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10篇

幼兒教育隨筆:10篇

2024-08-01 閱讀 5855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10篇

關心幼兒的午睡

午睡時要關心到每一位幼兒,這是培養幼兒良好午睡的必要前提。由于中班人數比較多,睡在老師不注意的角落里的幼兒時常會搗亂,一個人睡不著沒有多大的關系,如果他還要去影響別人,那可真是一只蒼蠅攪亂了一鍋粥。袁瑩瑩小朋友他幾乎每天都睡不著覺,你別看他閉著眼睛,其實那都是“虛假”,趁你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拉拉旁邊的幼兒,如實在不見效,他就用手搖,如搖得不醒,他就使出狠招――用手抓人家的臉,黃禎陽就是他的“犧牲品”。睡在旁邊的孩子的父母都跑來向我們“求助”,都想調換床位。看到這樣的現象,作為一名老師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今天袁瑩瑩的奶奶來接他了,我與家長長談了一次,商量教育對策:晚上讓孩子在睡覺之前看一會兒電視(動畫片)。這樣不僅能增長孩子的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幼兒在園安靜地午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這一招果然靈驗,最近一段時間袁瑩瑩每天都能安靜地午睡了。

誰先玩?

在今天的區角活動中,袁震洋、陳奕凱、施天宇、石智杰四個孩子都擠在巧手屋前,大家都想玩畫畫,可只能由一個孩子來操作,在活動一開始,四個孩子就吵了起來,都想來玩。袁震洋向我求救,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解決,于是就說:“這個問題挺讓陳老師傷腦筋的,到底由誰先來玩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的?”陳奕凱,看看我,又看看大家,“我們讓施天宇先玩吧,我們三個…都是男子漢,就讓她先玩,我們等等在玩吧,先看她玩。”這時候我覺得現在的小朋友也懂得憐香惜玉啊!袁震洋和石智杰也同意了,于是施天宇開始操作,三個男子漢在旁邊看,施天宇也很自覺,玩了一會兒就讓開了,讓大家輪流玩,一場*x就這樣平息了.這種同伴間掙搶的現象在一日活動中會經常出現,如果在孩子一求救,老師就出面解決,決定由誰先玩的話,我想孩子們表面上肯定會同意,但心里總會有些不服氣,而且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于是,老師以一兩撥千斤的話語先安撫孩子們的情緒,然后再引導他們學著商量,這樣既可以增進孩子的協商能力,又有助于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孩子有了這樣一次自己協商自己解決的經驗后,在以后的活動中他們就會運用這樣的方法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并且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的友誼加強了,常規也顯的好了,我想這大概就是新課程改革下老師之教育行為吧。

我和孩子一起看書

佳宇帶來了一本圖畫書,給我看,題目是《十只小兔子》,情節是:兔媽媽出門去買菜,而調皮的小兔子都悄悄地出去玩。兔媽媽回家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小兔子都到哪兒去了呢?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決定和孩子一起看。常規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幼兒逐頁看圖,講述,閱讀。我先認真翻閱分析圖書后決定,改變幼兒讀圖的順序,在幼兒看完第一幅圖(去買蘿卜,十只小兔子留在家中)后緊接著出示最后一頁(兔媽媽回到家中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引導孩子們對比觀察這兩幅圖片并提出問題,“小兔子到哪里去了?”小朋友一下子興奮起來,有的說小兔子被大灰狼吃了,有的說小兔子跟媽媽捉迷葳,還有的說小兔子出去迷路了,說什么的都有。這時,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自豪地大聲說“小兔子們出去玩了。”我頓時眼睛一亮,興奮地追問一句:“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立即走到黑板前指著圖說:“這個箱子里有玩具(指第一幅畫)這箱子里的玩具都沒有了(指第二幅畫),小兔子不是拿著玩具出去玩了嗎?”聽他這么一說,其他小朋友似乎也恍然大悟了,這正是我的意圖,我成功地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小兔子到哪里去了?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問題是引發幼兒思維是探索的開始,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學習,他們的興趣更濃了,思維更加活躍,顯然教學效果也就更加好了。幼兒早期閱讀不是呆板的看圖,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仔細讀圖,并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進行積極的思維(即信息的組織加工)。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想得好才能說得好、讀得好。我為我今天的改變感到無比的欣慰。

