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講座聽后感:是孝拯救了她的家庭

講座聽后感:是孝拯救了她的家庭

2024-08-01 閱讀 5878

講座聽后感:是孝拯救了她的家庭

--為什么弘揚傳統(tǒng)文化?

一是世界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人與自然的危機,平均氣溫上升2度,一個小國家已被冰川融化所淹沒。二是人與人的信任危機,也就是道德出了問題。三是人自身心理危機,世界上每年自殺成功的達一百萬,中國占四分之一。

孝有何用:孝是定海神針。孝使國家長治久安,孝使社會安定團結(jié),孝使家庭和睦,孝使個人快樂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公式五段式。

孝道---感恩---恭敬---善良---大愛---幸福(無我-利他-奉獻---為人民服務)

孝道,孝是人類愛的起點,是一切愛的種子,孝門一開百善來。

聽著田秀英《笑對人生》的講座,我感覺她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孩子被燒得三度深度重傷,生命垂危,是她把孩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是她挽救了一個家庭,是她一點一點地創(chuàng)造了奇跡。盡管她是個農(nóng)民,可她竟是個“教育家”,是個強者。丈夫被家里的不測風云----災難打倒,多次尋死,是她拯救了她的丈夫,給了這個家庭以激勵,使丈夫有了活起來的勇氣。她從來不讓丈夫到外邊掙錢,孩子的燒身需要多次手術(shù),孩子燒傷時欠下的債務需要償還,她靠的是一輛自行車,260里外拖回來的菜,然后再推著小推車走鄉(xiāng)串戶賺錢還債;給孩子買藥天天涂抹傷口。試想一下她又會遇到多少困難......但她從來不在丈夫面前流淚,不在孩子面前流淚。一有空閑就想方設(shè)法孝敬老人。

她的事跡被報道后,家中的電話接連不斷地響起。來電話的有一個與她孩子一樣遭遇的女孩,在她的幫助下,也得到了治療。她家的條件不好,她家的事都夠她煩心了,但她還是慷慨解囊,為一個素不相識孩子著想,如果她沒有偉大的母愛,無私的大愛,沒有毅力,她能做到這些嗎?

這位母親,不僅是母親,還是一位教育家。最后她終于把做了很多次整容手術(shù)的孩子,培養(yǎng)成人。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的孩子最后考取了博士生。

她孩子上學時也有很多的辛酸,其間的困難、挫折、打擊可想而知。但她沒有聽天由命,任憑命運的擺布;而上天也是公平的,她的孩子盡管身體上千瘡百孔,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yè),考試沒有考過第二名,總是第一,這對于一個母親來說是多大的安慰呀!

田秀英過著這樣的生活,她沒感到不幸福,因為她看到她的家人還都活著!

是呀,孝敬老人、愛自己的丈夫,呵護兒女是傳統(tǒng)美德,想想自己,為家人做得太少太少了。但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愛自己的家人,愛身邊的每個人。

篇2:聽程方平講座:打造優(yōu)質(zhì)家庭教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聽程方平講座――如何打造優(yōu)質(zhì)的家庭教育

4月17日,洋洋學校請了中央教科所的研究員程方平教授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如何打造優(yōu)質(zhì)的家庭教育》,聽了有些啟發(f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和指導,但是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首先是讓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孩子能認多少字、會做多少題并不重要,其次是發(fā)展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

家長在家里應當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發(fā)展,多培養(yǎng)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家長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則,是家庭中的主導,要創(chuàng)造和諧家庭,讓孩子健康發(fā)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意見要統(tǒng)一,即使有分歧,也不應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父母的主導作用不應是單向的,而應當是互動的。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傾聽,不要打斷孩子與你的談話。要學會賞識和鼓勵孩子。家長要打造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追趕潮流,《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jīng)很暢銷,但是這個事例不典型,但是家長們應從中學會父母怎樣激勵孩子,讓孩子有學習的興趣,家長要對孩子因勢利導,對孩子不理解,幫助過于具體,會得不到發(fā)展,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既要給孩子定一個目標,又要給孩子一個遠大理想,孩子一旦知道努力,潛力就會無窮的。家長應注意配合學校,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以上是我在聽講座中的一些收獲,很愿意多參加一些這樣的講座,從中受益匪淺。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3:《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

--愛讓殘疾的兒子自豪地立于天地之間

二年五班z家長

今天在二中報告廳聽了田秀英講的《笑對人生》。田秀英是全國道德模范、山東省道德模范、山東省十大杰出母親。田秀英的人生講座使我感動之余,受益匪淺。作為一個母親,面對嚴重燒傷的兒子,她堅持挽救兒子的生命不放棄,歷盡磨難,不但挽回了兒子的生命,還鼓勵兒子努力學習,頑強與命運抗爭。最終在她的細心呵護和鼓勵下,兒子學有所成,活出別樣人生。

也許在正常人的眼中,田秀英兒子蔡振國的模樣--面部因燒傷扭曲變形、雙手嚴重畸形,身體殘疾,永遠不可能在人群里數(shù)第一。但一個方面不是第一,不代表他永遠不能與第一結(jié)緣。他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努力詮釋著他作為人也可以擁有排名第一的光榮,也可以很優(yōu)秀。入學之后直至大學,他一直是每次考試的第一名。因品學兼優(yōu),他先后榮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山東省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年他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北師大的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生。

他終于以努力奮斗成就了人生的輝煌,活出了一個出色的天地,活出了一個大寫的人。當然,他今天的成績最離不開的還是母親的疼愛、鼓勵和付出。是母親的呵護讓他有尊嚴地活著,是母親讓他明白了怎么樣活著才有尊嚴,更是母親讓他懂得了“人不能活在別人的世界里”“你也能行”“人得學會感恩、學會適應環(huán)境”等人生的樸實道理;入學第一天,沒人愿意與他同桌,為了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母親田秀英哄他說自己小時候上學也沒有同桌,讓小小年級的他把這樣的事看成是正常的一件小事;一次考取第一名,卻因為相貌丑陋,照片沒有像其他的小朋友的照片一樣被貼到學校的光榮榜,母親告訴他要放遠眼光,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會有人用羨慕的目光追逐;上了大學,考研的時候,他因為路邊小攤賣飯的不公正待遇,在電話中向母親哭訴,母親委婉地告訴他,應該感恩小攤主,因為小攤主讓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不是總像在母親身邊那樣好,人總得學會適應環(huán)境......二十多年來,每遇一件件小事或大事,母親總能有理由合理化,從而讓他學會了樂觀面對現(xiàn)實,笑臉迎接未來。田秀英,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以博大的愛,尊重著生命,愛護著殘兒,疼愛著丈夫,支撐著家庭的重負,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母愛故事。她,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一位天下兒女成長的導師!

在陪伴兒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田秀英沒有高深的說教,但她的言行卻運行著高深的哲理。我從她身上看到了,作為母親,對生命的尊重,對家庭的責任,對理想的追求。她和普天下的所有母親一樣,有著母性的光輝,愛子勝過愛己,不管孩子是什么樣子,丑也罷,病也罷,殘也罷,在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寶貝。所以她母不嫌兒丑,不把病兒當累贅。在兒子的成長道路上,嚴格要求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看待自己,以正常人的心態(tài)對待別人看他不正常的事,以感恩的心態(tài)感謝別人讓自己學會了適應環(huán)境。田秀英,教會了兒子如何做人!

若做母親的都如田秀英,用欣賞的目光看子女,用鼓勵的言行育兒女,用以行為先的行動教子孫。那就真如她所說,沒有兒女不成才了!母愛真是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