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一)
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近期播出后,在省內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該片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其中,第一集《正風肅紀》反映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的特色亮點工作。
在新形勢下,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事關黨的形象,事關人心向背,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把黨的作風建設好,對于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抓蛇要抓七寸。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抓住重點,才能有所作為。
必須強化八小時以外監管。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管,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關心和愛護。雖說“八小時以外”是領導干部自由支配的業余時間,然而領導干部掌握一定的權力,在“八小時以外”仍然施展著職務和權力的影響。由于現階段對于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內”的監督管理制度日趨嚴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瞄準時機,抓住“八小時以外”進行利益輸送。特別是受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的影響,如果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作為不加以監督和管理,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經不住誘惑的同志就會成為圍獵目標,自毀前程。因此,必須把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使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謹言慎行,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
必須強化黨員干部執行力建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的關鍵就是提高執行力。也就是說,對于抓好作風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很多制度和管理措施,但執行是否到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際,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原市委書記萬慶良依然我行我素,先后出入會所21次,甚至在被調查的前幾天還在位于白云山的品云觀景餐廳,這一高檔會所大吃大喝。因此,作為黨員干部,一方面要注重深入分析梳理在密切聯系群眾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徹底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及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真心誠意對待基層群眾,切切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著想,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必須強化勤儉節約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歷覽前賢家國事,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黨要保持先進性,就必須繼續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主義事業發展進程中需要始終保持此種精神狀態。在現階段,廣大黨員干部尤其要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魅力,管住、管好自己吃、穿、住、行等方面,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侵蝕。要牢記“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的道理,干實事,鼓實勁,求實效,不搞政績工程和短期行為,在堅持真抓實干、勤政為民的同時,要時刻注意把握自己,經得住考驗,抵得住誘惑,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改進作風必須在“嚴實”二字上下功夫,一件事一件事抓整改,日積月累,一步一個腳印深化下來,勇毅篤行,久久為功。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二)
南方+開始推出四集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
該片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反映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高舉巡視“利劍”形成強大威懾、堅持標本兼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
今日推出的第二集《警鐘長鳴》介紹了廣東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開展紀律審查工作的情況。黨的**大以來,省紀委始終緊盯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查處大案要案,繼**年查處43名廳級以上干部后,**年,全省查處廳級干部95人,**年查處廳級干部170人,**年,查處廳級干部149人,在執紀審查工作中,廣東立案查處的廳局級官員總數,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本集節目播放了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鐘金松,廣州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沙,省政府原副秘書長、省海防與打私辦原主任羅歐接受組織調查被帶走的畫面,披露了省水利廳原廳長、黨組書記黃柏青和省工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朱澤君案。黃柏青和朱澤君還出鏡懺悔。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三)
