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談談我園的備課改革

談談我園的備課改革

2024-08-01 閱讀 3642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一、討論、定稿、修改、集體備課出成果

備課是上好一節活動課的基礎,沒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要想成功上一節課幾乎是不可能。于是領導抓、教師寫,教案是否詳實、書寫是否認真成為教師備課好壞的標準。教師拿出大量的時間抄寫參考教案以應付檢查,已成為不公開的秘密。那么如何進行備課如何書寫教案才能實現備課的革命呢?我園于2000年開始進行備課改革,在此基礎上**年開始教案書寫的改革,通過實踐,有了一些收獲與大家探討。

集體備課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預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動內容。

根據本班幼兒特點,以教材為依托,把中心活動作為軸心,教師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動內容,對課本活動內容及所添加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制定一個活動計劃草稿。這一草稿要在周六前完成,以便在周六上午的集體備課中使用。

(二)以級部為小組,醞釀討論定盤子。

根據教師活動課內容的不同,分為小班級部、中班級部、大班級部,討論由組長組織,大家對各班制定的活動計劃草案和教師的授課的方案進行集體醞釀討論,最終統一意見,拿出最佳方案。

(三)由一人執筆,最佳教案打印出籠

最佳方案定下后,由一名教師把整整后的最佳教案上微機打印,然后分發給大家,完成教案的統一備課任務。教師輪流上機打印,省去了大部分教師寫教案的時間,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立足本班實際,進行個案的修改

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異,使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特點。以級部為單位制定出的方案,雖然集結了大家的智慧,但具體操作與方案還是存在差別,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以達到教案與教師教、幼兒學的完美結合。

通過一學期的摸索,幼兒園采用以上備課方式有以下特點:1、節省教師的備課時間,使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接觸和交流。2、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幼兒園的團隊精神,真正實現了強幫弱、老帶新、快攜慢。3、集體備課還促進了幼兒園的教研工作的開展。

二、三思、二改、一動手,教師備課新架構

經過兩年的備課改革,教師整理出了一套優秀的適合我園教育教學的教案,對于這一套教案,教師愛不釋手。如何發揮這套教案的作用,在原有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新學期開始我們探索出了教師備課的新架構。

(一)思考,新創教案的活靈魂

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集體討論優勢,當去年教案擺在教師們面前時,通過教師們理性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教師換了、孩子變了、事物發展了,因此,即使是去年剛剛用過的教案也要有創新。

1、對新課程的思考

當教師在集體備課時,首先還是研究教材,創新課程,針對我園孩子的現狀,分析思考出教案的內容和形式。

2、對原有教案的思考

當新的教學模式已經基本上形成時,級部組長在把原有的教案發給參加討論的教師,讓每位教師思考原有教案出籠的原因,從原有的教案中尋找閃光點。

3、對幼兒新發展要求的思考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教師能否接受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貫穿到自己的工作中,需要在備課和書寫教案時就引起教師的考慮。

(二)改動創新,教研成果的細化記錄

通過大家的討論和思考,新的課程、新的教案已經出籠,是繼續通過打印,制作出新的教案,還是在原來教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我們采用了最省時省力的教案修改。

1、一改教案新備課與原教案中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填刪教學過程,新教案在老教案中得到重生。

2、二是課程內容的添加和刪除。萬事萬物都在發生著變化,去年的新聞今年成為歷史。原來還是幼兒的一個興奮點,而今孩子已不感興趣。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隨時增減活動內容,在教案修改時要集體動手,豐富教學的新內容。

教具使用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效果,教具制作的新穎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上課的興趣。集體備課中根據活動需求集體制作所用教具是我園備課活動中又一亮點。在制作教具時,既要突出節儉性又要體現新穎性、活動性、興趣性。

通過多年的摸索,我園在集體備課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經驗。當然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缺陷,還有待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改進,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幼教同仁提出更好的集體備課的意見或建議。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小學備課制度參考

大慶路小學備課制度

備課是上課的必要準備,是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確立目標、選擇教法、實施教學的過程。為了使教師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展變化,全面落實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標,切實改進教學方法,真正發揮備課的作用,特提出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

1.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才能上課,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和“信口開河”。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掌握好本冊教材的重點,與前后教材的內在聯系及函接,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教師必須弄懂教材的知識,以保證準確、無誤地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

2.備每一課必須做到:

①備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目的要求要明確、恰當。要分節備課。

②備教法:教師應不斷探討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③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既使中下生能學會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又能讓學生的智能得到發展。

④備練習:改革課內外練習的形式,激勵學生愛練,善練、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3.每課的教案應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智能與思想教育兩方面)、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步驟、必要的答案、練習的安排、作業的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內容。

4.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各年級備課組要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可利用校園網的優勢,備課小組成員根據本學期的教材,可以電腦備課的形式,分擔一至兩個單元的備課任務,實現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其他教師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與本班學生的特點,把修改的意見寫在自己的備注欄內。修改意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總的設計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學生?2、我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中出現哪些問題?我將如何解決?3、本教案的哪幾個環節使我得到啟示,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后反思也應有自己的個性。電腦必須按以下六個環節操作:組長分配任務――組員獨立備課――教研組集體討論修改后下發教案――上課教師再修改后執教――撰寫課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語文書上圈圈點點。

5.語文教學要加強優秀文化熏陶,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文化經典(成語、古詩、格言、歇后語、諺語、名著……)誦讀活動,及早讓兒童接受傳統優良文化的教育。每個年級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把每周誦讀內容在期初做好計劃,周周落實。

篇3: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臨湖第二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小學各年段的教學要求,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認真分析教材編寫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年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研專題,報教研組并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備課組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時,教師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研討,研討過后再進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學預案。每兩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另外可以不限時間地利用同年級同學科同辦公室的有利條件,開展一些同專題或是共性問題等的研討。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教學內容;定主講人員,定專題。

共同研究:

(1)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制定;

(2)每一單元及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每一篇課文或每一課時的作業或練習;

(4)每一課時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同年級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磨課活動(同一課題多人上)。

5、制定好學科的復習計劃,做好命題、測試、閱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要求每學期上交一篇專題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