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教教研活動有感

幼教教研活動有感

2024-08-01 閱讀 4034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教教研活動有感

20**年2月3日,我非常有幸參加了“天虹幼教集團教研活動”,通過教學助理們帶給我們精彩的教學活動以外,還給我?guī)砹溯^多的教學啟示,而之后Andy老師關于“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略談”的學術講座則讓我對“活動的有效性”的認識有了更具體、更深刻的感悟。下面說說我心中的“有效的好課”是什么樣的。

1.有意義――即活動內容有價值,符合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對幼兒當前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張麗老師執(zhí)教的大班科學活動《玩紙》,幼兒此時對紙充滿好奇,并且想要繼續(xù)探索,同時他們因已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經驗,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探索、學習能力,因此,這節(jié)活動的內容選擇就是非常成功與到位的。但是由于老師不能給孩子更多的探索的時間,導致了本次活動顯得有點緊。而香城花園幼兒園蔣明燕老師執(zhí)教的中班科學活動《趣味玩紙》,內容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追隨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活動的本身是對幼兒知識經驗的一種提煉與擴展,對幼兒發(fā)展幫助是及顯的,也是非常符合價值選擇的。

2.有意思――即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活動氛圍活躍,幼兒不但獲得了知識,情感上獲得愉悅更重要。就拿這次觀摩活動中《小樹苗》舉例,顏色鮮艷的圖書,內容呈現(xiàn)的形式就能較好地帶動幼兒情緒。加上丁媛老師在活動中還能注意用平等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就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氣氛,雖是借班上課,但這種氣氛就使得幼兒對教師產生了信任和依賴,使得幼兒在活動中非常樂于去想、樂于去說、樂于去做,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極大的體現(xiàn)。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非常活躍的,幼兒學得很快樂,聽課的老師聽得也很輕松。活動的結尾幼兒與教師一起共舞,那種愉悅的情緒在活動結束后久久都不能散去。

3.有辦法――教師是個很好的舵手,能從總體上把握方向,拋出一個個有意義的問題指引幼兒到達目的地。對于有難度的內容,要重在引導分解,層層推進。如《小老虎過生日》活動中的快板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李婷老師就通過富有節(jié)奏的快板把押韻的民謠層層帶領幼兒去探索整過故事的過程。整個活動給人一種很輕快的感覺,活動后讓人回味無窮。對于難度較淺的內容,要重在探究歸納,時放時收。如在老虎打電話的時候,李婷老師就把整個活動拋給幼兒想象表達,然后再在幼兒探究的基礎上進行提煉歸納,有效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活力,產生了出色的教學效果。

4.有時間――即組織活動的資源容易獲得并被充分的利用,教學材料的準備是簡單、有效的,教師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完成。在很多的公開教學中,表面上很熱鬧,教師表演得很好,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好象使用的資源越多表示越重視。我就一直在思考:這么多的教具怎么準備?怎么用?這樣的活動有參考學習的價值嗎?反觀這次觀摩活動中的兩節(jié)活動,準備材料僅是幾張圖片而已,而教師就在這簡單的課件中挖掘出深深的價值,這種對比是鮮明的,也是富含教師的教育機智的,讓人越聽越有滋味。

這里我也可以用自己寫的一首詩來表達學習的感悟:用你敏銳的雙眼,搜索孩子世界的光彩;用你博大的胸懷,接納每一個可愛的孩子;用你靈巧的雙手,和孩子一起畫出多彩的世界;用你智慧的頭腦,引領孩子探索新奇的空間;用你感恩的情懷,接納周圍的一切;用你敢于創(chuàng)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戰(zhàn)!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教師教研活動筆記聽《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有感

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一位老師用拆字的方式給出了定義: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分成小組進行合作,互相學習的一種形式。孫主任夸獎這個定義下的好,便于理解,言簡意賅。

那么,什么樣的情況下適合小組合作呢?如何使小組合作更有效呢?

