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創新素質的培養
幼兒富有幻想,求知欲望,對新奇的東西總想去聽聽,看看,摸摸,試試,樂于探索事物的奧妙.
對幼師而言:老師要珍惜幼兒的創新火花,多給幼兒創設有啟迪作用的教育環境,多投放供幼兒自由使用的玩具,材料多安排一些幼兒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索的活動,要為有而顯露才能提供盡可能的條件和機會,當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有了進步,尤其有創新表現時,要及時肯定,鼓勵,并引導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以進一步激發其求知創新精神.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在今天管理課上陳老師讓我們觀摩了由南京大學博士導師許卓婭教授上的一堂大班音樂課《包餃子》,這堂課下來讓我受益匪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如怎樣和小孩進行互動,怎樣去上好一堂課,讓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收獲。我記得許教授剛出場的時候,我們的大家都很驚訝,給大班幼兒上音樂課的老師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師,我們都很好奇。但是我們還是聚精會神的聽著看著,觀察每一個細節,畢竟這是一次難得和專家學習的機會,這堂課下來我們所有的疑惑都解開了。許教授的這堂音樂上得非常的精彩。特別體現在細節講解和孩子互動方面,更是精彩這堂課還創設了很多有新意的情境,整節課氣氛都很濃。完全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符合幼兒的個性特點,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
這堂課總結下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餃子皮的做法
首先,許教授以提問的形式進行導入,問幼兒知不知道有一種食品叫做餃子,然后引導幼兒說出餃子皮的做法,和要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演能力,請小朋友表演,然后讓所有的小朋友一起來做餃子皮,讓他們了解做餃子皮必須要準備面粉.水然后揉成團,接著,用木棍搟成圓狀,壓扁。
2)放陷.捏餃子
許教授讓小朋友都站起來,然后把小手攤開,許教授用自己的手輕輕一點,陷就發到了每個小朋友手上,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捏出自己喜歡的形狀,給了幼兒充分的發揮空間.
3)煮餃子
讓小朋友一起說出把餃子放到熱水里,煮熟之后關開關,讓幼兒隨機做出關火的樣子.關了之后幼兒站著不動擺出各種不同的形態,各種各樣的餃子就完成了.
4)跟隨音樂做動作
讓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許教授把包餃子的整個步驟用動作表現出來.音樂響起,小朋友們開始用動作表演餃子皮的做法,當餃子做好后,許老師請小朋友把小手攤開來,許教授就在每一個小朋友的手上輕輕一點,把餃子陷發到每一個小朋友的手上,讓幼兒進行捏餃子的表演.最后一個步驟煮餃子,餃子煮熟之后許教授跟小朋友們一起說關火,都站著不動,擺出自己喜歡的形態,就變成了各重各樣不同的餃子.真的餓是非常有趣.這堂課讓我們增長了見識.知道現在的幼師具備怎樣的素質,怎樣才能做一名幼兒喜歡的老師.這節課給我的啟發也很大,讓我知道今后朝著一個怎樣的目標發展.許教授把幼兒教學和動作表演聯系在一起,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還讓他們感覺帶了學習的無限樂趣,這樣的結合太完美了.
作為一名幼師我們應該像許教授一樣用心去愛孩子,真正走進孩子心,去了解孩子的世界.