15日晚,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在廣東衛視、省紀委官方網站--南粵清風網、南方+客戶端播出第三、四集。節目聚焦廣東巡視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情況,吳沙、蔣尊玉、李興華等多名嚴重違紀違法人員在專題片中現身。
偽造個人事項報告出紕漏
第三集《利劍高懸》介紹了黨的**大以來,廣東把巡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成為發現問題“尖兵”、懲治腐敗“利劍”的工作歷程。
**大以來,廣東省紀委查辦案件線索60%來自巡視。節目披露,**年3月,廣東省委巡視組對南方醫科大學進行巡視期間,發現了蹊蹺之處。陳志中**年提任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時,其干部履歷表顯示其兒子名叫“陳某”,身份是華南師范大學的學生。但20**年之后,陳志中的《個人事項報告》中,其兒子的名字卻改成了“陳某巍”,身份是廣州一家醫療設備公司的員工。
省紀委成立了調查組查明,陳志中的兒子**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三年后辭職,即接手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任法人代表,獲得了該公司97.5%的股份,還低價獲得該公司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的一處辦公樓。經過深入調查,陳志中與醫療設備供應商余某的不正常關系逐漸浮出水面。經查,陳志中在**年至**年間,先后多次收受醫療設備供應商、工程承建商、藥商等多人賄送的財物共計500多萬元。
72套房產牽出億萬巨貪
節目還披露,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蔣尊玉的問題線索也是省委巡視組發現的。**年9月,因廣東省委第三巡視組的到來,蔣尊玉坐臥不安。通過群眾舉報、明察暗訪,巡視組發現,蔣尊玉與一些商人關系密切,他本人及親屬有收受賄賂的嫌疑。蔣尊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被稱為“老板”“大哥”。據群眾反映,為使兩棟違建房順利售出,私企老板張某通過蔣尊玉的親屬和其搭上了關系,蔣尊玉則利用職權為其疏通。事后,張某向蔣尊玉的親屬賄送了72套房產,面積共計6000多平方米,折合人民幣3000多萬元。一個億萬元巨貪,隨之浮出了水面。
經查,蔣尊玉任職期間,其本人和親屬及特定關系人大肆收受他人所送錢款,以及名表、黃金等物品。更為惡劣的是,黨的**大后,蔣尊玉單筆受賄金額大多超過500萬元,并存在瞞報“裸官”身份、賭博嫖娼、與多名女性通奸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官員稱送一兩萬“正常”
節目介紹,廣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吳沙的貪腐問題,是省委第七巡視組發現的。省委第七巡視組正處級巡視員郭雄說:“有些小老板說,吳沙的打牌技術非常一般,但場場都贏。小老板就利用這種方式向他行賄。”吳沙在節目中出鏡懺悔:“早一點警惕自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節目中,省委巡視組第九組組長王曉超講述了在潮州開展巡視時的經歷。他說:“到潮州,有‘黑社會’威脅我們,說錢搞不定有女人,女人搞不定用刀,我們頂住壓力,群眾也有很多舉報信件,涉及政協原主席湯錫坤,原市長盧淳杰等。盧淳杰當過潮州組織部長,我跟他談話的時候,他就講在潮州,有人逢年過節送一萬兩萬元是正常的,有時候他也送一兩瓶‘路易十三’給別人。我一聽,你送‘路易十三’是自己買的嗎?便追問下去。”
自20**年5月至**年上半年,省委巡視組共開展13輪巡視,巡視235個地方和單位。廣東對市縣兩級和省屬國有企業的巡視已經實現全覆蓋,全省巡視覆蓋率達到97%,巡視全覆蓋已于**年年底基本實現,在省委換屆前圓滿實現巡視全覆蓋目標。巡視讓貪腐分子聞風喪膽,以實際成效凝聚了黨心民心。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四)
最近,觀看了我省熱播的《永不懈怠的斗爭》電視專題片,專題片共分為《正風肅紀》、《警鐘長鳴》、《利劍高懸》、《標本兼治》4集。
片中以大量的事實展現了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存在的嚴重“四風”問題,更有嚴重貪污受賄的犯罪事實。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對這些貪官污吏受到法律的制裁感到高興,也
為黨中央反腐的決心與魄力感到了震撼,更為反腐的力度感到振奮與欣慰。就像***記說:“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在震撼之余,我陷入更多的是沉默跟反思,在影片中的這些貪官污吏,其中也不少是學識淵博或多才多藝的“社會精英”,更有一些也是組織上曾寄予厚望的年輕干部,我想黨中央也對這些人除了憎恨震撼之外,也應該會感到了深深的痛心,就像***記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字眼也透露出了我黨心中的那種“痛”。從章程黨規的新變化到“四種形態”監督執紀新形式,再到談話提醒抓早抓小新機制,這些都透露出我黨“防腐”和從嚴治黨的決心,將腐敗扼殺在苗頭中,也體現了我黨以人為本、關愛黨員。
篇2: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一)
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近期播出后,在省內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該片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其中,第一集《正風肅紀》反映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的特色亮點工作。
在新形勢下,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事關黨的形象,事關人心向背,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把黨的作風建設好,對于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抓蛇要抓七寸。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抓住重點,才能有所作為。
