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學隨筆:讓幼兒園門口會說話

教學隨筆:讓幼兒園門口會說話

2024-08-01 閱讀 3075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教學隨筆:讓幼兒園門口會“說話”

幼兒園園長,總會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擺放在第一位,也會重視幼兒園的教育環境的建設,卻往往會忽略幼兒園門口的環境創設。也許園長認為幼兒園門口的環境建設不重要,只能讓人了解幼兒園的名字,有一個醒目的門樓即可。難道幼兒園的門口的環境創設真的不重要嗎?

“瑞吉歐教育”認為,環境是教育的一個部分,學校沒有一處無用的環境,每一學校都擁有自己的環境,因為每個學校的環境都是根據幼兒家長,幼兒教師的需要創設的。而環境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Lewin)說:”人的行為是環境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幼兒園的門口是幼兒園的“門面”,家長的與幼兒來到幼兒園,首先可能到的是幼兒園門口,這就是他們產生了對幼兒園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呢?即在與陌生人交往的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印象,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的,但是卻總是最鮮明的,最牢固的,并且決定著以后雙方交往的過程。“城建效應”與第一印象的加深和拓展。在社會實踐中,因第一印象在用人上造成失誤,古今中外是不乏其例的。所以,管理者既要重視第一印象,又要盡量避免第一印象而造成的認識上錯誤。因此幼兒園要吸引家長和幼兒,首先就要重視幼兒園門口的環境創設,讓幼兒園的門口“說話”用每一個精心的布置向來訪者,家長川大學校的概況,讓人一目了然,而無需語言解釋和說明。

幼兒園的門口包括大門,傳達室,長廊。大門上一般都是幼兒園的名稱。也可以在空著的位置關上哪個幼兒園的獲得的一些榮譽牌匾。傳達室一般有書桌,書報架和椅子。長廊兩邊一般設有櫥窗,介紹幼兒園基本情況。因此,幼兒園門口的環境創設應注意:、

第一要精美,凸顯幼兒園的檔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好的幼兒園。幼兒園門口的環境如果比美觀,很有特色和品位,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我們環境舒適,精美的百貨店,就會覺得里面的貨物質量很好,愿意出較高的價錢沒里面的貨物,而去一些攤鋪,就會覺得質量較差,只愿意出很少的錢購買。

也許有些園長認為園內經費不足,不能用檔次高的材料。其實并不是錢用得越多越好,我們可以用小的錢辦大事,用點綴物提升幼兒園檔次,在盆景,燈飾,門牌設計等上面花心思。如我們在傳達室里擺一盆比較高雅的盆景,就會是傳達室的整個品味得到了提升;或者在櫥窗的設計上下點功夫。珠海有一個幼兒園,他們把幼兒園的名字刻在了一塊浮雕的石頭墻上。第一眼就讓感覺這是一所很不錯的幼兒園。

第二.要完善,彰顯幼兒園的特色。幼兒園的門口雖然不大,但可以展示的內容卻很多,因此,我們一定妖精幼兒園的特色表現出來。我們一般是將幼兒園的名字掛在主要的位置,兩邊有空德語的地瓜坊可以掛幼兒園的一些榮譽牌匾。如果幼兒園的榮譽牌匾很多,那么我們就要加以選擇,選擇家長感興趣,具有權威性的。

幼兒園的傳達室可以增設書報架,飲水機,一次性紙杯等,讓家長覺得幼兒園服務到位。每次家長接幼兒時,可以休息片刻。

第三.長廊展示的內容有

(1)院所簡介---即幼兒園的名稱,位置,面積,環境,管理模式,師資隊伍,辦園特色等;

(2)幼兒園文化的基本內涵,即園訓,園風,教育理念,辦園宗旨,師資隊伍,辦園特色等;

(3)招生簡章,及招生對象,報名方法,收費標準,其他說明(班級人員配備,班級設施)d等;

(4)幼兒園的一些精彩圖片,可以包括教育教研,交流示范,幼兒活動,藝術教育,親子活動等,并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精心設計幼兒園的門口,請相信,經過對園所的著力打造,幼兒園的門口一定會“開口說話”!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馮成文

近期我們幼兒中有一個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會說自己頭痛或者肚子痛,開始老師們都非常緊張,后來老師們發現他并沒有這些癥狀,開始老師認為是他不喜歡吃這些東西,都會哄他吃,但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吃飯時,老師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他身上,對于別的孩子關注自然就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孩子似乎更加變本加厲了,這時我對我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大多幼兒都會有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時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但這名幼兒每天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不應該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想他大概是希望以這種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這時他便更加猖狂起來。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了《保姆119》中的一句話“有時我們要更多關注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哪些表現好的孩子身上,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去像他們學習,相反的我這種方式,不光是縱容了不良的習慣,而且對于哪些表現好的孩子也極不公平。

于是我對這個孩子開始了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式,對于他的用餐時的種種“壞毛病”我一概不理,并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的身上,并表揚他們。過了一段時候后,這個孩子了解“壞毛病”是無法引起老師關注的,也就慢慢改變了,當他做好的時候我會給予表揚,讓他更有動力去進行改變。

篇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