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關系中互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關系中互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024-08-01 閱讀 7594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人性化管理、個性化教育,園長與老師、老師與孩子、幼兒園與家長及社區資源之間面對面地互動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最大滿足孩子發展的需要。

壽光一中英才園位于美麗富饒的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城區,占地面積5000m2,建筑面積3000m2,環境幽雅秀麗。擁有晨鳴園、開發區實驗園兩所分園,共有20個教學班,750名幼兒,教職工78人。為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教師成長行動研究”基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實驗”基地、“十五”國家級科研課題“現代幼兒英語教育與文明行為培養研究”基地園。1998年被評為山東省示范幼兒園,20**年被評為濰坊市現代化教育示范幼兒園,20**年1月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幼兒園。幼兒園全體教職工精誠團結、敬業奉獻,已初步形成一個管理科學、教師隊伍專業化、教育科研現代化的集團化辦園機構。

我園在我市率先實施了承辦制辦園體制改革,實行了以“園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四制”改革方案。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管理、目標管理、與情感管理相接合,充分發揮組織的保證監督和民主監督作用。積極探索以“幼兒主體性發展”為內容的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形成了以多元智能創意課程為主體,輔以雙語教育、科學漢字教育為特色的課程結構。讓每個孩子在關系中互動發展,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合作

曾經有位教育專家說,沒有家長支持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受到家長認可與支持的課程,才能順利地實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園緊密結合多元智能創意課程,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家園活動,如,家委會、家長會、開放日、家長學校、親子趣味運動會、親子聯歡活動、家園聯系手冊等。通過讓家長與幼兒園的互動,家長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更好地認識自己孩子的特點,同時,也使幼兒有機會了解自己的父母親的工作與“本領”,對家長產生敬佩、尊敬的情感。良好的家園溝通還促使家長主動和幼兒一起為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收集資料、實地觀察,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在參與幼兒園課程的同時,促進了親子交往,密切了親子關系。

在今年4月23日,我園為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競爭意識和強身健體,加強家園聯系溝通,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親子趣味運動會,全園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設計了十四個活動項目:二人三足、小袋鼠摘果果、全家搬搬樂、騎自行車比賽、植樹、我們一家來套圈、障礙輪胎、趕球、羊角球比賽、推車子比賽、親子二人行、爭先恐后、蒙眼障礙走、快樂大家庭等。運動會打破了班級界限,老師負責組織項目,孩子們領著家長主動選擇,歡樂、激動寫在每個孩子和家長的臉上。真是一次全體參與,其樂融融的盛會。一些平時沒空接送孩子的家長在參加了運動會之后說:“此次活動好,平常下班后往沙發上一躺,孩子讓老人帶,很少與他們玩,冷了孩子的心,這次沒時間也要抽空參加……”皓東的爸爸在濰坊上班,今天特地請假來跟兒子一起玩。有些身為教師的家長感慨更深:“在這里,既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了解孩子發展水平、和同齡孩子相比的優勢與不足,又能互相認識,交流育兒經驗,加深對幼兒教育的理解。”不少家長都說:“老師們辛苦了,我們要大力支持你們。”

在自行車比賽中,一輪剛罷,第二輪早等不及了。“賽車手”們騎著自己的“寶馬”,如離弦之箭,唯恐落后,紛爭第一。爸爸媽媽們也在為自己的孩子加油,他們跟著自行車跑,比孩子們還要急。“孩子們,心里快,腳上也快,心里穩,手里也要穩啊!”這是老師在指導孩子。“加油,兒子,沖刺了!”年輕的媽媽急得大喊起來,提包掉了都顧不得撿。

娜娜小朋友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第二名,她高興得手舞足蹈,她媽媽說:“娜娜以前體質較弱,自從上了幼兒園,體質比以前好多了,手腳靈活了,和其他小朋友比差距也不是太大,看來,還是在幼兒園煅煉了她。”

“障礙輪胎”游戲體現了良好的親子合作關系。孩子們一邊滾動輪胎掌握好平衡,一邊盯著跑道不要出軌,還要加快速度,精神高度集中起來,沖到終點,馬上停下放好輪胎,家長接著挪動輪胎,孩子爭先恐后跳回起點……悅悅小朋友的奶奶是是一位退休教師,她說:“這項活動好,第一名并不重要,關鍵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參加,樂于表現,充分地給孩子以選擇的空間。”強強小朋友得了第一名,爸爸把他舉過頭頂,掄了好幾圈才放下,父子倆開懷大笑,爸爸鼓勵他說:“要是在課堂上,你跟今天表現一樣好,那就更好了!”

