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區域游戲隨筆:今天誰來玩

幼兒園區域游戲隨筆:今天誰來玩

2024-08-01 閱讀 3356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區域游戲隨筆:今天誰來玩

連續幾天,區域游戲中的建構區都人員爆滿,常常超出規定的6個人。大家都對游戲同樣地充滿期待,而參與人數又是有規定的。既不想澆滅孩子們的游戲熱情,又不能制定了規則而不去執行,正當老師都左右為難時,這群聰明懂事的大班孩子們,讓我看到了他們自己的不同解決方法。

第一天,老師剛說完“開始”,建構區里一下子擠進了8個人。孩子們自己嚷著“人太多了人太多了”,而后其中幾個孩子開始說道“晚來的人去選別的游戲”。最晚來的力力聽到后主動離開了。而這時矛頭一致指向了第七個來的豆豆,豆豆漲紅著臉,一個勁兒地說“我沒玩過這里呀!”其他人齊聲說“我們也沒玩過呀,那你明天來玩呢!”豆豆憋了半天的“小金豆”終于掉下來了,但還是不肯走。正當我都在發愁怎么辦的時候,鈺鈺主動說“那算了,今天我讓他吧!”說完,主動離開去看書了。今天,鈺鈺的表現讓我和其他孩子一同看到了什么是“謙讓”。

第二天,盡管之前的談話中已經強調了關于建構區的人員要求,但這次還是涌進了七、八個孩子。大家也說不清誰先來誰后到,也都不肯定讓。這時,經常做小老師的輝輝提議道“我們來點兵點將吧”,其他孩子一直同意。點了兩圈,兩個被點到的孩子盡管有些不太開心,但還是“愿賭服輸”了。最后一次竟然點到了輝輝自己,只見她爽快地說“好,我離開”,說完,瀟灑地去玩其他游戲了。我想,這一次,這群孩子的集體表現,證明了什么叫“遵守規則”。

到了第三天,老師依然沒有介入,只是在旁觀察者,但我沒有再看到建構區里因為人數超員而再起*x。我想,或許是因為在這兩天的游戲講評中,有些孩子知道了“玩過這個游戲的人可以去試試別的游戲”;或許是有些孩子明白了“像鈺鈺那樣互相謙讓真棒”;也可能有些孩子發現“那個手工小鬧鐘我還沒做過呢,快去做一做帶回家”;或者有些孩子理解并督促自己做到了“這里人滿了就去選其他游戲吧”……不管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原因,我看到了孩子們在這一個片段中的成長,他們用自己的行為、想法觸動著我,也影響著他們自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圓滿地解決了“今天誰來玩”這個問題。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幼兒園區域游戲隨筆:今天誰來玩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區域游戲隨筆:今天誰來玩

連續幾天,區域游戲中的建構區都人員爆滿,常常超出規定的6個人。大家都對游戲同樣地充滿期待,而參與人數又是有規定的。既不想澆滅孩子們的游戲熱情,又不能制定了規則而不去執行,正當老師都左右為難時,這群聰明懂事的大班孩子們,讓我看到了他們自己的不同解決方法。

第一天,老師剛說完“開始”,建構區里一下子擠進了8個人。孩子們自己嚷著“人太多了人太多了”,而后其中幾個孩子開始說道“晚來的人去選別的游戲”。最晚來的力力聽到后主動離開了。而這時矛頭一致指向了第七個來的豆豆,豆豆漲紅著臉,一個勁兒地說“我沒玩過這里呀!”其他人齊聲說“我們也沒玩過呀,那你明天來玩呢!”豆豆憋了半天的“小金豆”終于掉下來了,但還是不肯走。正當我都在發愁怎么辦的時候,鈺鈺主動說“那算了,今天我讓他吧!”說完,主動離開去看書了。今天,鈺鈺的表現讓我和其他孩子一同看到了什么是“謙讓”。

第二天,盡管之前的談話中已經強調了關于建構區的人員要求,但這次還是涌進了七、八個孩子。大家也說不清誰先來誰后到,也都不肯定讓。這時,經常做小老師的輝輝提議道“我們來點兵點將吧”,其他孩子一直同意。點了兩圈,兩個被點到的孩子盡管有些不太開心,但還是“愿賭服輸”了。最后一次竟然點到了輝輝自己,只見她爽快地說“好,我離開”,說完,瀟灑地去玩其他游戲了。我想,這一次,這群孩子的集體表現,證明了什么叫“遵守規則”。

