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體會:找到自我增強自信
教學改革體會:找到自我增強自信
韓愈曾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如今,面對大勢所趨的課堂教學改革,我想說:“人生最偉大的老師便是自己!”
課改已走過了一年多的歷程,伴隨著這一年多的改革,我經歷過挫折,也有過失敗,但更多的是收獲。在此期間,我成長了很多,也有許多感
悟。回憶高一剛開始課改時,確實有過抵觸情緒,因為覺得課改會降低成績,但當適應了這種模式之后,從整體上再看,我也確實進步了,不
只是在成績上,更多的是在能力上。
其一,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則是一個傳授者,他只是把自
己的知識機械地傳給學生,至于學生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接受了多少,不得而知。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習的主角是學生,所以學生必
須自主地做好預習工作。而且在自主學習中,并不只是簡單地熟悉書本,而是更深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下,
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課前預習也成了一種習慣。
其二,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所進步。新課改的要求是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也要求學生與老師身份互換。課由學生來講,老師只是起到了
一個答疑的作用,或者只是把重點稍微強調一下即可,關鍵在于學生自己。所以這種模式就鍛煉了我的口語表達能力。我是一個比較內向,不
太擅長與人溝通的人,但是在課改之后,我敢在課堂上表達我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可以給別人提出建議。這些對于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
的進步。一次和初中同學聊天,他們說我變了,變得敢說話也會說話了,我想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應該與課改有關吧!
其三,我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課改,使我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課改,使自己的思維更活躍,方法更靈活、有效,知識面更豐富、厚實。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使我的學習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由入學時年級排名143名,提高年級前20名。課改使我找到了自我,更增強了自信
。
課改不僅使學生的能力提高,也培養了我們的團隊精神。課改要求把學生編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必須
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才能使這個小組變得更加強大。這樣一來,組內成員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增加了默契。而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形
成了“比、學、趕、幫”的氛圍,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為了自己的小組不落在后面,小組成員都在努力學習,從而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
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更重要的是,班級內部的學風更濃了。
課改使學生的思路更廣泛,思維更開闊,在自主學習中,我們想的更多、更全面。在課堂展示中,我們得想辦法使我們表達被更多的人理解和
接受,也得做好準備為別人解答疑問。所以,這就使我們主動地打開思路,開拓思維。
很高興課改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很幸運學校能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鍛煉自己的平臺。我是一名住校生,我感覺正是由于課改的這(制度大全)種模式,讓我能夠在沒有家長的監督下還能自覺主動地學習。
看著老師們為課改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看著同學們的積極配合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我相信課堂教學改革一定會不斷完善,越變越好
,使我們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使我們的學校能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篇2: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心得體會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整理完課堂教學改革心得,喝口水,抬頭望窗,夜不算深,有些明凈,宛如我此時的心情,輕松而明快。
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準備就已洶涌而來,似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通過學習杜郎口等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我感受到課堂教學改革將是一場艱苦的,但卻是勢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樣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誰抓住了這一機遇,誰就適應了發展”。
在參加了多次關于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后,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說“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悶了,教室布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著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后,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著“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著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字:亂!剛剛涌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云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將課改想得過于神秘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并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象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贊訶夫說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松,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愿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篇3:課堂教學改革之心得體會
學習了對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詮釋,所有的這些都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長了不少的見識,讓我感到自己所會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這更讓我迫切的意識到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地給自己充充電了。不能再抱著自己舊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上一個新臺階!
首先評價學生不能只看考試分數,還要看思想品德、身體素質、社會責任感、行為習慣、學習熱情、方法技能、科學精神等綜合素質;再次對“知識”的定義認識要轉變,改變認為只有書本上、課堂上的內容才叫知識的傳統觀念,要樹立“大語文”的教育思想,使課堂的時空無限擴大;教師應有讓學生主動發展的觀念。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本質上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適宜的教育環境中主動發展起來的。傳統語文教育視學生為知識的容器,教師也常以“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自勉,給人的感覺學校教育就如茶壺(教師)往茶杯(學生)里倒水一般容易。其實這種提法只適合于“傳道、接業、解惑”的傳統教師功能,當前的創造性語文教育以“教師帶領學生去找水”來描述更恰當,所謂教學活動,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而是教師正確地、恰當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只有讓學生學會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課堂就是一個表演的舞臺,問題是為什么表演,為誰而表演,怎么表演?那是理念的轉變,方式的轉變。課堂這個舞臺沒有天花板,告訴我們這個舞臺無比巨大,教師在課堂上有無比巨大的創造空間,我們只有在這沒有天花板的舞臺上,才能誕生出優秀教師。
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終會取得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總之,今天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對我的心靈、我陳舊的教育觀念進行的一次洗禮,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新知,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