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數學方面學前準備

數學方面學前準備

2024-08-01 閱讀 4250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關于數學方面的學前準備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一些問題。說實話我真的覺得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其實注重的是一個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再細一點說就是一個學習方法和思維的訓練,同時數學學習的最終的目的決不單單是為了學到一些數學知識或者會解多少道數學題,而是一種數學思想和數學素質的提高,從而讓孩子的思維得到發展,并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學前數學能力的培養,千萬不能停留在能做幾道口算題,能寫多少個數字上,而是首先要有意思地培養孩子具備一定的數學素質,思考問題的方法、如思維的有序性、完整性等,這都是今后孩子一生受益的能力,而單單停留在數學知識掌握多少上,必定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有些孩子因為父母數學知識方面教的多,可能在剛上學時顯示出一定的優勢,但是不一定能保持這樣的優勢,而一部分孩子雖然在數學知識方面并不見得有多突出,但是父母注重孩子數學能力的培養,注重習慣的培養,那么她們可能在今后的學習中就會發展地非常好。

我查閱了一下有關資料和書籍,結合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內容,我覺得我們學前兒童的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從這幾個方面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數學方面的能力。有兩個原則,我想家長們要注意:一,始終保護孩子的興趣。二,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培養可以潤無細無聲,在平時生活中隨時進行。但是家長自己要有個計劃,避免隨意性。

下面就是入學前,孩子最好具備的幾個基本數學素質,當然僅供參考。

1、分類

就是指導寶寶按照物體的特征或特性進行分類,可以讓寶寶按照物體的一個特征分,這類分類對大班孩子來講應該不是太難的,所以也可以讓孩子對物體進行多角度分類,同時還可以在一些物體中找出其中一個不同類的,我看很多智力書上就有這樣的訓練項目。如果家長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利用平時塞在信筒里的各超市廣告紙,讓孩子把廣告紙中的各類物品剪下來,并在另一張白紙上畫幾個大房子的輪廓,告訴寶寶這分別是蔬菜、水果、飲料等等的家,請寶寶將物品送回家。孩子在動手中可能會興趣盎然。

2、排序

就是根據物體間的差異及這些差異的一定規律性,讓孩子排列。其實就是家長們平時可能都在給孩子做的找規律,比如紅黃藍,紅黃藍的規律填出下一個圖形是什么,有時物體排列的規律即有顏色上的,也有形狀上的,還有方向上的,要指導孩子仔細觀察。

3、比較

比較練習是為了訓練提高寶寶觀察事物、辨別事物的能力,按照事物間練習的異同點指導寶寶建立比較的概念,比如比較長短、高矮、粗細、大小、多少等等,還有智力書上一些找不同的游戲其實也在訓練孩子這方面的數學素質。在這個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有序地觀察,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等,還可以讓孩子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哪兒不同,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4、守恒

就是讓孩子理解在物體外部形式發生變化后,總量不變的道理,培養幼兒的判斷和推理能力。比如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擺出不同的圖案,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空間觀念,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同樣個數的正方形,雖然拼成的形狀不一樣,但都是五個小正方形拼成的。還有用橡皮泥也可以做這樣的練習,讓孩子直觀體會到橡皮泥的形狀變了,但是體積是沒變;總之是要盡量運用生動的手段讓孩子體會這種的思想。

5、計數練習

這主要是幫助寶寶形成數的概念,我想是否包括一下這么幾個內容,家長們可以有計劃的有意識地進行滲透(1)認識10以內的自然數和零,同時最好能夠指導孩子知道數的基數和序數兩個意義,也就是一個數既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也可以表示第幾。同時要讓孩子知道10以內數的相鄰數,10以內數的大小等。(1)指導寶寶學會100以內數的口頭數數,有能力的寶寶還可以學會倒數,教寶寶學會手口一致點數實物并能說出總數,理解數的結果并會用數詞來表示;(3)初步理解單數和雙數(3)學習10內數的分解組合等,比如五可以分成1和4,2和3,等等,這種分解組合是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我們一年級的教材中10以內的加減法也是從數的組成開始的,因為數的組成分解比較形象直觀,家長們也可以用實物讓寶寶來分一分,說一說,記一記,同時有意識地指導孩子找規律,比如5可以分成1和4,還可以分成2和3,一邊越來越多,另一邊就越來越少了還可以一對一對的記,1和4。4和1等,這種指導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我想這種學習不要給孩子壓力,作為一種很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而是先停留在用實物分一分的形象思維階段。至于是否能夠記住,也因人而已,她有興趣記是好的,但是記不住的話,也別著急,通過平時潛移默化的滲透和引導,使他慢慢記住,因為這部分知識畢竟到小學階段還會再系統地學習。