篇2:慶六一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評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及《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全面展示我縣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發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學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擬于20**年“六一”期間舉行全縣慶“六一”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評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參加范圍、內容及要求
本次活動共分五類項目:
(一)圖板展示
1.參加范圍:縣直省級實驗(示范)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
2.內容:各園分別制作反映本園近3年實施素質教育取得成果的展板。
3.要求:
(1)展板自擬題目,要求圖文內容充實,重點突出,富有特色;版面設計新穎,形象色調和諧自然。
(2)展板面積為2.4米×1.2米。
(3)展板須于5月20日前設計完成。
(4)每張展板都要附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說明。文字說明電子稿(采用word格式文件)與展板電子稿同時報縣基教科。
(二)自制玩教具展評
1.參加范圍:全縣經審批注冊的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幼兒教師。
2.內容:幼兒教師自行設計制作玩教具。
3.要求:
(1)凡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游戲活動中使用的,由教師自己設計制作或對工業化產品進行改造的,未參加過市級以上評選的自制玩教具均可選送。選送作品要體現創新性、安全性、實用性、藝術性、耐用性、豐富性,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有利于促進幼兒發展。提倡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
(2)各單位要廣泛征集作品,并組織人員認真進行初審,確保將具有推廣價值的優秀作品評選出來。錦秋、湖濱、店子、曹王、興福、陳戶、縣實驗、縣實小、縣一小、縣樂安、縣博奧幼兒園分別推薦自制玩教具5-7件備選;城東、呂藝、喬莊、龐家、純化分別選送3-5件備選;博昌中心園、商業局幼兒園分別選送2-3件備選。
(3)每件參展作品必須附作品卡,填寫作品名稱、作者姓名、選送單位、適合幼兒年齡、制作材料及作品說明(限50字以內)。各單位應分別統一設計制作個性化的作品卡(尺寸不大于15厘米×10厘米)。
(4)參展作品于5月20日前制作完成,填寫幼兒教師自制玩教具優秀作品推薦表(見附件1),推薦表報送縣基教科。在本單位布置自制玩教具展評區。
(三)體育活動展評
1.參加范圍:省級實驗(示范)幼兒園的大班幼兒。
2.內容:自行創編體育活動,包括幼兒基本動作和基本體操。可以是單一項目,也可以是項目組合。
3.要求:
(1)自編體育活動符合幼兒身體發育特點和運動規律。隊形變換合理,動作連接緊湊。
(2)伴奏音樂自選,應選擇幼兒容易理解的歌曲或音樂,并自備光盤或磁帶。
(3)全套動作必須在規定的場地內進行(12米×12米),開始前和結束后要分別有兩個8拍的入、退場動作。
(4)隊員必須著運動服或體操服,不得穿生活裝或武術表演服裝,不得佩帶任何金屬飾物。
(5)每隊的表演過程控制在5分鐘以內。
(6)每隊16名幼兒,男女各半。
(四)藝術活動展評
1.參加范圍:省級實驗(示范)幼兒園的大班幼兒。
2.內容:歌舞、器樂、曲藝等。
3.要求:
(1)內容健康向上,體現時代精神,富有兒童情趣,創意獨特新穎,形式不拘一格。
(2)參加展評活動的幼兒園分別報1-2個節目備選。
(五)幼兒綜合素質展示暨第三屆蒲姑新苗評選
1、參加范圍:全縣經審批注冊的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中大班幼兒。
參加比例:中大班幼兒分別推薦相應年齡段在園幼兒總數的2%,以20**年春季園籍數為準。分大班組(*年9月1日---*年8月31日)、中班組(*年9月1日---*年8月31日)兩個年齡組。
2、內容:內容共分兩個部分,一是幼兒生長發育測評,包括:身高、體重、面色、毛發、胸和肺、心臟、眼睛、耳朵、牙齒。二是分年齡組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進行各種能力的測評,共創設5個區域:健康領域展評區、語言領域展評區、社會與科學領域展評區、藝術領域展評區。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展示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蒲姑新苗評選活動由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自行制定評選方案并組織評選,5月10日前上報評選方案(含評選細則),5月20日前上報蒲姑新苗名單(含幼兒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等園籍卡中的相關信息)。
3、要求:
(1)各單位要自下而上,層層推選,擇優上報,組織開展好本區域內的新苗評選工作。
(2)本活動要引導幼兒教育者特別是廣大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人才觀,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組織及報名辦法
(一)希望各鎮辦教委、縣直有關幼兒園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幼兒、注重活動過程”的原則,充分發揮幼兒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慶“六一”活動,并在層層開展活動的基礎上,推薦選報代表本鎮辦、本園實施素質教育最佳成果的項目。
(二)同一項目必須是同一幼兒園的幼兒參加。
(三)本次活動由縣基教科具體組織并負責宣傳報道。請各鎮辦教委、縣直有關幼兒園務必于5月10日前將擬參加的活動項目(項目申報表見附件2)及各單位擬定的慶六一幼兒園活動方案報縣基教科。縣教育局將于5月下旬組織對展評的項目進行評選。
三、獎勵辦法
本次活動設項目單項獎、教師指導獎和組織獎,表彰獎勵在活動中組織得力、總體成績突出的單位,對評選出的“蒲姑新苗”與中小學“新三好學生”在六一期間隆重表彰。
四、其他事宜
由于5月份還是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全縣慶“六一”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評活動由縣教育局組織評委到有關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當地學前教育機構若有疫情發生時,暫不參加本次展評活動。
附件:1.全縣慶“六一”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項目申報表
2.幼兒教師自制玩教具優秀作品推薦表
附件1
幼兒教師自制玩教具優秀作品推薦表
序號作品名稱作者選送單位
附件2
全縣慶“六一”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項目申報表
幼兒園名稱項目類型活動內容參加幼兒名單指導教師
篇3:幼兒音樂教育綜合素質培養
幼兒音樂教育綜合素質的培養
