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

幼兒教育隨筆: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

2024-08-01 閱讀 7982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幼兒教育隨筆;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

合作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愿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合作既是一種個性傾向,又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對于幼兒來說,在游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系,從而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

一、重視榜樣的作用,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樹立榜樣要注意真實性,防止虛假;注意正確性,避免太多爭議;注意層次性,不要一刀切,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特點,提出適切的學習要求;注意可仿性,樹立的道德榜樣是經過努力可以學習的,如果離幼兒實際太遠,反而使幼兒產生反感心理。更為重要的是道德榜樣的適切性,如針對幼兒園孩子的問題行為,可在同齡人中尋找注意力比較集中、不偏食挑食、動靜調適得當、不過分依戀、善于與同伴交往、樂于做好人好事的孩子作為榜樣,鼓勵不及者學習。

生活是德育最好的土壤,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蘊含著很多德育的契機,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及時發現,善于捕捉。都說獨身子女嬌慣,缺點多多,但仔細觀察,我們總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而這閃光點,嘗嘗是教師進行“現場德育”的有效時機。

教師自身也可以起到榜樣作用。如:一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另一教師主動幫著擺放,分發材料。這在無形中都在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行為,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

二、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同游戲、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圖、搭積木、作畫、看圖書、玩娃娃家等。教師應想辦法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

例如通過秋游、節日、體育活動等大活動開展幼兒德育教育,大活動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為孩子提供了鍛煉意志品德、培養良好的機會,更是讓孩子展示良好平行的最自然、最真實的時機。在一個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們帶孩子出去散步,突然,王芷宣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在地,許誼欣看見了,就連忙跑上前去,雙手扶起了王芷宣,并輕輕的為她拍去粘在身上的灰塵。孩子的行動樸實又真摯。

又如:(1)引導、組織幼兒進行小組或全班作畫,在這當中幼兒必須學習相互協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構圖上、色彩上、內容上達到協調一致,共同創造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2)在游戲中,特別是在建構游戲、角色游戲中,幼兒必須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

作為教師,既不能放過每一次讓幼兒合作的機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為幼兒提供、創造合作的機會。

三、交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幼兒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例如:搭積木或玩商店游戲前,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時,要協商解決問題;玩具或游戲材料不夠時,要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自己遇到困難,一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找小朋友請求幫助。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逐漸學會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四、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積極效果

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成功能增進友誼,這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但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教師看到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配合的玩耍,或協商、或共享時,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

五、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與技巧

有一次,班上兩名幼兒在一張紙上畫畫,其中一個孩子不滿意另一個孩子所用的顏色,一下子就把紙撕破了。對于合作而言,需要排斥這種任性和胡作非為。教師要積極的加以引導,教導孩子克服任性行為。

教師應在孩子生活、學習、游戲等場合隨機的教導孩子克服過分任性的缺點,讓孩子明白,因為任性,自己就會失去小伙伴,就沒人和自己玩了。教育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幫助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要指導孩子在合作時專注與當前的活動,放棄與合作目的不一致的想法和舉動。

另外合作過程中必然伴隨著語言的交流。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修養,可以推動合作的展開。包括:用自然溫和的態度文明的說話,不粗命令、也不撒嬌、不以哭鬧威脅同伴。這既是合作的自然要求,也是有效溝通感情信息所必須的。孩子是戀群、樂群的,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除了上述以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不能任意限制孩子的活動,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群體的交往中健康成長。

幼兒德育,是幼兒園、家庭乃至社會的一個系統工程,幼兒德育不能是一種口號,而是應滲透在幼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融合在幼兒活動的每一處環境里。只有在孩子面前著力展現更多真善美的世界,孩子才會真正的學會去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教育隨筆:合作游戲幼兒關系更加融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教育隨筆:合作游戲幼兒的關系更加融洽

今天的跨跳區中,很多小朋友都選擇了玩羊角球。羊角球的數量比較多,每個小朋友都可以選擇。孩子們先是在水泥地上玩,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引導幼兒到塑膠跑道上去玩。孩子們高興地玩著,我一旁注意看護,負責幼兒的安全教育。游戲進行中,一開始,幼兒都是單獨一個人玩游戲,玩了沒多久,有的幼兒就對活動不太感興趣了,還聽到一個幼兒說:“只是跳,我覺得沒勁,不想玩了。”那個說話的小男孩就蹲在一旁休息。不一會,又有一些小朋友也覺得不好玩了,也蹲著不跳了。我知道他們不是玩累了才休息,而是缺乏玩的興趣,他們的運動方法太單調了。這時候,我發現在場地的另一頭有三個小朋友玩得很愉快。我看見他們三個排著隊伍在活動,我走上前去問他們:“你們幾個在干什么呀?”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大聲地說:“我們在玩開火車!”說完,他們就又興致勃勃地玩了起來,只見火車繞來繞去彎曲前進,每一個羊角球都變成了一節會跳動的車廂。我在心理感嘆:這樣的小火車真可愛呀!就讓那些感覺無聊的小朋友也來玩這個游戲吧。

我走到那些蹲在地上的小朋友面前,請他們看正在開動著的“小火車”,并對他們說:“我們來變成一輛長長的火車吧!”聽了我的話,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趣,一個接一個排起了隊伍。很快,一輛長長的小火車開動起來了,孩子們的臉上一個個都露處了笑容。合作變成的小火車讓孩子們覺得既有趣又好玩,火車一會兒向前開,一會兒向后開,扮演火車頭的小朋友不斷變換方向,后面的小朋友跟著變換方向,火車的運動軌道不斷在發生著變化,孩子們一點都不感到累。

大家在一起玩要比一個人玩有趣,合作的同時,幼兒的關系更加融洽。在組織幼兒進行活動的同時,教師應該觀察幼兒的活動興趣,采用一定的組織方法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