這兒有一個撲克牌的小游戲估計孩子會喜歡,也是我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可以幫助孩子鞏固10內數的分解和組合。就是用撲克牌,以6為例,家長和寶寶一起把撲克牌中每種花色的1~5的取出來,洗好牌,從中任意取出一張放在一邊,其余的牌輪流發到兩人手中。大家現把自己手中兩張牌之和為6的抽出放在自己面前。然后誰手中剩下的牌多,就取對方的一張牌,再找自己手中還有沒有湊成6的,再拿出,這樣繼續,直到一個人的牌先被抽完,就獲勝。其他數也可以這樣玩。因為是個比賽所以孩子會比較專注。有興趣。家長不妨可以試試。

同時,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最好能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地數感,因為在新課標非常注重孩子數感地培養,當然這樣的培養越早越好,家長可以常常讓孩子估計物體的數量大概是多少,比如可以用紐扣或圍棋子或其他比較合適的代替品,家長手握圍棋子一般是2到10顆,先攤開手掌讓孩子注意看,然后握起手,猜猜有幾粒,如果孩子不能確定,就再給他看一遍,做得好的,還可以適當增加數量,這種游戲對培養孩子的數感很有好處。同時,還可以左右手都各拿一些,給孩子看其中一個手的數量和總數,猜猜另一個手里有幾個,這也是在鞏固數的組成。

6、計算能力

家長們可能都很關心孩子在上學前是否需要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我也和我們的一些老師聊過,從理論上講其實這部分知識在一年級時都會系統地教學,為了讓孩子掌握而刻意地去教也不太有必要。但是,實際情況是,多數的家長都會或多或少地教孩子一些,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就我們不會,那怎么行,那不是一上學就跟不上了嗎?說實話,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且孩子在一開始就落后,很容易打擊他上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過多的教,也會讓孩子覺得老師上課的內容太簡單,不必聽。所以,教與不教,教多少,這個度很難把握。我想,我更傾向于在孩子有興趣的前提下,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比如先進行10以內數的分解組合的游戲,再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法練習,孩子如果很有興趣,掌握地很好,也可以讓她接觸20以內地,但是這個過程其實是非常漫長的,絕對急不來,而且一開始要借助孩子喜歡的活動或實物來進行,而我覺得鞏固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隨時隨地的進行,而不是專門讓孩子機械地去做題或背。只要有這個意識,我想孩子會慢慢掌握的。?我這里也介紹幾個簡易的小游戲,大家不妨可以去試試。(1),玩各類棋子時,用兩個骰子,這樣孩子很有興趣,而且無意中練習了12以內的加法。(2)跳房子,在空地上劃上10個方格,每個方格寫上不同的數字,然后,媽媽跳,寶寶算,寶寶跳,媽媽算。(3)收集很多飲料罐,上面貼著數,然后插上吸管,吸管數比飲料罐上的數少,請寶寶算算少了多少,并補上。這就在操作中做減法了。

7、幾何圖形的認識

我想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物品有意識地教孩子認識常見的幾何圖形,平面圖形主要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立體圖形主要是圓柱體、球形、正方體、長方體等,可以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比一比,逐步找到這些幾何圖形的特征。其實拼拼圖也是很好的發展孩子數學邏輯思維的手段。

8、方位和時間的辨別。

這些數學素質的培養也完全可以結合平時的生活進行,不必刻意花整塊時間去教。比如認識時間,我在家和孩子說事情時就常常有意識地帶上時間,并且適時地讓孩子看當時的時間,我想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對時間應該會慢慢有一個認識,至少能夠有較強的時間觀念。

以上是我很粗淺的一些看法,關鍵是拋磚引玉,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能夠順利地進入小學,并且學得開心、輕松,同時又學得扎實、靈活,而我覺得我們最應該最關注的還是孩子的可持續發展,不要停留在孩子現在會了什么知識上,而是將目光放遠,培養她良好的個性品質、學習習慣遠比教會她一些知識重要。我很愿意與在座的各位家長一起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付出自己的努力!謝謝大家!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2:學前班數學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學前班數學老師崗位職責

