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關注終身發展打造略讀教學心得感受

關注終身發展打造略讀教學心得感受

2024-08-01 閱讀 4515

關注終身發展打造略讀教學心得感受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就教學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但縱觀當下比比皆是的課堂教學競賽,層出不窮的示范性公開課、研討課,還有眾多專家、名師、骨干教師的課,曾一度被大師們長袖善舞的高超教學藝術所折服,被課堂上學生出乎意料的精彩表演給鎮住。然而回過頭再細想,就會發現他們所執教的課幾乎都是精讀課文的教學,即使有那么一兩位選擇了略讀課文,也還是當成了精讀課文來教。

精讀課文雖說是教學的重點,但究其根本精讀是為略讀教學,為學生的獨立閱讀做準備。教材的編排上,隨著年級的升高,各種版本的教材中略讀課文的比例越來越大,到高年級甚至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可見略讀教學的重要性。占據語文教材半壁江山的略讀教學,為什么在公開課上卻難以一見?

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先生提出:小語研究經歷了兩個階段--“怎么教”和“教什么”,現在應該轉移到“為誰而教”上來。現今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日益加速,要求人們必須具備較強的獨立閱讀能力。如若我們的課堂還是一味求“精彩”、展“技藝”,忽視略讀教學,等同于讓將來要遨游于海洋的選手一直套著游泳圈學習。不讓他們在淺水區放開手腳實踐,如何能真正學會游泳值得探究。

關注略讀教學,打造我們的略讀教學的“學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該如何打造略讀教學的“學堂”呢?

首先要關注略讀教學該教什么,讓終身發展的起點不落空

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顯性目標層面,即“連接語”中提出的閱讀應解決的問題;二是隱性目標層面,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提升。就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需要來看,“顯性目標層面”只能是冰山一角,因為略讀課文大多都是語言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章,學生讀懂這些生動的白話文,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應該是次要目標;而“隱性目標層面”應為冰面之下很大的一部分,因為閱讀能力的訓練,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很費工夫的,也是學生最為薄弱的,所以應該是主要目標。

略讀課文的次要目標,它的教學內容,應該是每篇略讀課文在“連接語”中提出的閱讀任務,這是顯而易見的;而略讀課文的主要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擔負著重要的閱讀能力訓練任務,這個閱讀能力的訓練,應是上接精讀課文,下連課外閱讀。因此,略讀課文主要目標的教學內容應有:(1)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于本篇略讀課文的學習;(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獨立學習能力的訓練,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3)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嘗到閱讀成功的喜悅,激發讀書的興趣,產生課外閱讀的沖動,使學生成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

其次關注略讀教學怎么教,讓終身發展的過程扎得實

略讀課文應體現學生的獨立閱讀,教學時間少于精讀課文,所以,教學重點必須高度集中,無關重點的內容應堅決舍棄。不忍割愛,貪多求全,不僅有悖略讀課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學時間短,必然降低教學效益。如四年級下冊的略讀課文《麥哨》,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為線索,開頭設疑,“‘嗚卟,嗚卟,嗚......’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接著點出湖畔割草的孩子,緊跟著重點描寫了孩子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和他們在這種天然娛樂場中游戲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歡快柔美的麥哨聲作結,“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全文首尾呼應,行文流暢,意韻悠長,暗示著孩子們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麥哨的聲響,歡快、柔美,悠遠、綿長。本文的語言生動優美,比喻、擬人手法運用得形象傳神,細細讀來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

略讀課文的顯性教學內容,顯而易見,教師們也易完成,而它的隱性教學內容,則比較抽象,卻極易被教師忽略。完成略讀課文隱性的教學內容,主要看教師“怎么教”。教略讀課文,教師的干涉、講解應降到最低點,課堂上學生非常忙,教師非常閑。在這一忙一閑的互換中,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就不知不覺地就養成了。《麥哨》內容淺顯,寫景意境清新,寫人童稚純樸。教學時,可直接從課題設疑,激趣導入,然后讓學生運用學習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有所感悟,接著以探究問題帶動朗讀,最后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課題導入,可讓學生在讀過閱讀提示后,針對課題質疑。如“今天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作者怎樣通過麥哨反映出了今天鄉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導著學生,使學生充滿樂趣,認真讀書。

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解決由課題產生的問題,交流體會,教師要指導學生感受鄉村孩子的純樸可愛,鄉間景色的美麗親切,孩子們玩耍的內容多么地貼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豐富多樣,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熱烈,正如同歡快柔美的麥哨那樣你呼我應,此起彼落,傳承久遠,同時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多讀,是品味語言的最佳方式。有疑問時讀,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讀,多讀理解深入;品味語言時讀,多讀,朗朗成誦。

總之,略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教師舍棄自我的光芒去成就學生的精彩,致力于打造出高效的略讀“學堂”。

篇2:教學設計方案心得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占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于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并要求教師“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

實踐中,由于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于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采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復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復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盡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了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后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