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園小班規則形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談幼兒園小班規則的形成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
現在的寶貝做任何事情都是家長代勞,無需寶貝做任何事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幼兒在生活自理上的能力就會很差。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自我服務的活動中來,學習自我服務。
如:孩子在如廁前后教師都要求幼兒洗手,自己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搬小椅子時要輕拿輕放。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可以說環節較為眾多,對幼兒來說,就需要教師時刻提醒,對幼兒施以一定的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們都能學會這些重復的動作,而且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規則的意識。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接受事物以感性經驗為主,在幼兒規則意識的建立中,需要我們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逐步樹立幼兒的規則意識。
1、巧用標記。幼兒對標記感興趣遠遠超過教師的說教。如果把生活中的規則繪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鮮艷的標記,粘貼在相應的環境中,相信幼兒會被這些圖示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改往日教師苦口婆心地教育,而且效果還微乎其微。如:幼兒要到區域里進行活動,可區域里需要幼兒脫掉鞋子并將鞋子擺放整齊。這時,我們可以將一雙雙小腳丫繪制好,幼兒看見標識就會照做,逐漸地養成了進區域脫鞋子并擺放整齊的習慣。
2、妙用兒歌。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容易被幼兒記憶并進行模仿。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環節變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相信會很快被幼兒接受。如在幼兒疊衣服時候,可這樣進行兒歌輔助教育?!耙路狡綌[,關好兩扇門,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彎下腰”幼兒會被這些形象的句子所吸引,同時減少了以往的說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這些規則便會深深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腦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孩子。
3、善用表揚。幼兒最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在規則形成過程中,我們不妨多用一些表揚,激發幼兒的正能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捕捉,而且要及時表揚。如:在離開幼兒園時,總會有小朋友主動將小椅子插好,我們就要把我住這個教育契機,即使表揚,在他之后接的幼兒就會學習他的插小椅子的行為。在幼兒間相成一定的示范效應。
三、形成家園合力,推進規則的建立。
“養不教、父之過”很顯然,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兒在幼兒園表現很好,一回家,家長往往隨其自便,不能嚴格要求,使幼兒園的規則教育就會功虧一簣。因此,要形成家園合力,讓家長參與規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這樣,幼兒便會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將幼兒園的所學、所感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小班規則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的智慧引領和不斷堅持,唯有這樣,幼兒才能漸漸由他律變為自律,成為守規則的快樂寶貝。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總結: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小班幼兒規則意識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總結:如何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
區域游戲是幼兒樂于參與的活動之一,區域常規的建立不僅是集體區域活動的需要,還有益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區域游戲中,幼兒主要通過具體操作、探索來掌握技能、獲得知識、發展各方面能力,可以起到培養良好情緒、形成一定行為習慣、促進幼兒活動能力提高的作用。區域規則作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規范引導行為方向,促進幼兒活動質量,提高能力和身心發展水平的作用。因此,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強弱、遵守規則的情況將直接影響活動的質量。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的能力不僅影響幼兒的社會性適應,也將影響一個人終生適應社會的程度。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是區域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我們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將有助于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比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新入園的小班幼兒規則意識較差,區域游戲時,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好奇心強,隨意性大。作為教師,要在游戲中有意識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教育影響,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提高幼兒的各項技能,因為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對幼兒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呢?
一、利用各種標記圖,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規則