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到快樂

今天中午吃完午飯,孩子們在操場玩的都出了汗,都把外面的棉襖脫了下來,可是我發現,孩子們的衣服放的很亂,到處都是。于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孩子們安靜下來,我說:“今天的天氣有點熱,娃娃家里的寶寶脫掉了一件衣服,爸爸把娃娃的衣服隨手一放,你們看一看,娃娃家現在整潔嗎?”小朋友們都說:“不整潔”。“那么,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里現在整潔嗎?”小朋友一看都說太亂了,有幾個小朋友還偷偷地把自己的衣服拿起來抱在手里。于是我針對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說:“來,我們一起把衣服整理一下”。孩子們聽了都積極地動起了手。折衣服時,我一邊折一邊教孩子們折衣服的方法:左邊抱一抱,右邊抱一抱,再來彎彎腰。一會兒,一件件衣服疊的整整齊齊地放進了筐里。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欣慰地笑了。我想這是幫助孩子整理及提升經驗的過程,也是促使孩子的無意行為轉為有意行為的過程,這樣做不僅解放老師,同時也誘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因為折疊衣服對孩子來說是天天重復的勞動,養成習慣需要孩子的一貫堅持,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到快樂。因為自信才能擺脫依賴,才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減少攻擊性行為

嬌嬌小朋友活潑好動,獨立性很強,善于發現和觀察事物的不同與變化,反應快,能自信的對自己的發現做出肯定的判斷,懂得關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比較任性,脾氣暴躁,容易生氣,還有說臟話的現象

他的爸爸媽媽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因此更加地疼愛兒子,什么都遷就孩子。一般情況下,由他的爺爺奶奶帶,因此,比較逆愛和呵護,從小習慣指揮他人,容易生氣比較任性,脾氣暴躁,一旦犯了錯,承認錯誤特別快。

1、家園共同配合,使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能轉變成與他人和睦相處,與同伴團結友愛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尊重他人,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

3、幫助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克制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教師的愛--孩子的需要

作為老師,應該做到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這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職責要求,有時自己的言行在無意間或許會傷害到其他幼兒,在班上,有幾個孩子長得特可愛。爸爸媽媽把他們打扮得象小公主似的,這些孩子自然而然在老師心中占據了很大的空間,有時會和他們逗逗玩玩,這天午餐后,我象以往一樣坐在椅子上,抱著碌碌親了一親,碌碌是一位非常惹人喜愛的小女孩,當我回過頭來的時候,一雙充滿渴望的小眼睛,不禁讓我心頭一振,只見黃俊杰兩只小手托住下巴,水汪汪的小眼睛盯著我一眨也不眨。黃俊杰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身上穿的衣服很不整齊,因為經常犯錯誤,平時只有挨罵的份,更別說抱了,作為老師,應該無條件地關愛每一個孩子,不應該有偏愛,每一個孩子都會渴望自己被自己的老師疼著愛著,想到這里,我連忙跑過去抱起黃俊杰,在他的臉上也親了親,只見他的小臉蛋上頓時笑開了花。洋溢出無限的幸福感。

重視孩子創作的過程

在美術活動中挖掘幼兒潛在的藝術素質,教師盡量少干預,強調創造的過程,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不能太在意幼兒的創造結果,教師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觀察、分析孩子的各種情況準確把握,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美麗的小毛巾是幼兒學習嘗試用印章印畫,感受色彩的鮮艷,對色彩產生興趣。同時體會印在紙上留下痕跡的過程,學習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畫。本以為這次活動很簡單,只要準備充分,小朋友就能掌握了。但是通過實踐發現,只有少數幼兒聽清了老師的要求,畫面干凈整潔。大多數小朋友蘸顏料時太用力,結果弄得手上、衣服上都是顏料。在作畫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拿著印章在紙上亂敲,圖案重疊、還有的小朋友用擦手的毛巾去擦圖上的顏色。當我巡回指導時發現張競予小朋友滿手都是綠色,胸前的衣服上也沾了顏料,我非常生氣的說:“怎么搞的,看你弄得到處都是!”我拿過桌上給小朋友準備的毛巾幫她擦了起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我沒有講清要求呢?還是我對他們的期望太高了呢?

放學回到家中,電話零聲響了起來。原來是張競予的媽媽打來的,她問我:“我家楚楚是不是犯了什么錯誤?”“沒有呀!”“今天她回到家里就不開心,我問她,她說老師打我的,還叫我回家,我還哭的呢!”“我們怎么會打孩子呢。”聽了她媽媽的話我聯想到我幫她擦手的時候也許用力大了些,于是她就認為老師打我的!”我馬上向她媽媽解釋,她媽媽通情達理,非常理解我們的工作。一個電話給我敲了警鐘:對待孩子態度一定要溫和,在美術活動我們應該重視的是孩子創作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們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小朋友的作品,我們要允許孩子失敗、在多次練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穿衣訣竅

說起穿衣,大家一定會說,這有什么難的,熱了少穿點,冷了多穿點,給孩子穿大小合適的衣服。其實不那么簡單,給幼兒合理穿衣大有訣竅。

幼兒園保教并重,老師對幼兒的穿衣關注的比較多,在與幼兒的接觸中,我發現孩子穿衣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

