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心情愉快與吃飯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幼兒園教育隨筆:心情愉快與吃飯
每天工作的一項,就是看孩子吃午飯。希望他們吃多一點,早點長大。當然,大多數家長也是這么想的,不希望孩子在園吃不飽,挨餓。
當然,誰都有情緒不好、胃口不好或者不想吃某種菜的時候,所以,孩子們不可能每次都吃那么多。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我不太懂得情緒對胃口的影響,在一次孩子吃飯的時候,批評了一個孩子。那孩子當時一哭,吃進去的飯都吐了出來。我嚇到了,也覺得惡心。從此,再也不在吃飯的時候,說讓人難受的話了。
孩子們不吃的時候,我會問:你餓不餓?吃飽了沒有?他們通常會說“吃飽了,不餓”之類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是挑食,營養不均衡,聽之任之,對身體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所以,在分飯的時候,我會介紹今天吃的是什么,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而且,用“味道美極了”的口氣和他們說。
大多數家庭在吃飯的時候,家長都會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殊不知,這樣的問題不一定都有好的回答。它會讓回答者心理緊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習的時間增加,家長和孩子的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可能有的父母只有在進餐時才能和孩子在一起。他們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時間有機會去了解孩子,而他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孩子的學習了,所以,“現在成績怎樣?”“就這樣”“什么時候考試?”“……”“考了什么?多少分?”這些問題,讓孩子心理緊張,胃口自然就不會好。
記得剛工作時,在食堂吃晚餐,聽到一些同事的抱怨,我沒有多想,只作為佐料,一笑而過。而一次,一位年級組長,一語驚人,“下班了就不要談工作了!”工作時間一長,很多的煩惱隨之未來,胃口不一定好,再聽那些愛抱怨人的聲音,我更吃不好。所以,常常端飯去宿舍,如果有摯友在,三五人一桌,遠離抱怨聲,談論著輕松的話題。
我在吃飯的時候,不希望聽到讓人情緒緊張的聲音,“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也會避免談到讓他人緊張的話題。如果心情不愉快,飯吃不好,覺睡不好,這樣的人生,有什么可期待的?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馮成文
近期我們幼兒中有一個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會說自己頭痛或者肚子痛,開始老師們都非常緊張,后來老師們發現他并沒有這些癥狀,開始老師認為是他不喜歡吃這些東西,都會哄他吃,但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吃飯時,老師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他身上,對于別的孩子關注自然就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孩子似乎更加變本加厲了,這時我對我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大多幼兒都會有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時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但這名幼兒每天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不應該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想他大概是希望以這種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這時他便更加猖狂起來。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了《保姆119》中的一句話“有時我們要更多關注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哪些表現好的孩子身上,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去像他們學習,相反的我這種方式,不光是縱容了不良的習慣,而且對于哪些表現好的孩子也極不公平。
于是我對這個孩子開始了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式,對于他的用餐時的種種“壞毛病”我一概不理,并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的身上,并表揚他們。過了一段時候后,這個孩子了解“壞毛病”是無法引起老師關注的,也就慢慢改變了,當他做好的時候我會給予表揚,讓他更有動力去進行改變。
篇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