必須強化八小時以外監管。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管,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關心和愛護。雖說“八小時以外”是領導干部自由支配的業余時間,然而領導干部掌握一定的權力,在“八小時以外”仍然施展著職務和權力的影響。由于現階段對于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內”的監督管理制度日趨嚴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瞄準時機,抓住“八小時以外”進行利益輸送。特別是受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的影響,如果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作為不加以監督和管理,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經不住誘惑的同志就會成為圍獵目標,自毀前程。因此,必須把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使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謹言慎行,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
必須強化黨員干部執行力建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的關鍵就是提高執行力。也就是說,對于抓好作風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很多制度和管理措施,但執行是否到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際,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原市委書記萬慶良依然我行我素,先后出入會所21次,甚至在被調查的前幾天還在位于白云山的品云觀景餐廳,這一高檔會所大吃大喝。因此,作為黨員干部,一方面要注重深入分析梳理在密切聯系群眾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徹底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及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真心誠意對待基層群眾,切切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著想,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必須強化勤儉節約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歷覽前賢家國事,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黨要保持先進性,就必須繼續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主義事業發展進程中需要始終保持此種精神狀態。在現階段,廣大黨員干部尤其要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魅力,管住、管好自己吃、穿、住、行等方面,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侵蝕。要牢記“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的道理,干實事,鼓實勁,求實效,不搞政績工程和短期行為,在堅持真抓實干、勤政為民的同時,要時刻注意把握自己,經得住考驗,抵得住誘惑,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改進作風必須在“嚴實”二字上下功夫,一件事一件事抓整改,日積月累,一步一個腳印深化下來,勇毅篤行,久久為功。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二)
南方+開始推出四集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
該片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反映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高舉巡視“利劍”形成強大威懾、堅持標本兼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
今日推出的第二集《警鐘長鳴》介紹了廣東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開展紀律審查工作的情況。黨的**大以來,省紀委始終緊盯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查處大案要案,繼**年查處43名廳級以上干部后,**年,全省查處廳級干部95人,**年查處廳級干部170人,**年,查處廳級干部149人,在執紀審查工作中,廣東立案查處的廳局級官員總數,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本集節目播放了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鐘金松,廣州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沙,省政府原副秘書長、省海防與打私辦原主任羅歐接受組織調查被帶走的畫面,披露了省水利廳原廳長、黨組書記黃柏青和省工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朱澤君案。黃柏青和朱澤君還出鏡懺悔。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三)
15日晚,由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永不懈怠的斗爭》,在廣東衛視、省紀委官方網站--南粵清風網、南方+客戶端播出第三、四集。節目聚焦廣東巡視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情況,吳沙、蔣尊玉、李興華等多名嚴重違紀違法人員在專題片中現身。
偽造個人事項報告出紕漏
