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培養中班幼兒交往能力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談培養中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中班幼兒隨著認識水平的發展,知識面的擴大以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幼兒之間的交往也日漸頻
繁。他們在與同伴的接觸中,幼兒不同的認識水平,不同性格等原因,幼兒之間的游戲伙伴也呈現了一
定的傾向性,這些傾向性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地域性的往來
高晨和黃雪峰兩家是鄰居,所以這兩個孩子的接觸相對就比較多,在幼兒園兩個人因為個子差不多
,座位也在一起,于是兩個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2、能力型的往來
徐正鑫、梁劍飛、王亞光在一起,他們都是思維敏捷,接受事物較快的孩子,所以通常有共同的話
題。相反,程麗詩和梁帥,雖然在集體面前表現遲緩,但在游戲時,兩人之間的交流卻很頻繁,也許,
在他們交流的小天地里,沒有其他人的影響,在思維發展的同一水平上,他們也有表達各自情感的獨特
方式。
3、氣質型的往來
趙漫緋、楊燕茹、沈融都是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孩子,她們常常聚在一起,而沉靜、細語的劉依
依、蔡傳慧等小朋友也有屬于自己組織的活動。
4、威望型的往來
妙妙是我們班公認的好孩子,各個方面發展都比較好,常常得到其他幼兒的信賴和老師的贊揚,于
是在班里有了一定的威信。班里的其他幼兒都喜歡和她交往,做她的好朋友。
根據觀察到的各種問題,我做了以下工作:
1、地域的調整,讓幼兒以強帶弱,相互配合。
可以讓能力強的幼兒多帶動弱的幼兒,讓性格開朗的孩子多和內向的孩子接觸。讓他們在交往中取
長補短,互相影響。
角色區"美發屋"活動時,楊燕茹扮發型師。趁著這個機會,我讓祁敏也加入到這個游戲中去,并告
訴楊念茹,"發型師,你這么能干,給你一個小徒弟,有空的時候,你能教教她嗎?"于是,楊燕茹便教
祁敏剪頭發、洗頭發、吹頭發。客人來了,如何接待等,慢慢的祁敏便和楊燕茹一起接待客人,給客人
理發了。由于師傅的手藝好,待客的態度好,"理發?quot;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2、善于觀察,抓住機會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在集體中的威信。
在集體活動中總有部分幼兒處在"角落"的位置,不易讓人想起他們,這就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抓住
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宣傳,讓其他幼兒注意他們。了解他們。
比如我們班的劉依依小朋友,盡管動作慢,不善表達,但做事有條不紊,一次,小朋友們一起在操
場上玩皮球,結束的時候,有一個皮球被遺忘在操場的角落里,小朋友差不多都進教室了,劉依依在進
教室的時候有意的四處望了望,發現了那個皮球,便跑向前去揀起球,進了教室。我看見了這一幕,立
即給了表揚,在全班小朋友鼓掌的同時,我也看見了孩子小小眼神里流露出的友善的目光。
3、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
教師應有意為幼兒創造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得到新的擴展。
比如,在晨間接待時,我鼓勵他們相互談談在幼兒園之外發生的事。
4、教師加入幼兒活動,教給幼兒交往的技能。
教師加入幼兒的活動中,往往能帶動幼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活動,交往的愿望。活動中,教師可
以暗示某些小朋友怎么做、怎么說。
幼兒的交往是單純的、幼稚的,如何讓他們在相互的交往中相互認識,相互了解,或者在交往中相
互幫助,共同提高,共同進步,這就需要老師多了解他們,多觀察他們,多給他們創造機會,讓單純的
交往活動貫穿整個幼兒園活動中。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教育隨筆:放手孩子交往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幼兒教育隨筆:放手孩子的交往
下午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我帶孩子們到院子里的大型玩具器材邊玩耍,每個孩子都望著我,等我把安全注意事項交代清楚之后,孩子們便一窩蜂似的跑向各自喜歡的地方,我的眼睛也開始一刻不停地搜索,關注起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來。王俊奇、朱仲坤、田照慶、李怡楠等幾個小朋友最喜歡玩轉椅的游戲,瞧!他們玩得真高興,玩得正起勁呢!可是,羅林旭好像遇到了什么問題,滿是委屈的朝我這邊走過來,眼淚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閆老師,我想坐在轉椅上玩,可是,朱仲坤,田照慶偏不讓我坐在椅子上面,在一旁擋著,還把我推倒了呢!老師,你幫我說說他們呀!”羅林旭滿腹委屈地向我告狀,一雙明亮的眼睛用期待的眼神盯著我,好像在說:“閆老師,你一定要好好教訓他們,批評他們,他們不能這樣對待我。”我看著他那著急委屈的樣子,我蹲下身,認真地和藹地說:“是小小男子漢,要讓自己堅強一點啊,他們怎么會無緣無故地不讓你玩,又將你推倒呢?是不是你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對呢?快去問問他們吧。”這時,羅林旭的情緒稍稍穩定下來,若有所思地用眼睛看著我。我用眼神鼓勵他,我再次用語言鼓勵他:“你快要上大班了,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時,小朋友之間發生了矛盾,要自己學著去解決,老師相信你能自己解決好問題的!”羅林旭在我的注視下來到了轉椅旁,大聲地說:“我想坐在轉椅上玩,你們憑什么不讓我坐在轉椅上?”朱仲坤的小快嘴馬上說開了:“老師以前規定了,玩轉椅時每次只能坐五個小朋友,可你不遵守游戲規則,都已經滿了五個小朋友,你還要再坐進來。”林旭的聲音慢慢小了下來:“可是,你們都把我推倒了!”王俊奇、李怡楠走過來說:“可是,我們也沒用很大的勁,只是輕輕地、小小地一推呀!等一會兒,走了一個人,我們還是歡迎你來轉椅這兒來玩的。”羅林旭在轉椅旁徘徊了一會兒,回頭對朱仲坤說:“那我等一會兒再來玩吧。”
孩子們有自己的交往原則,沒有老師的介入,他們也能按照游戲規則去解決好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孩子們能分清問題的對與錯,教師該放手時就大膽的放手,讓孩子們有充分自由的空間,去自由的交往,孩子們就會在矛盾和沖突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放手孩子的交往,孩子們會更自信,堅強!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正確引導孩子交往中問題
幼兒教育隨筆:正確引導孩子交往中的問題
有一次戶外活動中,紫萱跑來告狀說智豪推他了,我沒有馬上把智豪叫過來進行質問,而是反問了一句:“你在干什么了?”紫萱沒有回答我就跑掉了。其實我早就看見了他們兩人的問題,紫萱先推了智豪,智豪只是推他時用力了一些,紫萱就不高興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先來告人一狀,被我一句話反駁了回去,我只是小聲的提醒了智豪,讓他小心一點,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由此可以看出教給幼兒一些具體的做法,或者多對幼兒進行反問:你是如何做的?要比大聲的訓斥指責教育效果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