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入園幼兒教育心得

新入園幼兒教育心得

2024-08-01 閱讀 2714

新入園幼兒教育心得

孩子上幼兒園,一般都會有哭鬧和不情愿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孩子從小在家長身邊長大,突然要離開家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去,他就會產生“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

“分離焦慮”使孩子產生一種離開家長的不安全感;“陌生焦慮”使孩子因為接觸到新環境和新老師、新同學而感到緊張,所以對親人的依戀感特別強。新的環境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新要求與他們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往往會產生矛盾,形成心理沖突。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現象。

剛入園的幼兒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歸屬和愛的需要,這就打破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心理需要層次理論。這時,老師們就要想方設法滿足他們新的心理需要,消除焦慮,幫助他們盡快進入群體環境,盡快恢復到原來的心理需要結構層次上來。只要家長和老師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悉心了解、分析情況,從孩子的長遠與大局出發,相互信任,密切配合,這一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為了盡快穩定新入園幼兒的情緒,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保證正常的教育的盡快開展,筆者認為,新入園的教育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豐富幼兒關于幼兒園的感性經驗,做好迎新工作。

迎接新生入園,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對此要有嚴格的計劃。在孩子入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先帶孩子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和游戲設施。這樣,孩子入園后,就不會因為環境的陌生而產生緊張情緒。幼兒園中的滑梯、秋千、積木等游戲設施以及老師教孩子唱歌、跳舞、畫畫、游戲等等活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對上幼兒園產生一種向往之情。

二、穩定幼兒情緒,做好入園接待工作

“接待”是新生入園教育的重要步驟。兒童入園時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到一整天。因此,老師應該把接待工作做好。

開學第一天,幼兒正式入園,老師應親切接待,直呼幼兒的名字和家中呼喚的小名,擁抱他,攙扶他,給他喜歡的玩具,使初入園的兒童感到溫暖和安全。教師還應善于關心那些雖然不哭,但內心焦慮不安的孩子,使自己盡快地成為幼兒依戀的對象,陌生環境中的保護者,這樣會降低幼兒的焦慮情緒。

三、合理安排幼兒入園活動,做好接送、進餐、大小便、睡眠等工作

新入園幼兒情緒波動突出,特別是接送時候更為突出。如果所有新生都集中在一天入園,勢必會使整個幼兒園老師忙得團團轉,要改變入園時間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讓幼兒分批入園。實踐表明早入園孩子常常能發揮榜樣的作用,后入園的幼兒在老生影響下比較容易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樣幼兒就能比較快進入穩定期。開學初應該適當縮短兒童在園時間,盡量做到遲送早接;允許幼兒保留原有的生活習慣,允許吃飯時要喂、拉大小便要陪等等。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及集體生活

幼兒具有好奇心強心理特點。因此在一日生活中開展多種多樣,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在這些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依戀情緒,而且,孩子在歡樂的氣氛中“分離焦慮”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

開學初,老師要認真布置活動室、午睡室。將活動室打扮得漂亮、整潔;午睡室裝飾得文雅、舒適;此外還要布置一個娃娃家游戲區。游戲活動一般在娃娃家游戲區開展,老師可以扮演媽媽,從使孩子感到親切、高興,充分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的生活。

五、進行初步的常規訓練

從開學第一天起,老師就要開始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各種常規訓練,如讓兒童懂得說禮貌語言:“老師早”、“老師好”、“小朋友好”、“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等?;顒?、吃飯能到指定的位置,能聽老師的琴聲、鈴聲行動;大小便知道蹲便池,并請老師幫忙;分組玩玩具時不爭搶;識別自己的毛巾和水杯,不亂用等等。常規訓練往往能幫助新入園的兒童適應新的生活,減少焦慮情緒,也促使全班建立良好的秩序、正常的教育創造良好條件。

新入園的幼兒教育是一項細致、復雜而有創造性的工作,幼兒教師只有掌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的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切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篇2: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培訓心得

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培訓心得

3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市幼兒早期教育閱讀能力培養研討會,聆聽了上海市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簡健萍老師《把閱讀還給兒童》的精彩報告,感受頗深。我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閱讀的定位1、閱讀是生活,也就是說閱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閱讀是游戲;閱讀像做游戲一樣快樂。3、閱讀是學習;要把閱讀當成終身的學習。還講了閱讀的培養目標,要讓孩子成為閱讀的主人,就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讓孩子有選擇書的自由;二是有閱讀方法的自由;三是有閱讀時間的自由;四是有閱讀理解的自由;五是有表達方式的自由。又講到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像愛游戲一樣愛上閱讀,像愛玩具一樣愛上圖書,并且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形成良好的讀寫傾向,一種積極向上的閱讀行為。培養幼兒的讀圖能力,并提出質疑,然后進行思考、復述最終表達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教師的角色教師首先要把自己當成一個閱讀者,并且細細閱讀,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情感。其次,教師還要做幼兒的陪伴者。最后才是幼兒的指導者。既教師要做幼兒閱讀的榜樣、并進行追隨、觀察。對幼兒進行閱讀活動的指導,教師必須自己喜歡看書,用行動來影響幼兒,在一日活動中能夠讓幼兒參與閱讀區的創設和管理,注重培養幼兒獨立閱讀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三、正確對待閱讀與識字簡老師講到了閱讀是重在理解,識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學前兒童對閱讀的理解主要是通過直觀的圖畫,而觀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能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識字是認讀書面文字符號,并把書面文字與口語文字一一對應起來,在識字時,兒童只有充分了解文字符號所代表的涵義,識字才能有意義。

通過以上幾點,我深刻認識到,不管做什么,教師首先要給幼兒做一個表率,讀書也一樣,要想讓幼兒愛上閱讀,教師首先要先喜歡上閱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反思自己,這一點做的還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這次學習為動力,學以致用。

篇3:幼兒教育隨筆:畫中拾心得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幼兒教育隨筆:畫中拾心得

在與孩子的交往中,教師總是教育孩子要學會尊重別人,我也不例外,可是有時候自己卻忘了以身作則,于是,就有了那次的疏忽。

那是一節美術課后,我正準備把剛講評玩的美術作品貼到展覽角上,當我看到帥杰小朋友的畫時,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因為這話實在不盡人意,就隨手放到了垃圾桶里。過了不長時間,有孩子跑來告訴我,帥杰從垃圾桶里撿了一張紙放在兜里。我把帥杰叫到面前讓他把撿到的“廢紙”交給我。,原來正是我丟的那張作品。這是,帥杰小心翼翼的對我說:“老師,我也想把畫貼到墻上行嗎?”不知為什么,我忽然感覺那張畫變得漂亮起來,那上面有孩子的勞動,有孩子的智慧,有孩子的希望。那張畫如愿的貼到了展覽角上。

站在那幅畫的面前,我仿佛從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從我做起,從尊重孩子做起,樹立教師形象的決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