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后,下面咱們先來分析一下當下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1.準備不充分,流于形式。這個不充分包括了思想上準備不充分和操作上準備不充分。2.要求不到位,做而不舍。這個包括沒有明確宣布要求,沒有及時宣布要求。3.時間不充足,合而無質。4.指導不及時,合作無果。評價不到位,合作低效。

什么樣的情況適合小組合作呢?1.學生完全可以依賴自己的能力解決時。2.有探討價值的問題。3.學生學習時出現(xiàn)思維障礙而無法排出或者意見分歧較大時。4.進行知識總結或者探索知識規(guī)律時。5.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6.重點、難點知識。

我們在教學操作中,很容易把“合作學習”片面等同于“小組討論”。未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指導合作方法,表面“合作學習”,實則“不合作”。而老師又缺乏充分的教學準備。討論內容、討論時間、討論時機、討論方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缺少有效的評價方式。

要想使小組合作學習做到更好,更高效,我們必須做到:分組的合理化,分組應該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要明確分工的目的就是為了合作。教師要明確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教師是學習的導師、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對象。當然合作技能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后天訓練養(yǎng)成的。只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聽的技能、說的技能、交往的技能,就一定能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篇3:參加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有感提高寫作注重練筆

上周在人和路小學參加了楊鴻雁教研員以“基于標準執(zhí)行教學”的教研活動,讓我進一步了解到中年級教學的目標,指引我在教學中少走彎路,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實施。同時,讓我明白學生在中年級要逐漸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查資料,勤于閱讀,質疑問難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在閱讀中思想升華。

在講到三年級寫作的時候,我清楚的記得楊老師說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練筆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話,可長可短,只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真實的寫出來即可。她還提到,小練筆要堅持,積少成多,可鼓勵,不可批評,孩子會在小練筆中得到提升。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三年級是學生初步寫作文的階段,讓他們運用有優(yōu)美的詞句,寫出熟練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情還是存在著諸多困難的。如何讓作文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楊老師的小練筆點醒了夢中的我。

第一單元學完了,為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我利用早讀的時間讓學生聽寫了第一單元的詞語。其中一小部分學生聽寫全對,還有一部分錯1到2個,幾個別的錯的很多。以前都是讀一讀學生的聽寫情況,讓他們了解一下自己詞語掌握如何,這次,我忽然想到楊老師說的小練筆,何不趁此機會讓學生寫寫呢?有了這個想法,我把聽寫100分的學生讀給大家聽,學生聽的可認真啦,想知道自己聽寫的如何。讀完后,我讓學生拿出小練筆的本子,以“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為開頭,接著寫出下面的內容。我沒有提示,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想法真實有效的寫出來。幾分鐘過后,我看到學生或多或少的寫出了自己當時的想法和以后的打算,我把幾個比較好的小練筆展示出來。

普趙一軒: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心里忐忑不安,想:我會不會100分,我的分數(shù)是多少?當我陸續(xù)聽到同學一個個是100分,心想不會有我的名字啦。這是聽到老師念出“普趙一軒”時,我心里頓時炸開了花,開心極了。

賴紫菱: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的心里有些著急,生怕自己沒聽寫100分。我們全班同學的目光投向了老師,注視著老師手里的聽寫紙。直到老師說出我的名字,我才松了一口氣。當老師說出王子鑫的名字時,老師讓我們給他鼓掌,那掌聲持久而熱烈,因為他以前沒有聽寫100分,這次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林嘉儀: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提心吊膽,生怕沒有自己。可天意違人愿,我只能羨慕別人啦。世上沒有后悔藥,只怪自己當初粗心大意。

段佳慧: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就在心里問自己“我會不會100分?”后來,直到聽到我的名字,心情就慢慢的平靜下來。我一聽到王子鑫的名字,老師讓我們給他鼓掌,因為他進步得了100分。我感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谷毅豪: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的心情也快樂起來,好像是我聽寫100分一樣。但我不是因為這個,我在想又有一位同學為我們班爭光啦。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學不是100分,希望他們也能加入到全對的行列。如果全班都是100分,老師會夸我們學習認真,掌握牢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測試,但有著大道理,只要我們勤學苦練,一定會提高成績。

董若羲: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在想,他們能聽寫100分,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努力。我相信,只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會讓你的潛能大放異彩。去發(fā)揮自己無限的潛能吧,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林嘉琪: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不由得緊張起來。看著老師手里聽寫的紙條一張張的抽走,心想“今天聽寫難道有錯字,可是我記得全對呀!老天爺,保佑我”。我正胡思亂想,一眨眼,聽寫條就剩幾張了。這時,只聽“林嘉琪”,響亮的聲音讓我頓時清醒,緊張的心情隨之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徐崢:當我聽到別人聽寫100分時,我的心里很緊張,心想:萬一我沒有聽寫100分怎么辦?當我看到老師手中只剩下兩張時,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此了,“徐崢”當聽到老師叫我名字的時候,我緊張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看到學生們真實的寫出自己當時的想法,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在一次小練筆中,我看到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有緊張,又激動,有開心;有看到的,有想到的,有聽到的,字字是內心的展現(xiàn),句句是真實的寫照。從這次小練筆中,我感到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無限的,只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素材,寫作水平會不斷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