到了第三天,老師依然沒有介入,只是在旁觀察者,但我沒有再看到建構區里因為人數超員而再起*x。我想,或許是因為在這兩天的游戲講評中,有些孩子知道了“玩過這個游戲的人可以去試試別的游戲”;或許是有些孩子明白了“像鈺鈺那樣互相謙讓真棒”;也可能有些孩子發現“那個手工小鬧鐘我還沒做過呢,快去做一做帶回家”;或者有些孩子理解并督促自己做到了“這里人滿了就去選其他游戲吧”……不管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原因,我看到了孩子們在這一個片段中的成長,他們用自己的行為、想法觸動著我,也影響著他們自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圓滿地解決了“今天誰來玩”這個問題。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區域游戲中幼兒自主交往能力培養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區域游戲中幼兒自主交往能力的培養

個案背景(個案資料):

果果,女孩,四歲半,獨生女,性格內向。

現狀分析:

果果,在幼兒園不愛說話,特別是老師在問他問題的時候從來不回答老師的問題。無論老師怎么樣問問題,果果就是一問三不知,不僅不回答你的問題,而且還喜歡把自己的臉轉到一邊,通過了解,我們知道了果果爸爸媽媽上班比較繁忙,果果是奶奶帶著長大的。平時在家果果的奶奶很少喝果果交流。

觀察實錄一:

這學期剛開學的一天,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來到了幼兒園里,每位幼兒都要向老師打招呼問好,前邊的幾個小朋友都向我問好,只有果果沒有。我說:“果果,早上好孩子!”果果就把頭轉向了一邊,果果的奶奶看到了這種情況,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對我說:“季老師,這孩子在家還挺開朗的,挺皮的,一見外人就有點不想說話了。”我說:“沒關系慢慢來唄。”奶奶說的話聽了幾遍才明白,因為奶奶說的話都是方言。

隨后孩子們進入區域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游戲進行操作,我看了下果果,只見她站在益智角,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去選擇哪一個,之后她鎖定了紙杯電話,她拿起紙杯電話觀察了一下,左手拿一個右手拿一個,沒幾分鐘她就把紙杯電話放了下來,又地拿了一個七彩板開始操作起來。這時旁邊的兩個個小男生也在玩和她一樣的七彩板,只見旁邊的兩個小男生討論著、交流著,只有果果一個人一點聲音都沒有。我悄悄的來到了他的身邊,輕輕問:“果果,你玩的這是什么呀?”他看了看我,又把頭低下,什么也不說了。

案例分析:

果果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很少聽到她和別的小朋友交流說話的聲音,學習活動中也很少發言,極少參加語言互動,兩個原因:

一個是個性的膽小,平時奶奶帶的比較多。

二是平時和家人都是用方言交流,果果的奶奶方言特別重,不太會用普通話交流,造成了和小伙伴語言交流的障礙。

策略運用:

我開始注意這個膽小不愛說話的果果了,我也知道不論在這個孩子身上運用什么方式方法,都不能著急,因為孩子膽小的性格導致這個孩子很敏感,不愛交流說明孩子缺少心靈上的關愛。

1、在平日里,我每天都會多和她用普通話聊一聊,和她溝通時我講話都很慢。

學習活動和角色游戲中我注意引導她用普通話表達一些事件,逐漸讓她消除了語言交流障礙。

2、抓住孩子的興趣點,以興趣點為突破口轉移幼兒的情感,知道果果非常的愛畫畫,而且每次畫畫都十分認真,也非常好看。

3、家園緊密配合,我與他的父母商量,讓他們盡量多與果果交流,能讓他交流的過程中能保持高興情緒。不要讓他感到孤獨和焦慮。

觀察實錄二:

角色游戲開始了,今天果果選擇了自由人,她先拿著一個購物袋,一個人走來走去看了很長時間沒有買一樣東西。這時,銷售員歡歡主動上前去問:你要買什么?果果沒有說話,拿著袋子走開了。整個游戲中果果拿著購物袋一個人轉來轉去,不買東西也沒有和同伴說過一句話。結束音樂想起時,果果很快的把購物袋疊放整齊的掛在了掛鉤上。

案例分析:

下午角色游戲時果果聽到放音樂然后把購物袋疊好放回原處,這些都說明果果的有自主收拾東西的意識,可是在扮演自由人的角色中,可以發現果果不愛和同伴們交流,也不知道怎么和別人去交流。

策略運用:

1、愛心交換信任: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我關注著果果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動與他交流,后來我發現他其實是很喜歡老師的,和她交流得多了她也會主動與我講話了,慢慢我發現他有時也能講出幾句驚人的話,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