家園合作使家園雙方都受益,最大的受益者是幼兒。父母越關心幼兒的教育,

幼兒發展與幼兒園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二、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師和幼兒都是師幼互動的主體。作為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重視幼兒之間進行積極、充分的情感交流,要在充分理解幼兒的基礎上,對幼兒瞬間產生的思想予以肯定、支持和誘導,并作出決策、生成課程。教育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尤其是教師的教育觀念、技巧直接影響到互動的質量。為此,教師要學會做“傾聽者”,善于做“觀察者”,樂于做“對話者”,敢于做“研究者”。

我園的很多活動來源于孩子們的興趣和老師的及時發現和支持,“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看望王一瀟”就是一個典型的生成課程案例。關于這次活動,該班班長是這樣記錄的:

我們班的王一瀟小朋友因闌尾炎做了手術,現在還躺在家里休息,已經好多天沒來上學了,在孩子的提議下,我們決定集體去看王一瀟。

周五上午,我們乘坐校車出發了,天氣雖然有點冷,可今天的太陽還是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像是歡迎我們去看王一瀟似的。校車穿過市里向“金玉米”駛去。大樹和美景從眼前飛過,勤勞的清潔工在忙碌的打掃著衛生。孩子們雀躍不已,齊唱歡快的歌曲,不知不覺到了王一瀟小朋友家的樓下。

一瀟的爸爸、媽媽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小一瀟有些瘦了,可還是很精神。平時最頑皮的他,此時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里的小朋友可開心了,孩子們首先拿出了集體制作的禮物―心形的紅色花環。然后又競相拿出自己的禮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蘋果,希望王一瀟吃一個大蘋果后身體更加健康;澤遠拿出小卡片,祝愿一瀟健康快樂,希望一瀟小朋友早點回幼兒園跟小朋友們玩。很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一瀟的好朋友,見了一瀟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一本正經地問:“你生病了,為什么不躺在床上?”孩子們相互問候著一瀟,雖然話語有些拘謹,卻掩飾不住孩子們的興奮和激動。小一瀟漸漸放開了,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小伙伴們玩了起來。看著興奮的孩子和開心的一瀟,我們這些大人們真不忍心去打擾他們。我回過頭去,一瀟媽媽的眼里已浸滿了淚水。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可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感情,一瀟爸爸舉起相機,擋住自己的臉,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回來的路上我在想,這可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啊,孩子們懂得出如何愛別人,深深體會到了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生活時時都有教育的契機,只要我們用心發現,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幼兒參與了課程的設計,而且積極主動地參與了課程的實施。教師則依據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產生的問題和困惑,支持、幫助、引導他們去研究、探索,并和他們一起探究。通過這種有效的師幼互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很高,他們的主體性和創造才能得到有效地發展。

三、幼兒園與社區環境資源的互動合作

社區是幼兒身邊的“境”,社區內各種職業的人們的勞動,社區內人們生活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社區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等都可以充分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來源。我園結合主題活動目標,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與社區互動的活動,如,春游桃花園、參觀郵局、超市購物、慰問敬老院、參觀蔬菜博覽會、十字路口學習交通規則等。

下面是我園“食物”主題教學的一個片段――“世紀廣場行”活動:

八時三十分,校車把三個班的小朋友送到了壽百大世紀廣場東大門,浩浩蕩蕩的小隊伍魚貫而進。在老師的引導下,三個班分別行動,從糖果、肉類、蔬菜、糧食、奶類各區分門別類地逐一觀察。先讓孩子們從食品的顏色、形狀、包裝、吃法、制作等方面進行感性的認識,然后請售貨員進行了詳細講解。

孩子們很興奮,眼睛里露出好奇的目光,望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身上的每一根神經都調動了起來,強烈的求知欲望清楚地寫在每一個孩子的臉上――這是孩子們發現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最佳時機,超市是多么豐富的教育資源啊!當走到“天下糧倉”時,孩子們紛紛喊了起來:“老師,黑米,黑米,用來做黑米火燒,很粘糊。”“老師,糯米粉,上次我們做元宵用的,滑滑的,不粘手。”“老師,這是酒,我爸爸喝過。”“酒是什么做的?”售貨員打開一瓶米酒讓孩子們聞了聞,孩子們說:“香香的,有饅頭味兒,里面有沒有糧食呀?”

