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心理知識講座工作心得
聽心理知識講座工作心得
--感恩的心感受幸福
11月6日晚7點,在南院多媒體四樓教室,由心理咨詢中心楊元花老師主講的“心理咨詢”知識講座正式拉開了帷幕。與會人員有:楊元花老師、心協全體成員、各區隊心理委員。講座主要圍繞“感恩的心,感受幸福”而展開,旨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關心、學會合作;然后重點講解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原則;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的職責。
聽《感恩的心》通過手語感知無聲世界里的愛,看一幅幅圖片感受不同意境中的幸福。此次知識講座在楊老師的帶領下以一首《感恩的心》作為開場白拉開了序幕。大家都沉浸在“感恩”的氛圍中,在楊老師的號召下,心協的全體會員都站起來以手語的方式感愛幸福,原來幸福可以簡單到一個微小的動作,感恩的心串聯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伴隨著音樂的動人旋律,通過圖片感受幸福:老年夫婦漫步林間、嬰兒天真無邪的酣睡、衣衫襤褸的小孩對知識渴望的眼神......幸福來自不經意間,幸福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幸福更是來自對夢想無悔的追求。我相信這一幅幅的圖片都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心協會員,也達到了感受幸福這一目的。
接下來,楊老師在講解之中,力求讓會員正確理解“心理咨詢”,了解協會章程及心理委員工作注意事項。
識別心理正常與異常。在這次講座中,楊老師從常識標準和心理標準兩方面介紹心理正常與異常。使廣大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能夠簡單的識別異常與正常心理。
為了啟發大家的心靈,開展了破冰游戲--無家可歸。通過這次游戲讓我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交友問題,大家表現積極,也各自發表感言。這樣的游戲有利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解和交往、啟發大家要積極主動去交往。
此次心理知識講座通過圖片、音樂、游戲等元素,讓每位心協成員既體驗到了心理健康的快樂幸福又增長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此次講座可謂是十分圓滿。
篇2:大學生心理知識競賽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為了響應學院“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號召,天藍心理健康協會特別籌劃了“趣味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次競賽來增加同學們的心理知識儲備,讓同學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其整體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同時有利于同學們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將其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應用于解決自身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活動主題
愛生命,愛自己
三、活動時間
4月24日(星期五)晚上7點整
四、活動地點
a棟215
五、主辦單位
天藍心理健康協會
六、負責人
七、經費來源
1會費支出
2商家對本協會的贊助
八、贊助方式
撥款或準備獎品等方式對本次活動給予贊助。
九、活動細則
1,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2,宣傳方式:
1)給本校每個學院團學聯以電子稿的形式發出邀請函,邀請各團學聯派儲代表隊積極參加本次比賽。
2)宣傳部負責出宣傳板面向全校進行宣傳,各同學可以組隊的形式參加比賽。
3)心協內部會員組隊參加
3,邀請嘉賓:羅老師,趙老師,湯老師,盧秀麗老師,楊忠義院長,尹少華院長,千與千尋網站負責人以及學校社團聯合會及全校各社團負責人
4,活動所需材料:宣傳部負責準備以下材料:卡紙20張彩筆12支剪刀一把,kt版10張
5,到廣播臺里邀請一名主持人,本協會負責出一名主持人(暫定主持人張舒,孔德軒)。
6,攝影人員:借到相機一部到活動現場攝影,做為我們心協活動的憑證,并發布網站。
7,獎項設置:
最佳選手獎:2名
集體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名。
最佳人氣獎:1名
8,活動結束后,秘書處安排人手清理現場,各干事做好工作總結。
9,邀請神秘嘉賓進行暖場表演。帶會起場的高潮
10,秘書處安排評分人員,和維持現場秩序人員名單.
11,領導和嘉賓座位前在他們到場前擺放好礦泉水.
12,比賽當天在ppt上或宣傳單上寫明贊助單位。
十、比賽規則和注意事項
1,競賽題目分為三部分:
1)必答題:,各代表隊任意抽取一張答題卡,并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答對1題加10分,不對不加分.
2)能力題:該部分分為兩個環節――心理測試及心理問題場景表演。心理測試環節中,每個代表隊抽取一組心理測試題目,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場景表演環節中,兩個代表隊將同時抽取各自的場景表演題,在三分鐘的準備時間后,代表隊一開始表演,其分數將于代表隊二表演完畢后公布。(評分規定:本題需嘉賓們進行評分,他們根據參賽者的創新思想,搞笑氛圍,符合題意等規定進行評分.
本題總分為100,嘉賓根據評分規則為選手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把選手的最后得分加入總分.)
3)搶答題:本階段包括選擇題和判斷題,每對派出一名坐在前面的隊員為舉手搶答人員,并要求參賽選手在競賽規則下快速答題。答對一題加20分,錯則倒扣10分
2競賽規則:
篇3:聽心理知識講座工作心得
聽心理知識講座工作心得
--感恩的心感受幸福
11月6日晚7點,在南院多媒體四樓教室,由心理咨詢中心楊元花老師主講的“心理咨詢”知識講座正式拉開了帷幕。與會人員有:楊元花老師、心協全體成員、各區隊心理委員。講座主要圍繞“感恩的心,感受幸福”而展開,旨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關心、學會合作;然后重點講解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原則;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的職責。
聽《感恩的心》通過手語感知無聲世界里的愛,看一幅幅圖片感受不同意境中的幸福。此次知識講座在楊老師的帶領下以一首《感恩的心》作為開場白拉開了序幕。大家都沉浸在“感恩”的氛圍中,在楊老師的號召下,心協的全體會員都站起來以手語的方式感愛幸福,原來幸福可以簡單到一個微小的動作,感恩的心串聯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伴隨著音樂的動人旋律,通過圖片感受幸福:老年夫婦漫步林間、嬰兒天真無邪的酣睡、衣衫襤褸的小孩對知識渴望的眼神......幸福來自不經意間,幸福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幸福更是來自對夢想無悔的追求。我相信這一幅幅的圖片都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心協會員,也達到了感受幸福這一目的。
接下來,楊老師在講解之中,力求讓會員正確理解“心理咨詢”,了解協會章程及心理委員工作注意事項。
識別心理正常與異常。在這次講座中,楊老師從常識標準和心理標準兩方面介紹心理正常與異常。使廣大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能夠簡單的識別異常與正常心理。
為了啟發大家的心靈,開展了破冰游戲--無家可歸。通過這次游戲讓我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交友問題,大家表現積極,也各自發表感言。這樣的游戲有利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解和交往、啟發大家要積極主動去交往。
此次心理知識講座通過圖片、音樂、游戲等元素,讓每位心協成員既體驗到了心理健康的快樂幸福又增長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此次講座可謂是十分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