1.就是穿的太多。幼兒稍稍一動,里面的衣服就潮濕了,更不用說大膽的活動了,幼兒天生好動,再加上幼兒園每天要保證幼兒足夠的戶外活動的時間,因此給幼兒穿衣要留有活動的空間,不能穿的太多。

2.外穿毛衣。春天到了,許多手巧的媽媽會給孩子外穿毛衣,外穿毛衣很漂亮,但是透風,在風口、路上會覺得很冷,在戶外,應加件外套。

3.感冒發燒給幼兒多添衣服。幼兒發熱應該給幼兒降溫,悟的過多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生病時也不必多穿衣。

4.總覺孩子手腳冷要多穿衣。專家告訴我們幼兒由于BB的血液循環未成熟,因此手腳會稍凍,但無須添衣,穿衣太多,會令流汗多,孩子會不舒服更會令他生熱痱或著涼。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合理穿衣,促孩子健康成長。

扁皮球

“皮球”是孩子們最愛的玩具之一,每當去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最喜歡玩皮球,每次把大籃子里的皮球一搶而空,至于沙包、飛盤什么的,他們都視若無睹,除非皮球都被搶光了,他們才會關注其他的體育器材。而俗話說:“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對皮球的“熱戀”程度也逐步加深,慢慢地圓皮球不再圓了,有的變成了“扁皮球”。

今天,游戲活動時,我讓幼兒到戶外去玩,我把扁的不能再拍的皮球丟在了墻角邊,心理暗暗的想:這會兒他們沒有皮球拍,一定不會掙搶了吧!可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當我把其他器材拿出來的時候,墻角邊的幾個扁皮球都不見了,“扁皮球去哪里了呢,誰看見了扁皮球?我正納悶時,不遠處的一堆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于是我輕輕的走到了孩子們的跟前,想一探究竟。呀!原來他們正興高采烈玩我丟在墻角邊的“扁皮球”呢。只見有的孩子把扁皮球頂在頭上,把他當成了新疆帽,一邊還跳起了我們上課教的新疆舞;有的孩子把扁皮球拼在了一起,搭成了一個個鍋子,拿者拍子在里面“燒飯”、“燒菜”,嘴里還不時地哼著:“我來做爸爸,我來做媽媽……孩子們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戲”。看著眼前的一幕,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無不拍手叫好。但是我沒有出聲,因為我相信,如果我一直等下去,一定會有更多的奇跡發生……。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當我們預設的游戲、活動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或者是讓他們不感興趣時,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借助一切的外物來滿足自己的愿望。而在這同時也萌發幼兒進行創造性游戲的沖動,因為孩子的創造能力往往是建立在興趣之上的。作為老師,要及時捕捉孩子的興趣,以觀察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孩子們的中間,那你的收獲會很多,同時你也會發現你的孩子是絕頂聰明的!

用“心”發現

午飯過后,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于是我帶小朋友去樓下操場散步,就在經過大一班的時候,突然……“老師,他們都不走了!”孩子們的聲音從后面傳了過來,我把目光集中在幾個造成這起“交通事故”的孩子身上。只見他們圍著大一班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恐龍,久久不跟著我走,于是我問大一班借了一個最大的恐龍,說道,“你們看,這是什么?”這一問,把我們班的孩子話匣子都打開了,“這是恐龍啊。”“老師,我見過恐龍的。”“老師,我家里也有恐龍呢。”

看著他們很感興趣,我便問道,“那你們知道我手里的這只恐龍叫什么名字嗎?”我們班的孩子都啞然了,這時候,一個好主意在我腦海中生成了,如果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找一找、講一講關于恐龍的知識,那應該蠻受孩子歡迎的。于是為了不吊他們的胃口,我問大一班的小朋友借了一本恐龍的書籍,挑了幾種恐龍介紹了一下,沒想到,我們班孩子原本一個個都在打打鬧鬧,這會兒如饑似渴的小眼睛一直盯著恐龍。

“這是無齒翼龍。”“這是霸王龍。”“這是劍龍。”……我認真、耐心地講著。但是,散步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都該午睡了,于是,我說道,“今天我們就聽到這里,陳老師今天也知道了很多恐龍的小知識,但是啊,我們現在要去午睡了,我們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恐龍的知識,然后再來幼兒園介紹給大家,好嗎?”“好”孩子們響亮的回答著。

接著,星期五我向大一班借來了許許多多恐龍,來給我們班的孩子做進一步的介紹。我們班孩子的熱情又一次高漲了,而且還有許多孩子都帶來了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的恐龍圖片及介紹。

借著這次的經歷,我想,興趣是學習一切的動力,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要磨練一雙會觀察的眼睛,在生活中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各類喜歡的探索活動中,學習到各種知識,也讓他們的兒時充滿濃濃童趣,讓他們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