯5個及5個(95-99分)以下漢字得9分,出錯6

篇3:小學一年級語文學業評價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為了突出語文課程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應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

二、評價的原則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重視定性評價(賞識性原則)

在學生學習語文的日常生活中,以賞識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成長中的行為和心理變化,教師和家長應給予積極、理解、欣賞、關注的態度進行評價。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個性發展處于優勢的群體,給予積極地評價,促使學生在更多地方面發展;對于某些方面處于弱勢的群體,更要給予關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其主動參與評價。

2、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相評價相結合(多元化原則)。

考試只是課程評價的一種方式,本方案將探求將考試與其他評價方式有機結合,靈活運用。改變筆試作為唯一的考試手段,過分注重量化的局面。評價的主體由教師發展到教師、學生、伙伴、家長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3、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本階段的知識結構,抓重點,突出重點,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系統性原則)。

評價將采用平時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將評價的發展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平時評價與《小學生素質報告單》的終結性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避免出現兩層皮的現象。

三、評價的內容

評價內容分為識字寫字、朗讀與背誦、課外閱讀、口語交際、學習習慣五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