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小學20**年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小學階段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本學期教學實踐總結一下教學情況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向其他教師取得的經驗,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時,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優生幫助后進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
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師生互動、-制度大全整理-生生互動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在批改作業方面。
學生的作業總是及時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三、在聽力方面。
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以上是我這學期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但也存在較多的不足,如課堂操作欠靈活,尤其是后進生工作,由于客觀原因,做的不夠,以致于個別學生成績不理想。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工作中不足,向其他老師學習,爭取讓學生都能有新的提高,都能邁上一個新臺階。
篇2: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難點和應對方案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和應對方案
隨著人們對外語的廣泛重視,英語目前已成為小學教育一個重要的內容。不光城鎮小學的學生學習英語,英語教學同時也走進了農村小學的課堂。而我也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名英語教師。從教十五年來,接近農村的孩子,體會農村教師的艱辛。而孩子們同樣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教材,感受英語教學。這些孩子主要來自于附近的一些村莊,與城里小孩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會遭人恥笑。發言基本處于被動位置。
2、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兩到三次,每次僅四十分鐘,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而且,目前社會上尤其是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3、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學,在農村小學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而這種“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意繼續學習英語
4、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里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懷疑地問:“這么小的孩子,能學好嗎?”而有的家長則是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遇到困難,我們不應選擇逃避,而是要勇敢的戰勝它。要讓這些同樣需要平等教育的孩子去體會英語,感受英語,學習英語。
二.選擇合適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尤其是對農村學生來說。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是肯定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
2.活動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我想學生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要是只有填鴨式的灌輸,任何學生都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好奇心強、模仿力強,我們可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如游戲、表演、比賽、唱歌等,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不會感到厭倦,學到的知識記憶的特別牢固,教學效果會大大提高。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自編的瑯瑯上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如學習家庭成員時,我編了這樣的兒歌“爸爸、爸爸是father,媽媽、媽媽是mother,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grandfather是爺爺,grandmother是奶奶,這就是我們的family。”學生既感興趣又容易記憶。
3.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材施教,情景教學。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學生提高口語的重要場所和環境。由于學生平時接觸的多數都是漢語,只有在英語課上短短的幾十分鐘時用英語表達,但是小學生的詞匯太貧乏。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可放慢語速,或用TPR(全身反應法)。剛開始學生也許會不習慣,但是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說慢一點,反復重復,反復感受,漸漸地學會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帶動學生講英語,逐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口語水平。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語感。現在只要我提問時說Whocantry?學生們都會舉起小手說Ican.反映的速度一點也不比城市的孩子慢。
人教版的教材內容很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針對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在課外學生也沒有聽、說的機會,我就多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并非讓他們有意識地學習,而是一種“無意識、無壓力、無包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益,這就需要打破課堂常規,不限于傳統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在課堂上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習得語言。例如:我在教“Areyouready?Yes.”“Sorry,.That’sOK.”這組對話時,我利用小學生愛玩的特點,上課時拿出幾個球,告訴大家這節課老師想要帶你們一起玩球,學生們都很高興。然后,我笑著問學生“Areyouready?”從神態表情中盡量流露出含義,但不說出來,提示學生可以回答:“Yes.”然后把球拋給他,故意拋得太高,讓他接不到,我很悲傷地說:“Sorry.”引導他說“That’sOK.”隨著活動的開展,同樣的語境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學生在反復感受語言的過程中,已不經意的領悟出這段對話的含義,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了語言。
4.開辟課外空間,強化英語訓練。
