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英語教學心得:如何上好小學英語課

英語教學心得:如何上好小學英語課

2024-08-01 閱讀 5076

英語教學心得:如何上好小學英語課

如何上好小學的英語課,是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善模仿、愛說、愛唱、愛表演的特點,實踐中我嘗試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編或總結積累一些兒歌和順口溜,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既便于學生記憶,又使學生不容易忘記。如,系動詞用法的記憶“我用am你用are;is連著他她它;單數名詞用is;復數名詞全用are”。又如對單詞的記憶“foodfood是食物,吃了food身體壯;footfoot是腳足,我們走路用foot;roomroom是房間,進了room把門關;schoolschool是學校,我們學習在school”等。總之,巧學妙記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重視這方面的應用。

二、根據小學生愛唱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英文歌曲進行教學。如,學數字時教學生唱“TenLittleIndianBoys”;學家庭成員時教學生唱“MyFamily”,再用錄音機配上優美的曲調,對學生將有著無窮的魅力。還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簡譜,讓學生自己填詞。如,學句型“What’sthis?It’sa...”時可采用歌曲“兩只老虎”的旋律,讓學生自己把詞填上,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還能減輕學生的負擔,我們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學,模仿力強,對具體形象的內容較易接受,利用直觀的教具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使他們把形象事物和抽象思維相結合。在這一方法中,簡單易尋的事物,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實物教學。如,蘋果、梨、鋼筆、小刀等;難找的事物我們可以利用卡片和掛圖教學。如,各種珍貴的動物。課堂上再配以幻燈、投影儀、錄音機等的使用,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語感

四、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出多種形式的交際性活動。如學習“Whois...?Ishe/she/it...?”時,用“聽音猜人”的游戲;學習“Whereis/are...?Isitin/on/under...?”時,用“藏物猜地點”的游戲;學習“What’sthis?It’sa...”時,用“蒙眼摸物”的游戲等。游戲的趣味性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不但要是音樂家、美術家,還要是一個演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能進行形象的表演,用豐富的表情、身體語言、手勢、語調等去創設語言環境。根據小學生愛表演、善模仿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給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積極熱情的進行用英語交流的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聽力及表演能力。

除了以上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注意學生的差異,實現全體進步。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教學有法,學無定法,愿我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老師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探索出更多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在小學英語教學這塊沃土上開花結果。

篇2:小學英語課老師上好一堂小學英語課

一、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效率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好奇、好動、好強、好學是兒童的普遍特征,因此我們應抓住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穿插聽、說、玩、演、唱、畫等多種教學活動,有的放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玩中學,學中樂,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我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PEPPrimaryEnglish第一冊Unit4WeLoveAnimals為例,根據“單詞”、“句型”與“對話”三大環節談談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

1.單詞

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但記單詞尤其是令英語初學者頭疼。作為老師一定不能讓學生產生“怕學”的心理,所以在單詞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強等特點,在其中穿插聽、說、玩、演、唱、畫等多種活動把單詞教活。

一、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在玩樂中不斷重復練習,在不覺中“上口”了。1)Mouthwords.如panda由兩個音節組成,老師只讀/p?n/,/dз/只做口型,讓學生猜,以此引起他們的興趣,反過來亦然。2)Quickresponse.快速反應,提高難度。老師大聲講,學生小聲學;老師音量變小,學生則變大。再來個競賽,他們熱情就更高了。3)Musicchair.即擊鼓傳花。游戲開始,學生不斷重復念同一新單詞,當聽到“Stop!”時球在誰的手上誰就要回答問題,否則表演。4)Passinggame.傳話游戲。等等。

二、在游戲中練、熟,在玩中練,玩中學。1)借助多媒體和實物,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刺激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猜一猜”。本單元以動物學習為主,我們就可讓學生聽“mew-mew-mew”猜動物“cat”;只讓學生看到動物的某一部分,讓其猜猜,如豬鼻子,猜“pig”;看食物,猜動物,看紅蘿卜猜“rabbit”。在黑袋子里摸動物玩具,看誰最靈。等等。2)簡筆畫。一筆一畫逐一畫上去,看誰最快猜出來。3)蓋棉胎,看圖片或看單詞,拍一拍,看誰反應快。4)把新單詞串起來,改編成歌謠。如把“IHaveTwoHands.”改成“WeLoveAnimals.”Weloveanimals,weloveanimals.Heretheyare,heretheyare.Monkey,pandaandrabbit,monkeypandaandrabbit,catanddog,catanddog.