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他們不善于支配自己的行動,因此,教師對于孩子的引導教育更要細致、耐心。小班孩子具有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他們不喜歡硬性的說教,比較青睞于用實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玩游戲時,孩子心里知道規則,但常常會忘掉規則。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利用各種標記圖為媒介,讓標記圖和孩子們說話,讓他們在和標記圖的互動中,以愉快自主的方式,比較輕松地接受和理解游戲規則。如:在開展閱讀區游戲時,我們和孩子一起商討制定需要遵守的規則與要求,并根據大家討論出的這些規則要求,老師再和幼兒一起用圖片的形式將這些規則一一畫下來。如:畫一張張開的嘴巴上打一個叉叉,代表“不要大聲說話”;在一本書的旁邊畫一只手,代表“一頁一頁翻看”……這些圖片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由于這些規則是孩子和老師共同討論、制定出來的,因此幼兒更容易理解,并且更樂于接受。這些溫馨的規則圖片張貼到相關區域后,幼兒時刻都能看到,不僅幫助幼兒理解了游戲規則,而且美化了區域環境,給予幼兒隨時必要的提示,讓幼兒遵守規則變得自主,遵守規則的意識也大大增強了。
一般的區域游戲時常受投放材料、場地布置等限制,因此都有規定參加的人數,而小班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特別嚴重,不管別人是否已經在這個區域玩了,這個區域也已經人滿為患了,還是喜歡一窩蜂地去爭搶。如:在“玩具大家玩”的主題中,我們開設了“卡通尼樂園”游戲區,并在該區域中投放了很多玩具,有毛絨的、遙控的、電動的、充氣的、拖拉的、上發條的等等。這些玩具有的是小朋友自帶的,有的是幼兒園提供的。種類繁多的玩具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每次玩區域游戲時,孩子們總是一窩蜂地往“卡通尼樂園”游戲區擠,時常是人滿為患,也是場面最為混亂的地方(玩具扔滿地、玩后不會送回家,玩玩具時有的孩子不會輕輕拿、輕輕放,爭奪、獨占、損壞玩具的狀況時有發生。)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庇^察到這一現象后,我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班級的具體情況,設計了一些游戲標記圖,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明確游戲規則,學習愛護玩具、“玩具大家玩”、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等,體驗游戲的快樂。如:為了讓幼兒明確“卡通尼樂園”游戲區的參加人數,我們就在“門口”粘貼了幾只小腳印,并告訴幼兒:去“卡通尼樂園”玩的小朋友必須把鞋子脫了放在上面,如果小腳印上放滿了鞋子,其他孩子就不能進入“卡通尼樂園”玩了,這樣一來,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游戲區人數的規定問題。每當有孩子不脫鞋子或還有人要進入該區域玩的時候,其他孩子就會提醒他:“你不能進來了,沒有小腳印了!”針對孩子在游戲中亂扔玩具、不會輕輕拿、輕輕放,爭奪、獨占、損壞玩具等狀況,我們一方面及時給予制止、引導、教育,另一方面運用標記圖給予幼兒正面引導。如:將班中孩子一起友好地玩、會合作玩玩具、游戲結束后一起收拾玩具等畫面打印出來后張貼在游戲區,以暗示、提醒孩子向他們學習,讓幼兒在與標記圖的互動中理解游戲規則,并逐漸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和習慣。
各種標記圖的巧妙運用,讓我們教師省去了不少苦口婆心,同時還幫助幼兒理解了游戲規則,使幼兒遵守規則變得自主。
二、采用多種指導策略,促進幼兒形成規則意識
教師在區域游戲中的指導策略對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區域活動的指導過程中,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注意每一個幼兒的動向,了解他們的活動情況。對那些表現好的或者是有進步的幼兒,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摸一摸他的頭,投以贊許的目光,或翹翹大拇指,給他額頭上貼個小五星等,以進一步提高他的積極性。如果哪個孩子違反了規則,則應馬上提醒他,引導他注意規則,鼓勵他向旁邊的好榜樣學習。通過指導,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幫助每一個孩子形成一定的規則意識。
小班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及堅持性都比較差,盡管每次玩區域游戲時,我們都反復強調規則,幼兒也明確了要求,知道該怎么做,但在活動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執行。因此,如果我們在指導幼兒玩區域游戲時能采用多種方法,啟發幼兒內在的積極性,加強對幼兒具體行為的指導,不斷地提出具體的要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那么,幼兒的規則意識一定能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進一步得到強化。例如:玩區域游戲時,要求幼兒安靜地進行活動這一點,小班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往往會將之拋于腦后,對此,我將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吵吵鬧鬧的聲音偷偷錄制了下來,游戲結束講評時放給他們聽,讓大家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這樣的聲音大家是否喜歡聽?很多孩子在聽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捂住了小耳朵,我順勢問他們為什么要捂住耳朵,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太吵了!太吵了!”“我的耳朵不舒服!”“吵得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告訴他們:這個聲音就是我們小朋友剛才在玩區域游戲活動時發出來的聲音,由此幫助幼兒明白大聲說話、吵吵鬧鬧的聲音不好聽,同時向幼兒講解噪音的危害及安靜環境的好處,讓幼兒知道自己以后玩區域游戲活動時應該保持安靜。幼兒在游戲時,為了讓他們能較好地控制音量,我們在指導時對孩子進一步提出要求。如:講話時只講悄悄話,如果是和旁邊小朋友交流,聲音只要能讓他聽清楚就夠了,不能給其他人(包括老師)聽到。有了老師的這些具體到位的指導要求,幼兒做起來就容易多了,在不知不覺中促進了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
小班孩子易記易忘,有時我們在觀察指導幼兒游戲中發現一些好的言行想讓他們在講評時講給大家聽,但是真的請他們上來講的時候很多孩子卻顯得很茫然。他們往往講不清、記不住自己剛才做過的事情、說過的話語。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指導幼兒游戲時,將觀察到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幼兒游戲情況隨時用手機及時拍攝錄像或照片,講評時,就借助錄像、照片等媒介,引導孩子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X小朋友是怎么玩的?他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幫助幼兒回憶、講述區域游戲活動中的情況,并正面引導孩子向錄像、照片中的孩子學習,模仿他們好的言行表現。在評價過程中再次強化規則要求,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可見,如果教師在指導幼兒玩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指導策略,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
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仍將努力而為之,逐步培養和監督幼兒遵守規則,以增強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