對外語的學習,我們不能只局限于英語課,而應擴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園內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比如將教室的課桌,窗戶,黑板都貼上英語卡片,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英語環境。我們還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把每天所學的單詞制作成卡片,回家當當小老師教教家人,或同學之間互相比比誰做的好,單詞認的多。一年365天,長此以往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我還利用各種節日教學生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如在教師節時對所有老師說“HappyTeachers’Day!”圣誕節對所有見到的人說“MerryChristmas!”婦女節對辛勤工作的女老師、媽媽、阿姨說“HappyWomen’sDay!”雖然這些句子都很長,但我發現學生比平時更認真也更容易記住。學生們都很樂于用英語對別人表達他們祝賀。每次節后,學生們都很高興的告訴我,那些聽到他們表達英語的人們都說“哇!這么了不起!才學了這么短的時間就會了那么多的英語!”我想這些人的稱贊無疑是給學生們打了一支*。這不,還沒到“六一”,學生都爭著來問“六一節快樂”怎么說。完全沒有了剛開始的羞澀。學習變得即積極主動,又認真好學。
小學英語,農村,教學
篇3: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困惑和解決措施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困惑和解決措施
摘要:教師們渴望常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學,實現輕松高效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中,碰到不少問題。本文將從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的整合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困難和解決法措施出發來探討新形勢下小學英語的教學,從而達到英語教學“質量高,負擔輕”的理想效果。
關鍵詞:渴望無奈實踐嘗試解決措施
一.小學英語教師對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的渴望。
二十一世紀,網絡改變著時代,上至成人下至幼兒,都能享受到網絡和多媒體所帶來的廣闊的視野和有效而便利的互動。英語教學中的多媒體和網絡化已日漸被重視。教師們紛紛嘗試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日常的教學教育,并體驗到媒體和網絡技術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有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我們可以把某些抽象或生活中罕見的教學內容做成動畫片段真實、連貫而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動性。如筆者在教授PEP版英語教材第六冊Unit6Afieldtrip時,通過網上搜索結合應用authware技術,把郊野的精美圖片做成動畫,學生通過觀看,幾分鐘內就能直觀了解感知Afieldtrip,并對Afieldtrip產生向往,同時產生學習和表達的欲望,這是傳統性教學費盡口舌也不一定能取得的效果。
2、有效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從多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能力。語法是英語里一定要掌握的同是也是較晦澀難懂的。我們可以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把不同的語法現象,語法規律極其例子進行比較,附以或有趣或可愛或震撼的顏色聲音對比,課堂效果明顯比“四個一(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巴一塊黑板)”吸引而高效,更重要的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所制作的課件趣味性強,深受學生歡迎。
3、互動操練性強。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特征之一是其互動性。我們常常在呈現新知識后,讓學生利用電腦自主操練強化新知識。例如英語是需要反復語音模仿的,傳統的機械操練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但我們在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后,通過編制即時反饋的游戲或情景模仿練習,讓學生能即時聽到自己模仿的聲音,就象照鏡子,即時比較出問題的所在,從而自我調節語音語調,最后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
綜上所述,部分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們的主觀愿望是渴望在課堂上經常使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從而達到“質量高,負擔輕”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英語教師對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的無奈
然而,對于一直充當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且已根深蒂固“先試后導、先講后練、先教后學”的桑代克觀點的教師,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的問題也日漸凸顯。教師們對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有以下的無奈:
1.教學形式傳統化。據調查發現,我國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目前很大程度并沒有打破傳統的課堂組織形式。教師習慣思維烙印深刻,特別是從教二十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使這部分教師較少考慮到在課堂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而青年教師在使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時,不少在制作課件或使用網絡資源時受到過電腦病毒的侵襲,造成資料不可修復,費時卻徒勞無功,所以老師們有時考慮到網絡安全問題,使許多有益的形式被禁錮。
2.教學心理恐懼化。面對新生事物,教師存在教學心理恐懼。其原因在于:網絡技術發展的速度快于人們的認知和接受速度;網絡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滯后使教師教學實踐有較大的盲目性;網絡課程準備時間過長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而網絡課件制作的技術要求更增加了教師的畏懼感。
3.教師技術培訓問題多樣化。英語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普遍較低是他們對網絡教學恐懼的根本原因。目前,教師技術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重理論,輕實踐;割裂技術與教學,缺整合;漠視受訓者心理,少互動;缺乏對績效評價的關注,形式化等。
4.教室電教設備滯后化。有部分老師較推崇于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到課堂上。備課時,他們往往在課前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在互聯網上搜索到許多有價值的資料,然后用之精心制作好課件,就等著在課堂上給學生上演一出好戲。但當老師本來胸有成竹地到教室后,我們都遭遇過發現教室電教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尷尬場面,不是沒聲音就是投影燈泡壞了,不是主機死機就是屏幕不亮,反正教師精心準備的教學課件都沒法用了。
三.努力尋找解決措施,注重培訓和實踐
雖然當前網絡運用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我們完全可以嘗試掃平這些障礙。筆者將結合英語科的特點,總結國內外經驗和教訓以及前人的實踐和理論,提出一些我們可以去嘗試的解決措施:
1.尋找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切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