第三集《利劍高懸》介紹了黨的**大以來,廣東把巡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成為發現問題“尖兵”、懲治腐敗“利劍”的工作歷程。
**大以來,廣東省紀委查辦案件線索60%來自巡視。節目披露,**年3月,廣東省委巡視組對南方醫科大學進行巡視期間,發現了蹊蹺之處。陳志中**年提任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時,其干部履歷表顯示其兒子名叫“陳某”,身份是華南師范大學的學生。但20**年之后,陳志中的《個人事項報告》中,其兒子的名字卻改成了“陳某巍”,身份是廣州一家醫療設備公司的員工。
省紀委成立了調查組查明,陳志中的兒子**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三年后辭職,即接手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任法人代表,獲得了該公司97.5%的股份,還低價獲得該公司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的一處辦公樓。經過深入調查,陳志中與醫療設備供應商余某的不正常關系逐漸浮出水面。經查,陳志中在**年至**年間,先后多次收受醫療設備供應商、工程承建商、藥商等多人賄送的財物共計500多萬元。
72套房產牽出億萬巨貪
節目還披露,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蔣尊玉的問題線索也是省委巡視組發現的。**年9月,因廣東省委第三巡視組的到來,蔣尊玉坐臥不安。通過群眾舉報、明察暗訪,巡視組發現,蔣尊玉與一些商人關系密切,他本人及親屬有收受賄賂的嫌疑。蔣尊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被稱為“老板”“大哥”。據群眾反映,為使兩棟違建房順利售出,私企老板張某通過蔣尊玉的親屬和其搭上了關系,蔣尊玉則利用職權為其疏通。事后,張某向蔣尊玉的親屬賄送了72套房產,面積共計6000多平方米,折合人民幣3000多萬元。一個億萬元巨貪,隨之浮出了水面。
經查,蔣尊玉任職期間,其本人和親屬及特定關系人大肆收受他人所送錢款,以及名表、黃金等物品。更為惡劣的是,黨的**大后,蔣尊玉單筆受賄金額大多超過500萬元,并存在瞞報“裸官”身份、賭博嫖娼、與多名女性通奸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官員稱送一兩萬“正常”
節目介紹,廣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吳沙的貪腐問題,是省委第七巡視組發現的。省委第七巡視組正處級巡視員郭雄說:“有些小老板說,吳沙的打牌技術非常一般,但場場都贏。小老板就利用這種方式向他行賄。”吳沙在節目中出鏡懺悔:“早一點警惕自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節目中,省委巡視組第九組組長王曉超講述了在潮州開展巡視時的經歷。他說:“到潮州,有‘黑社會’威脅我們,說錢搞不定有女人,女人搞不定用刀,我們頂住壓力,群眾也有很多舉報信件,涉及政協原主席湯錫坤,原市長盧淳杰等。盧淳杰當過潮州組織部長,我跟他談話的時候,他就講在潮州,有人逢年過節送一萬兩萬元是正常的,有時候他也送一兩瓶‘路易十三’給別人。我一聽,你送‘路易十三’是自己買的嗎?便追問下去。”
自20**年5月至**年上半年,省委巡視組共開展13輪巡視,巡視235個地方和單位。廣東對市縣兩級和省屬國有企業的巡視已經實現全覆蓋,全省巡視覆蓋率達到97%,巡視全覆蓋已于**年年底基本實現,在省委換屆前圓滿實現巡視全覆蓋目標。巡視讓貪腐分子聞風喪膽,以實際成效凝聚了黨心民心。
**觀看永不懈怠的斗爭心得體會(四)
最近,觀看了我省熱播的《永不懈怠的斗爭》電視專題片,專題片共分為《正風肅紀》、《警鐘長鳴》、《利劍高懸》、《標本兼治》4集。
片中以大量的事實展現了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存在的嚴重“四風”問題,更有嚴重貪污受賄的犯罪事實。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對這些貪官污吏受到法律的制裁感到高興,也
為黨中央反腐的決心與魄力感到了震撼,更為反腐的力度感到振奮與欣慰。就像***記說:“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在震撼之余,我陷入更多的是沉默跟反思,在影片中的這些貪官污吏,其中也不少是學識淵博或多才多藝的“社會精英”,更有一些也是組織上曾寄予厚望的年輕干部,我想黨中央也對這些人除了憎恨震撼之外,也應該會感到了深深的痛心,就像***記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字眼也透露出了我黨心中的那種“痛”。從章程黨規的新變化到“四種形態”監督執紀新形式,再到談話提醒抓早抓小新機制,這些都透露出我黨“防腐”和從嚴治黨的決心,將腐敗扼殺在苗頭中,也體現了我黨以人為本、關愛黨員。
篇3:參加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一段時間里,我迷上了《解密華西》,一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從來沒有一本管理方面的書籍如此吸引我,迷戀其中的人物、感嘆其中的精神、震撼其中的力量!然而解密華西并沒有為我解開華西醫院發展的秘密,卻讓我更加癡迷、崇拜和向往!
2021年5月,非常幸運,在李陽總會計師的帶領下,我被醫院選派參加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為期三天的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醫院績效管理實務、以科室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醫院運營管理創新實踐、手術室運營管理、醫院人才戰略、醫療不良事件管理、以質量控制為抓手,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等九項內容,九名來自華西的資深老師,三天封閉式培訓,讓我真正意義上走近華西、深入了解關于華西管理的方方面面,破解了華西為何能成為與北上廣醫院PK的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醫院之謎。感慨老師們講的太好但是學習時間太短,意猶未盡的期待下次,如果再有下次學習,我會聽的再仔細一些、記錄的再認真一些。太多感受和心得請讓我細細回憶,“華西人”的“華西精神”且聽我娓娓道來:
超越當下:華西尚處在發展期
“如果把醫院發展過程的生命周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穩定期、衰退期,我們華西應該處在哪個期?”臺下的學員們幾乎異口同聲回答“華西一定是穩定期”時,老師說:“不,華西還處在發展期,如果一個醫院的發展到了穩定期,那就離走向衰敗不遠了!”
