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長心得體會:真誠感謝,衷心祝愿
好家長心得體會:真誠感謝,衷心祝愿
在一個非常偶然的緣份下,我認識了z忠義外國語學校。于是在20**年的9月1日,我的女兒在這里開始了她的小學生活。
剛進去的她對小學生活充滿了好奇與興奮,還有一點點擔心和害怕,因為這是所寄宿性學校,要在里面生活學習一周才能回家。剛開始,我以為她已經接受了住校這個事實,沒想到頭一次去接她,她坐在車里,竟一路哭回家,說學校什么都好,就是不想住校。那一刻我才知道女兒很戀家,還沒有完全適應學校生活。
她在學校的晚上,睡前都要哭一會,想家,哭累了就睡著了。但經過老師們的努力與付出,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個星期,便慢慢好轉。她認識了新的同學,學會了自己疊被子,洗澡,早晚梳洗都做得很好。看到女兒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了,我們做父母的心情無比欣慰。
女兒取得的進步還不止如此。學校舉行了“趣味運動會”,她參加了集體比賽“袋鼠跳”和“障礙跑”,獲得了二等獎,還代表班級參賽60米個人跑,獲得了銅獎,令我欣喜不已;學校開展英語節,讓每班學生都集體上場表演,一個也不落下,這讓孩子們收獲了勇氣與信心。讓孩子最開心的還是去馬鞍池公園秋游了,大家載歌載舞,席地而坐,在游戲中體味著快樂。后來,她還加入了少先隊,字寫得越來越棒,課外書讀得越來越多,真不賴。
現在,女兒已經適應了這里的一切,學習生活都很有規律。作為家長,看著孩子們一點一點長大,在學校這座大花園里面朵朵綻放,露出快樂的笑容,我感到無比放心,真的是非常感謝學校,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最后衷心祝愿學校越辦越好,我們的路也越走越遠。
篇2:參加家長學校心得體會
關于參加家長學校的心得體會
加來中心校蘭棟小學陳紅明
我有幸參加了家長學校教師培訓活動,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在家長學校的學習,聽了王碩彥副團長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在此談談自己的收獲機體會。
第一對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政策有了深刻的了解,讓我更好的教育學生和更好擔任家長學校的老師。
第二教師要轉變觀念,加強認識。不能單純的把家長課程看作是教育家長的課程,而是要與家長共同進步,更好的為家長服務。
第三授課教師必須終身學習,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注重學習,注重積累,把知識與經驗結合起來。一名骨干教師必須擁有解決家長問題的能力,這樣家長才會信任你,愿意聽你的課,愿意一起探討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
第四教師要創造條件,想辦法將家長引進課堂。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的課必須要精彩。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方式上,以及與家長的關系上,都直接影響著家長課程的效果。如果我們的課讓家長有所收獲,那么家長就會盼望下一次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授課老師要精心備課,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確實讓家長們有所收獲。講課中我們要多舉一些與孩子息息相關的案例,讓家長們感受到這些問題就存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畢竟家長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家長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的策略,堅持理性、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才能讓孩子享有幸福和充盈的童年生活。
第五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搞好家長互動。教師要努力創設那種和諧、輕松、互動的課堂交流情境,引導家長們進行互動交流。一節成功的課,應該是教師與家長都游刃有余,而且交流順暢,效果明顯。
總之,家長學校培訓課堂教了我很多,雖然真正做起來著確實不易,但我充分把握這次機會,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認真學習,會一點一滴地去改正,不斷探索、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個人素養,我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嘗試,把培訓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學中得以實現,向著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更高的目標邁出堅定的步伐,爭取在新的課程改革工作中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篇3:與家長溝通的藝術心得體會
與家長溝通的藝術心得體會
一、對話活動
這是最直接而又經常使用的家園聯系方法。由于有“培養好孩子”這一共同目標,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經常會自發產生交流教育幼兒情況的對話,我們發現這種對話形式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育兒意見的交流,對進行家教指導大有益處。
(一)教師與家長間的對話
教師與家長在接觸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關于孩子的各種對話,以老師接待的目的性為標準,這種對話形式可分為隨機接待和有針對性接待兩種形式。
1、隨機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長來校接送孩子比較集中的時間,來校家長比較多,我們經常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情況,并向家長介紹近階段開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現,并對家長提出的問題作簡明的答復。
2、有針對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個體,我們在工作中仔細觀察,及時發現,根據幼兒的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接待家長。這是面向全體、注重個別差異的具體指導形式。
由于受環境、職業、學歷、個性等方面的影響,家長的素質也是個不相同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家長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有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隔一代的孫子孫女非常疼愛,他們關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體、吃飯等情況,而較少關注孩子的個性、品德、行為、智力等方面的發展。對這類家長,我們從他們關心身體方面入手,先談孩子在校的午餐、學習等情況,再涉及其他領域;而對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發展的家長,我們就從孩子在活動中舉手發言、回答問題等學習狀況入手,再逐漸深入到其他方面;對工作比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長,我們則開門見山,直入要點,避免迂回而行;對性格內向或對幼兒教育存有偏見的家長,我們則從大家感興趣的、熟悉的時事入手,等雙方感情比較融洽時,再慢慢轉向主題。但總的一個要求,我們在進行指導時,總是先肯定孩子的進步之處,然后婉轉地指出不足,切記命令式或一味責怪的口氣,這已作為我們接待家長的一個原則。我們經常用“孩子現在什么地方進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點,相信進步會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現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樣,就更加好了”等話語,使家長聽了既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高興,對老師提出的建議也樂于接受。
(二)家長與家長間的談話
我們在與家長的接觸過程中意識到,家長在家庭中積累的經驗是極其可貴的,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相互交流、介紹。為此,我們開展了家長間的結對子活動,期初根據家長及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二個或幾個結成一個對子,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如:請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經驗豐富的家長回答其他家長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辦?”、“孩子人來瘋”等問題。讓家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導其他家長,顯得親切、隨意,也更有說服力。教師此時的指導功能就在于牽線搭橋。
二、宣傳活動
對話活動只是接待、指導個別或一部分家長,解決的也只是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問題,還有家長需要認識或了解的一些共同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指導,我們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進行宣傳活動。
家園學習園地欄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門口自辦《學習園地》,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填寫有關內容,內容及時更換,它是反映各班教學工作的情況的一扇窗戶也是開展家園交流的一塊園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標及計劃、具體活動安排、表揚好人好事、出通知等?!秾W習園地》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間都能看到,使家長既了解了教學內容,又能采取相應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詢活動
我園每學期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來校開展一些親子互動活動,受到了家長的一致歡迎。但由于各種原因,只能局限于幾次活動。而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會產生新的問題、新的困惑,因而產生了需要經常咨詢的迫切感。我們根據家長的呼聲,把這種咨詢活動延伸到了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終,家長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樣,其次讓孩子擔當一定的任務,培養責任感,教給孩子做事的方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歡樂等,家長豁然開朗
孩子每天來校,家長與教師經常見面,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接待家長,并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是學校進行家教工作的一個有利時機,教師要善于做一位傾聽者、溝通者和協調者,用正確的方法去接待家長、指導家長。我們將不斷探索,創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導形式及方法,不斷提高家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