聽著這些童言稚語,周圍的顧客和售貨員也投來欣賞的目光。一位大媽激動地說“來超市學習,很不錯,很不錯!”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的隊伍變長了,原來好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一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我自己經常到超市購物,可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超市的教育價值。實實在在的社會環境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我們進入了食物制作區域,讓幼兒仔細觀察食品的制作過程。我從活動結束后各班老師所記的孩子口述中,發現很多這樣的句子:“阿姨先和成面團,再搟成面皮,再填餡兒,包起來就是包子。”“先把面和雞蛋和在一起,定型,放進烤箱烤熟,再灑上奶油,做成十二生肖的蛋糕。”“蒸饅頭的阿姨用黃色的小米做成窩窩頭,上面尖,下面大,象小山,又象小傘,

還象蘑菇,我沒有吃過,可我很想讓媽媽買一個嘗嘗。”“阿姨們都戴著白帽子,穿著白上衣,戴著口罩,是為了講衛生,做飯的阿姨都很講衛生,我們以后也要講衛生。”有的家長說:“每次領著孩子上超市,我專愛往自己喜歡的那個地方跑,我也沒有功夫陪著孩子看。昨天回家,孩子一下子跟我講了那么多……我很高興。”一位媽媽說:“兒子回家對我說,老師和廣場里的叔叔說不能挑食,什么都要吃,才是好孩子,他以前從不吃胡蘿卜,昨晚居然吃了。”孩子們既有知識的學習,又有良好習慣的養成,收獲還真不少。

短短兩個半小時的參觀,從原料到成品,大家對食物有了全新的認識,超市給孩子和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適當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生活經驗,發展社會性”,我園把區角活動和室內活動搬到室外,在各個領域間實施開放性合作,在實際操作與探索中幼兒學到了很多知識技能。

這些集體性的、生動的、新鮮的活動,對豐富幼兒的人生閱歷和經驗,促進其社會化發展非常有益,是幼兒園的活動室里所不可能完成的。社區即課堂,幼兒從幼兒園的小院子走向大社會,豐富了幼兒的學習經驗,擴展了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生活即教育”的課程理念,

我園所開發的一系列內容豐富的互動關系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為孩子創造了一個開放的發展空間,真正做到了“從兒童出發,以兒童發展為本”。

在關系中互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教育隨筆:科學保教健康成長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科學保教健康成長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以及《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推進學前教育活動的發展,進行科學的保教宣傳活動。我們莘縣幼兒園結合實際,以“科學保教、健康成長”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學前教育宣傳活動,目的是為了向我園全體教職工和家長、社會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并通過宣傳活動使科學的保教觀念和方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把科學保教的先進理念教師和家長達到共識,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要求落實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中,真正做到科學保教,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1、首先我園領導組織全園教職工認真解讀了《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學前教育宣傳活動月通知》等文件的內容,研讀并討論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內容,重溫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指導性文件內容。通過對以上文件的解讀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為我園搞好學前教育宣傳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通過家長會、家長講座、親自沙龍等活動,為家長講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方法,并使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兒童觀,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3、通過幼兒園網站、動畫片、宣傳欄、家園互動等平臺向家長傳遞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保教方法,家園共育,使孩子同步發展。

4、借助“六一兒童節”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寓教于樂”、“以幼兒發展快樂成長”的先進理念下,科學保教的活動,老師們為孩子們快樂成長創設的優美舒適的環境等,在孩子們快樂的節日里,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豐富多彩、展現童真的兒童畫展、玩具制作、節目匯演等,讓家長真正體會到科學保教,使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為推進學前教育的發展,為孩子們美好的明天,大家共同努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