華西有今天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就是擁有120年歷史的華西醫院,懷揣夢想、拼搏實干的歷代華西人,身負使命、開拓創新的歷屆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每一位講者,都代表了華西醫院整個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點一個面,他們分享著不一樣的內容,但人人身上充滿一股子沖勁、闖勁、拼勁、韌勁,他們統一把自己稱為“華西人”,有超強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抱怨沒有機會,但我認為機會到處都是,關鍵看你有無準備和能否抓住!”機會總是留給懂得“居安思危”的準備好的奮進人。
從人入手:管理者要食人間煙火
作為管理者,既要能頂一攤事,也要學會“把球傳出”,在醫院形成授權文化,因為群眾才是英雄。但授權不等于放養,前者需要決策者奠定必要的基礎——構建起縝密的行事規則,被授權者在既定的框架內點亮智慧、查缺補漏,改進工作方法、流程等。“傳球”第一階段:把球傳給科室主任和部門主管,鼓勵提升能力并委以重任,再凝聚團隊熱火朝天地拼搏。第二階段,把球傳給基層員工,促進他們破舊立新。不斷接到球的中層和基層員工,內心的激情被點燃,上下共謀創新的氛圍就會由口號走進現實。
管理者要食人間煙火,主動放棄“命令式”、“運動式”的傳統管理,把自己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要從原來的“拉車”轉為“推車”,由拉到推,效果迥然不同。過去,常由行政領導拉著大家做,領導想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而且領導在前面拉車,根本不知道身后人的狀況,他們或許坐車,或許推車卻出工不出力。領導推車則不一樣,時刻知道前面人的表現,進而及時給出力者精神鼓勵和更多的物質回報,在這種情況下,懶惰者就會情不自禁地想“為何我沒有得到奶酪”。若領導拉車,每次回頭,員工則會想, “壞了,又要動我的奶酪”。
管理者“推車”顯然會促使更多員工自我革命——跟著用力推車。
筑巢引鳳:打造人才正三角
林子大了,有時也缺鳥。2000年,華西醫院的人才結構呈菱形,即兩頭弱,中間強。怎樣把菱形轉向合理的正三角形,即如何擴增住院醫師和補強資深專家?“內培外引”成為突破口。通過情感打動、藍圖感染、提供卓越的事業平臺幾招,以及華西醫院內可感可見的拼搏氛圍,吸引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醫療精英共同編織夢想。在引進院外英才期間,培養院內潛苗,一邊培養其業務能力,一邊用引進人才的那套標準武裝其頭腦。
如何盡可能合理地反映每個人的價值?只有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將全院職工劃分為醫師職系、護理職系、醫技職系、管理職系、支援保障職系、科研職系六大類,在縱向的職系分類基礎上,對每一個職系進一步橫向分為基本層、中間層、骨干層、核心層進行分類分層管理。在績效評估與分配中,遵循“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原則,完全結合各職系、不同層級人員的業績、貢獻等,通過合理的管理與績效分配制度認定員工勞動與創造的價值,激勵員工從追求獎勵到主動敬業,淘汰“僵尸”員工。目前,華西人力資源已經擁有一套基本完整的管理體系,也形成了正三角型人才梯隊,為醫院發展釋放出強大的埋頭苦干、你追我趕的人才建設力量。
眾星拱月:以學科建設為引擎拉動醫院全盤發展
學科建設是立院之本,也是衡量醫院水平和學術地位的標尺。華西醫院學科建設方略清晰:一是定方針——因地制宜打造差異。簡單模仿必定走向紅色海洋,若要走向藍色海洋,必須因地制宜打造差異化。二是強根基——遵循新銳管理思想。選走服務型管理、管理者的角色從“拉車”轉為“推車”,筑牢改革根基。如果管理理念滯后,再高明的建設策略也將淪為徒勞,哪怕費心費力搞學科建設,終究難逃曇花一現。三是造聲勢——增強改革認同感。要求團隊成員發自內心地認可專科領導人,專科領導人又反過來認可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他們在一起認同改革可能帶來的最大化效益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四是拓思維——堅持“三個結合。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結合;臨床與醫藥企業、社會團體結合;華西醫院與區域內中小醫院結合。做好前面的幾項準備工作,華西醫院的學科建設這才切入主題。