郭魏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說:“我們應當重視兒童的音樂教育,用音樂來豐富兒童的生活、培養兒童的意識、陶冶兒童的情操。”古代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曾指出:“音樂可以深入兒童的心靈,經久不會磨滅。受到良好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識別美丑,使人的性格變得高尚優秀。”可見,古今中外有識之士都十分注重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幼兒所學的不僅僅是一首歌曲,一個舞蹈動作,一些畫畫技巧,更重要的是長遠的目標,一種對藝術學習的素養!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舞蹈家!而是在各種有趣的音樂活動中陶冶幼兒的性情,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幼兒藝術教育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高幼兒的自身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去培養幼兒的音樂才能,而是通過音樂教育使他們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不僅要通過每次音樂活動讓幼兒學到有關的音樂知識,而且要讓幼兒學會一些做人的常識,并由此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一、通過音樂活動培養樂感,幼兒音樂素質培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培養樂感。
1、要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節奏感,能分辨出強音和弱音、長音和短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拍打身體部位的聲音(如音的長、短、強、弱),來了解樂曲中的相應音階,這樣直觀、形象,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
2、要注意幼兒整體水平的提高,提出的要求要合適,要盡可能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特點得到發展。如可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設計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系列節奏游戲!
二、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即便是一首最簡單的低幼兒歌曲,也飽含著情感,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欣賞、學習音樂,對孩子情操的陶冶,情緒的調節,思維的開拓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益處。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的音樂情趣。
1、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經常播放音樂或自己演唱給孩子聽。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聽、多看、多唱,在充滿音樂的環境里得到熏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音樂產生興趣。
2、要多方面地啟發誘導。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傾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音響節奏,并讓孩子試著模仿,從而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3、要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在播放音樂或唱歌時,可適當地給孩子講解音樂內容,甚至配合一些簡單、明了的動作,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形象,培養其感受力。
4、通過充滿情趣的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興趣。如選一些生活趣味濃的歌曲,一邊播放一邊做游戲;還可以舉辦家庭音樂會,讓孩子感受音樂氣氛、參加音樂活動;也可以通過一些動作,激發孩子去感受,表現音樂作品的情趣。特別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喜愛,這樣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5、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如果在孩子沒有興趣時硬逼孩子,只會適得其反。要盡量讓孩子在玩中學,孩子有了點滴進步要及時鼓勵表揚。
孩子對音樂有了興趣,就會自覺、積極地學習。
三、幼兒活潑好動,總是蹦蹦跳跳閑不住。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通過音樂活動,培養節奏感!
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
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產生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同時在活動室內,布置音樂角,班主任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通過敲打節奏去體會音樂之間的差異。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覺。通過有節奏的訓練,音色、強弱特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并體驗到音樂之中蘊藏著無限情趣。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
音樂能力是具體體現在幼兒各項音樂活動中的綜合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幼兒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不同的實踐活動需要不同的實踐能力。比如唱歌,需要唱得音調準確,節奏正確,吐字清楚,這就要培養唱歌技能;不僅要有動聽的歌聲,還要運用唱歌技能做到會用歌聲的變化表達感情,因此需要培養有聲、有情、有表現力的唱歌能力。比如,欣賞音樂需要用聽覺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感知節奏、節拍、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手段的表情作用,需要從情感體驗中領悟音樂的內涵,需要會聽辨人聲和樂器的音色,感受音樂美,這就需要培養音樂聽覺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等一系列欣賞音樂的能力。再如,在音樂伴隨下的活動需要能感知音樂的節拍、節奏和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情緒表現,能記憶音樂并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隨音樂的變化交換動作,隨音樂的情緒變化用動作表達感情,這就需要培養音樂聽覺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節奏感等一系列隨音樂做動作的能力。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表達心靈和心理感受的語言。對幼兒來說,音樂能促進智力、社會性、身心的健康發展,能提高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幼兒的文化和音樂修養等。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未來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課程模式,并發掘一切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種種因素,使孩子成長為具有良好音樂素養、適合未來社會需要的人
教育,培養,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