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美術《手形添畫》教學反思

一年級美術《手形添畫》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1250

一年級美術《手形添畫》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手形添畫》一課,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將各種各樣的手形,與生活中的相似事物相聯系,產生聯想,從而創造出豐富有趣的新圖形。我在教這課時,在如何引導學生由手形聯想到新的事物,作為教學重點和難點。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把握這一教學重點,我和孩子們作了猜謎語、手影、畫手形等幾個游戲,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輕松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玩手:我首先和學生一起玩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手形表演游戲。一開課,我先讓學生猜謎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我趁熱打鐵進行了唱歌活動,又和學生玩猜手形游戲,我做出各種手形,讓學生猜這是什么,學生饒有興趣地參與,猜出了孔雀、斑馬、小狗、茶壺等東西。我還讓學生上臺來作手形,讓同學們猜是什么。學生興致很高,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我趁機揭示課題,巧妙而順利地開課,為一節課的順利進行,作好了良好的開頭。

畫手:引導學生擺出各種手形,畫下來,引導他們觀察,啟迪他們想象,讓他們把簡單的手形想象成各種物體。

添畫:引導學生欣賞手形繪畫,讓學生想想如果在手上涂上顏色,又會變成什么有趣的圖形?我出示手形繪畫,畫面上的母雞、熱帶魚、印第安人等圖案,都在手形上畫上了相應的色彩和圖案。使學生在欣賞時明白在創作時,根據每個手形的外形畫上相應的色彩圖案,才會變成生動有趣的手形畫,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會得到激發。

有了前面三個游戲,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創造性思維也活躍起來了,在創作時,孩子們都能通過聯想,創作出奇妙有趣的手形畫,在孩子們筆下,有美麗的熱帶魚、神奇的印第安人,還有可愛的手形娃娃等。孩子們的作品想象之豐富,形象之生動,都讓人贊嘆不已。可見,教師準確尋找教學突破口,巧妙運用教學手段,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

篇2: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低學生發展的呢?怎樣上好低年級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美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

我覺得運用賞識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贊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致。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了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讓學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篇3:美術組基礎素描教學方法的反思

美術組基礎素描教學方法的反思

從事高中特長生的基礎素描教學工作已有許多年,多年來,我遵循傳統的素描教學方法,按部就班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完整嚴密、系統科學,在這一點上,無疑是讓人信服的。然而,人類的文化是在不斷地演變和發展的,在今天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中,基礎素描教學體系已滿足不了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需要了。

數年來,素描基礎教學中,我們一直關心的中心課題是如何通過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來達到對客觀形體的真實再現,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表現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束縛,盡管在形體表現真實性方面或者在某些細節處理上積累了許多經驗,然而那種把對客觀形體的認識和表現的簡單化、概念化,甚至按套路去進行操作的方式,卻導致了畫面平庸、呆板、令人乏味的弊病,畫面缺少神似特征與藝術靈感。所以,素描基礎教學的含義,也并非是達到解決形體表現中所要求的比例、結構、透視、明暗之準確為最終目的,更不應該滿足于客觀形體的單純模仿,而應該在對客觀形體特征感知的同時,伴隨著豐富的聯想以及諸多潛在心理因素來實現素描造型中諸種因素的要求,以此改變以往習慣了的觀察方式,最終逾越形體酷似單純模仿的圈子。

但是,傳統素描并非過時,其價值目前為止是誰也否定不了的,只是我們應該在基礎教學階段給學生補上“素質課”,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素描教學中合理因素,例如通過觀察客觀對象培養空間意識,學習造型規律,提高繪畫技巧,以及由潛入深、由簡到繁的科學系統的訓練程序,同時,應加入我們今天對造型的新理解,新認識,例如濃縮、提煉造型有關知識,重新組合訓練課題,遵循繪畫自身規律,強調基本功與藝術創作的一致性,加強對繪畫語言的認識及掌握,尋求新的表現形式等等。在基礎訓練階段有意識地加強諸如結構意識、組合意識、抽象意識、新空間意識、符號意識和設計意識等方面的訓練,有助于讓學生拓寬視野,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的同時,充分發現和運用自己的創造潛能,為今后在藝術上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們要走出傳統素描教學的某些誤區,改變觀念,以適應今天美術教學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