華西學科的發展,與醫院開展創新性十足的人才隊伍建設、產業改制、提升后勤保障、創新運營模式等等密不可分,始終堅持“一盤棋”思路,一直保持“眾星拱月”的格局。如今,華西醫院的學科已生長出多座奇峰秀水,由此帶動的科研碩果同樣十分耀眼。
打破壁壘:學科要整合,職能部門更要協同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國內公立醫院掀起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張潮,住院床位猛增拉動臨床、醫技、行政、后勤等細化出琳瑯滿目的部門。當部門和科室的數量劇增,幾乎所有醫院管理者都會碰到一個共性的難題——縱向部門之間的協同越來越弱,彼此單打獨斗嚴重阻礙醫院的整體化管理,從管理學上講,只有從上到下的傳達,沒有自下而上的反饋,缺了半個環,各部門/科室獨來獨往,有些“跨界”的院內事務便無人理睬。若所有部門管理者一味只盯著自己的管轄范圍,久而久之,便無從知曉其他部門的新需求,而診療活動偏偏跟打仗一樣,迫切需要各個兵種相互配合。怎樣才能消除各科室/部門之間的壁壘進而增強橫向協同?2004年,運營管理部落戶華西。2005年5月,27名專科經營助理上崗,成為全國第一批專業化的醫院管理團隊,截至目前,華西醫院運營部工作人員130余人。專科運營助理50人,科運營秘書30人。運營管理部之于醫院運行彰顯出兩大功用:其一,與縱向的職能部門相互協同,通過提供決策依據促進醫院細化管理;其二、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饋。
醫院門診運營、住院運營、手術運營、日間手術管理等凡此種種,背后都有專科經營助理的身影,運營管理部與各科室的配合日趨默契,"運營管理部還真不是吃干飯的。”
多年來,華西管理緊緊圍繞“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以學科建設為軸,全盤激活醫、教、研和后勤的發展。三天的培訓學習,聽到的、感受深刻的還有很多:
關于愛院精神,華西說:“我要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為事業創意、為團隊奉獻、為個人成長!”
關于醫院高質量發展,華西說:“你重視它,它就重視你,其實你對國家可有可無,可國家的支持是你發展的基石!”
關于績效考核,華西說:“既要關注個人奉獻,還要關注整體質量和效益,既要注重差異性調動積極性,還要公平保證和諧!”
關于不良事件,華西說:“安全無小事,事事要重視!”
關于開源節流,華西自嘲為“家庭主婦風格”,因為“創收一塊錢很難,扣除成本后實效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負數,而節省一塊錢就不一樣,是可支配的一塊錢!”
關于人才引進,華西說:“我們不做填空題,我們只根據醫院發展做選擇題!”
面對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全國排名第二的成績,華西說:“我們跟第一名有差距,我們一直在尋找差距,追趕超越!”.......
我們,作為新一代中心人,身上有著更多的責任和希望。當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反復催促我們一要團結、二要有夢想、三要創新。因為,袖手旁觀就寸步難行,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她們。我們去華西“補鈣”,學習了華西管理的理念和機制;我們同樣需要在醫者的身份中“補心”,面對百姓疾苦而心有悲憫的情懷、解決問題的智慧;我們更需要在自己的實際崗位中“補鐵”,硬化自己的肩、強化自己的心,踔厲奮發做好當下、超越當下,為市中心醫院的明天,用自己的擔當和所學,奉獻更多的力量、智慧和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