性別:不限|駕照:不要求

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學前班數學教學工作,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2、保護兒童安全,維護好班級衛生,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3、定期召開家長公開課,展示教學成果;

4、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配合家長督促學生學習;

5、學生考勤檔案管理;

6、學生日常安全監管;

7、學前班所需物料統計及申請采購。

任職要求:

1、有過學前班或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與負責人統一策劃、選擇5-6歲學前班整體課程教材,形成教學課表,組織編寫教案,進行一線教學;

2、口齒伶俐,語言表達能力強,普通話標準;熱愛教育事業,通曉兒童心理;

3、賦有朝氣和活力,上課生動活潑,知識面寬廣;

4、定期召開家長公開課,展示教學效果;與學生家長進行定期溝通交流;

5、有團隊合作精神和敬業精神;具有較強的愛心,責任心、耐心,為人熱情誠懇,踏實認真。

學前班數學老師崗位

篇3:一年級新生學前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讓一年級的新生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為新學期順利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校于8月28、29日兩天安排一年級新生學前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禮儀教育、課堂常規教育、學習習慣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紀律教育、隊列訓練等。

二、培訓時間

8月28日上午(8:30――10:30)

8月29日上午(8:30――10:30)

三、培訓內容

(一)認知:

1.認識學校(校名全稱、年級數),認識老師、班級同學。

2.了解學校的基本活動設施、方位、功能。(專用教室、操場、廁所、教師辦公室等)。

3.知道學校基本作息時間,區分上下課鈴聲。

(二)禮儀教育:

1.到校儀表端莊:男生頭發不宜過長,女生頭發要梳起來。不得穿拖鞋上學。

2.上下學要與父母道別。早晨在學校門口見到老師,停步,注視老師,鞠躬向老師問候。(不能眼睛看著別處,漫不經心地打招呼。)在學校遇見老師,要停下或放慢腳步,注視老師,微笑著向老師問好;再次相遇,可以用微笑代替問候。

3.中午和傍晚放學時,主動和老師說“再見”。遇到客人應主動問候“客人好”。

(三)課堂常規教育:

1.聽到鈴聲,及時進入教室,擺放的學習用品整齊、統一,安靜等(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待教師進入課堂。

2.上課與老師間的問候要注意:起立時要迅速整齊,手不撐在桌上,雙腿并攏,人挺直,說完“老師”后再邊鞠躬邊說“您好”,語調輕快,不拿腔拖調。老師沒有說“請坐”,必須仍保持直立姿勢,并注視老師,不能習慣性坐下。坐下要迅速整齊,盡量不發出大量拖椅子的聲音。

2.上課認真聽講,坐姿端正,讀寫姿勢正確,學習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習慣,不隨意插話。

3.上課發言先舉手(注意舉手姿勢),回答問題時要站直,同時聲音響亮。

4.下課時,學生起立、目光、語調等要求與上課的相同。教師宣布下課后,先整理學習用品再作其它事。離開座位,要把椅子輕輕放入桌子下方。如果老師和同學一起出門,要讓老師先行。

(四)學習習慣:

1.準備一只書包,不宜過大。書包里,能有序地擺放書本和學習用品(鉛筆盒、墊板等)。書本和學習用品能根據課程表提供的科目準備。

2.鉛筆盒里擺放5支hb的鉛筆、1塊橡皮、1把尺。

3.學習在記作業本上及時抄寫當天的作業,養成按時完成回家作業的好習慣。

4.體育課要求穿好球鞋、運動服裝,女生不能穿裙子。

(五)行為習慣教育:

1.學習下課后獨自上廁所、喝水,學習合理安排課間休息時間。

2.下課時,在校園內不得大聲喧嘩。腳步輕輕靠右走,不奔跑追打,不手拉手奔跑,不在人多處奔跑。老師辦公區域,更要注意放輕腳步、放慢速度,保持辦公區域安靜。

3.放學后,知道先整理課桌,自己的學習用品自己整理,做到桌內無垃圾,課桌周圍垃圾及時清理,輕放桌椅,排隊離校。

4.節約水電,不浪費糧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1塊手帕、手指甲干凈、1塊抹布、杯子等。不隨意丟棄垃圾,看到垃圾,隨時撿拾。

5.愛護桌椅,不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

(六)隊列訓練:

1.學習聽口令排隊,做到快、靜、齊。行進過程中,精神飽滿。

2.路隊的時候不擁擠,不掉隊,不發出沉重的噼哩啪啦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