三、“認”,在活動中完成。如,練反應,先看pan后看da猜“panda”;給圖片配單詞,對號入座;把單詞卡分別放在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學生打手勢,進行淘汰,把反應最慢的淘汰出局。激烈有趣。

2.句型

在熟悉單詞的基礎上,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新句型。

1、在呈現新單詞時也可順帶出新句型,多個新單詞不斷重復,他們也就熟悉了。

2、創設情景,也可讓他們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如買了新玩意兒,來炫耀炫耀,或發現新東西。

3、創設情景,在游戲中練。1)Findandsay.“Look,Ihaveacat.”2)Guessinggame.若猜到就可拿到禮物并說“Look,Ihaveaduck.”3)Talkaboutyourfavouriteanimals.4)綜合運用。聽錄音,根據錄音內容幫動物找主人。如:“Hello,I’mSarah.Ihaveadog.”于是便可知道“dog”的主人“Sarah”啦。

篇3:上好一節英語課我個人觀點

如何上好一節英語課我的個人觀點

俗話說的好“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怎樣上好一節英語課呢,這可是困擾著我們英語教師的一個大問題;教這么多年英語,我覺得要想上好一節英語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靈活處理教材,用好、用活教材。

《英語課程標準》有關教材使用的章節建議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既可以有效解決目前小學英語課時不足的問題,又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本次送教使用的教材是重大版小學英語教材,與我區使用的人教社新課標教材相比,該教材在編排結構、內容體系上有很大的不同。我在設計教學時,沒有受到其原有的編排結構的限制,而是大膽地對教材的相應內容進行了靈活的處理和刪減。并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將人教社教材一些較好的編排形式和教法如Let’schant,詞句搭配教學運用到了重大版教材的教學中。對教材進行的大膽處理,使得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了蔬菜這一主題,也使得課堂教學部分組織形式和環節有別于重大版教材,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突出教學主線。

英語教學不提倡直接用母語向學生解釋所學語言的音形義,而是要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去感知、學用知識。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是一節好的英語課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感知、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境。本次研討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有關蔬菜的詞句,在教學中,教師著力運用蔬菜實物,直觀形象的圖片、道具、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師充滿激情而又不乏幽默的語言、手勢、表情、動作等自始至終圍繞著本課教學內容為學生較好地創設了學說蔬菜,學買蔬菜、表演買賣蔬菜的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語言。

一節好的英語課除了要有良好的英語情境外,還應當有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融入在英語情境中,并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一條清晰流暢的教學主線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條主線在教學中可體現為緊扣某一主題,為學生設置明確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學。不同的教學內容可設置不同的教學主線。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和抓住這條主線呢?抓住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與社會文化的契合點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本次研討課上課時間恰逢圣誕節,結合圣誕這一話題和本課有關蔬菜的教學內容,我為學生設計了師生一起開圣誕聚會,為聚會買菜的這一條主線。引導和組織學生圍繞著這一條主線,帶著目的去認識蔬菜、學說蔬菜、學習買賣蔬菜,再表演買賣蔬菜,最后用蔬菜制作小手工藝品送給家人和朋友作為圣誕禮物。這使得本課教學內容與圣誕節文化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以一條新穎的脈絡呈現在學生和聽課教師面前,形成了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三、精心提煉教學過程。

一節好的英語課,其嚴謹流暢的教學過程往往令人回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仔細甚至是反復的推敲和提煉。教師在認真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緊扣教學主線,為學生設計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注重知識點的聯系,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做到目標明確,過渡自然。在本課的教學中,以重點詞句的訓練為中心,每一個環節都力求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整節課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著為圣誕節聚會買菜的課堂教學主線展開,由單詞到單詞復數,再到句型和最后環節的大量輸出,學生在教師為各環節安排的各種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循序漸進地體驗知識,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感受成功,整個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了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基本熟練的過程。

其實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都是值得教師去提煉的,要提煉出一個精致流暢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去深鉆教材,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教學線索,并選擇出最適合學生學情的途徑鋪開教學,一旦提煉成功就能給人嚴謹流暢、與眾不同的感覺。

四、教學要“活”。“活”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教學活動的形式不呆板,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有效。

教學活動能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在蔬菜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通過看圖猜詞、“開火車”、“小老師”、Let’sChant、表演、小組競爭等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本節課活動形式多而不亂,各種活動運用目標明確,多樣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看一看、讀一讀、聽一聽、說一說、猜一猜、演一演等活動中逐步突破本課的教學的重難點,習得了語言和技能。

(二)是表現為教師頭腦的“活”,表現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機智。

教師要利用自己已有教學經驗和智慧,靈活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表現出的各種問題。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了預設的操練單詞環節,即將學習復數和句型時,發現學生對單詞的熟練程度不夠,于是又利用了“大小聲”,“比比誰認得快”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快速操練不熟練的單詞,盡管是二次操練,但由于活動形式不同,且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快速高效的活動中再次操練了單詞,突破了學習單詞的這一重點,為學用句型打下了基礎。

五、注重板書和對學生的評價。

一節好的小學英語課,板書是不可或缺的。板書作為課堂教學必備的工具,能夠反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板書的內容教師要在課前精心設計,能體現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有利于學生的操練,并注布局、美觀、簡潔明了。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出示板書的內容和時機。教師在教學過程還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性的評價。板書也以可以作為對學生的一種評價方式。教學中可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的成果可以及時的在黑板通過小紅旗,小貼畫,“爬樓梯”等多種形式予以體現,教師在課后評出最佳表現組,優秀組,努力組,這種以小組競賽對學生進行直觀評價的形式,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教師在課堂上還應當運用豐富的口頭語言,優美的體態語言如贊許的點頭微笑,鼓勵的手勢和動作等,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

以上幾點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其實教學是預設與生的矛盾統一體,要向上好一節英語課,并不是件簡單的事。還要自己平時多積累,多學習!英語課,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