2、多鼓勵她,激發她和別人交流的愿望,讓她明白有些事情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要通過交流,體驗一起=合作游戲的快樂。我還特意去找果果共同完成一些操作活動,讓果果明白合作是件愉快、

觀察實錄三:

今天的角色游戲中,果果選擇了加工廠的工作,制作彩蛋。因為畫畫本身就是果果的強項,只見果果自信滿滿的拿著畫筆,畫了起來,像模像樣的制作起來,看著她的一個個成果,心里美滋滋的。這時,養雞場的老板陳春宇拿來了沒有加工的蛋,陳春宇說:“今天的生意太好了,加工好的雞蛋都賣光了,麻煩你們把我這些雞蛋加工一下,一會我來收哦,謝謝了。”果果看著陳春宇臉帶笑容的說了句:“好滴,老板你放心吧,這些我都做好了,你拿走吧,你把沒加工的放這里吧,我來加工。”在制作期間,我發現果果自言自語的說:“要不要換一個材料來裝飾呢,我來去找找........”

案例分析:

果果已經愿意和別人去交流了,雖然這次是陳春宇主動去和果果交流的,但是能看出她現在慢慢的喜歡和別人去溝通了,這一點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果果的進步。后面果果在加工雞蛋中想到了換一種材料,可是這時的果果并沒有去和旁邊的小伙伴商量,只是自己一人自言自語,這一點說明果果的主動性還不夠。

策略運用:

1、細心發現亮點: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每次我給他發水果他都要回答一聲“謝謝!”而其他大多數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每當這時我總是很感動,我也會利用這個教育機智,表揚他同時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禮貌,經過多次以后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有禮貌了。

2、用耐心期待蛻變:

果果的性格轉變了,變得稍微活潑開朗了一點,但他的主動交往能力和主動表現能力還較差,因此幼兒的這樣的轉化不是一次教育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初步效果:

果果的性格轉變了,變得稍微活潑開朗了一點,這些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果果來說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但是果果在角色游戲中的自主性還需加強,集體活動時不敢自主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敢在眾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在游戲時不愿意當領導者,總愛躲在別人的后面,聽從他人的安排。面對困難時害怕、退縮,懼怕嘗試新事物、新活動,包括未玩過的玩具、游戲。在活動總選擇比較容易的項目,逃避有一定難度或挑戰性的活動,等等。

觀察實錄四:

通過三個多月的努力,現在果果每天來幼兒園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了,這一點讓我感到十分欣慰。今天下午我們開展了角色游戲,游戲開始前,我和小朋友們商討了一下上次玩角色游戲出現的一些問題,在討論最后,我邀請了果果來說一說自己上次玩角色游戲時遇到的困難,她說:“上次我的角色是奶牛加工廠的加工人員,我在制作牛奶的時候,發現牛奶灑到了地上桌子上,孩子們紛紛討論著,孩子們帶著自己討論的方法進入了游戲,今天我特意觀察了下果果,只見果果選擇了有機蔬菜店的收銀員(收銀員有兩個),果果穿上自己的服飾,就在這時出現了一點小插曲:衣服后面的帶子她扣不好,于是自己嘗試了很多次,可是依舊扣不上,我看著她有點著急了,可我還是沒有上前去幫助她,只見果果看到旁邊的另外一個收銀員正在扣自己的帶子,她認真的看著,自己嘗試了兩下,最后還是自己扣上了,接著就是兩個服務員分工的環節了,只見果果拿著掃碼機,看樣子他很想掃碼收錢這個工作,另一個服務員也很想掃碼收錢這項工作,都不是太愿意去理貨、宣傳這項工作。這時兩個孩子爭了起來,可是果果本身就是內向膽小一點,只見另一個服務員就要獲勝了,果果很委屈。這時我以小顧客的身份走進了有機蔬菜店,這是我那了一個蘿卜,問:這個多少錢啊?兩個服務員一起說起來,于是我說:你們到底誰是收錢的呢?他兩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是我、是我、是我。于是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說:這樣吧:小顧客來時服務員應該說的話,你兩誰說的好,誰就去做掃碼收錢的工作。于是果果很自信的說出來了。另外一個服務員,默默的走到了貨架旁收拾起來。這點讓我非常開心,果果在公平競爭中獲勝了,我悄悄的給果果豎起了大拇指,只見果果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案例分析:

游戲開始前,我讓果果說說自己的困惑,就是想給她多一點的機會再集體面前大膽說話。游戲時因為這是果果第一次當服務員,自己也做了一點準備,雖然在自己扣帶子的環節上出現了問題,但是還是自己解決了,當然我多么希望她主動地去請教別人,多喝別人溝通,她看著別人主動學習這一點非常好,他看著別的小朋友,在自己嘗試很多次后,最后還是成功了。在后面的角色分工中也出現了問題,可是這次需要她主動去溝通、商量時、她還是犯了難,她不知道該怎么和別人爭辯,這時我介入了他們,只是想讓她知道自己很棒的,因為一開始我就知道果果很相當售貨員,上個禮拜活動結束后,她主動地自己學習了很長時間售貨員應該說的話。這時個小小的競爭我想讓她知道自己是很棒的,獲得自信。

策略運用:

1.善于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放手培養,幫助孩子學會競爭。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活動時是非常投入的、非常自信的。老師要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幫助孩子在某個領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從而促進其他方面的學習。另外,放手讓孩子進行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從自己的身上而不僅僅是從別人的贊賞中獲得自信。如:在角色游戲時,我不失時機的表揚他,每當他得到表揚時,他總會流露出一股很自豪的神情。慢慢地,其他的小朋友也對他刮目相看了,獲得自信。

2、鼓勵教育孩子向困難挑戰,讓孩子享受戰勝困難后的喜悅。

孩子總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贊,我利用這種心理特點,無論果果做什么事,善于對他的點滴進步和成功給予贊賞和鼓勵,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途徑,給予更多的愛和幫助,使孩子多獲得成功,使他們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

3、正確評價孩子。

如果孩子從老師那里常常得到贊許、表揚和肯定,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其行為則表現為積極、果敢,而且情緒穩定,有很強的自信心。相反,如果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時否定的,孩子的行為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訓斥,他便感到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行為變得無所適從,畏縮膽小,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因此,我用積極的、肯定的態度來對待果果,對他有進步的行為表示肯定,并讓家長對他的好的行為也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現在,我開始發現他的眼神里漸漸沒有以前那種畏縮的神情了,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時的笑聲也越來越響亮了。

觀察實錄五:

通過這段時間在角色游戲上的觀察,我發現果果敢于大膽嘗試自己沒玩過,而且都是自己很感興趣的角色。

今天開展角色游戲時,后來的兩次角色游戲我明顯的發現果果的合作能力有了很明顯的提高,一次是果果選擇了奶牛加工員這一角色,在加工牛奶的時候,因為裝奶自己一個人很難操作,于是果果和另外一個加工員商量了一下,兩人一起合作完成一杯杯牛奶,第二次果果選擇了奶牛場的老板,她不但熱情的招待著自己的顧客,在看到沒人時,她還主動和旁邊另一個工作人員商量怎樣去宣傳,后來他們商量決定要去問一問別的班級老師需不需要牛奶。就是因為這一點我們班在游戲結束后,決定在下一次的角色游戲中增添送牛奶這一角色。

案例分析:

從近兩次的角色游戲觀察,果果真的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從一開始的不愛說話,到現在的能主動和別人商量事情,主動選擇自己喜歡,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去做,而且在第二次她選擇奶牛場老板這一角色游戲中還生成了一個新的角色,這都是我沒想到的。

策略運用:

教師要在幼兒之間營造一種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群體氛圍,增強幼兒的社會適應性。眾所周知,角色游戲是培養幼兒交往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徑,因為在角色游戲開始前,幼兒必須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如商量游戲的內容,分配角色,規定角色規范,準備玩具和游戲材料。在游戲進行中,幼兒必須注意他這個角色和別的角色之間的關系,以保持雙方的協調一致。當他們在游戲中產生“越軌”行為時,別的幼兒就會加以提醒,并“強令”其糾正。幼兒就是在相互監督中訓練自己的交往合作行為,并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整個游戲過程的需要。

教育成效:

最近果果開始越來越活潑可愛,也喜歡和老師小伙伴交流互動,由原來的沉默寡言到傾聽小伙伴的交談再到參與同伴的游戲,經常聽到他開心地和小朋友說話。隨著時間的流逝,果果交流的問題得到了改善,看到他一天天在進步,看到家長眼里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的心里感到了無限的欣慰。

教育反思(教育啟示):

其實,在教育上,老師只要能做個有心人,關注每一位幼兒,我想,再難教的孩子也會教得好的。通過對果果的引導教育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只要抓住了孩子的興趣,以孩子的興趣點做為突破口,就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那么的聽話、那么的可愛,那么的優秀!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更要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去善于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興趣點。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同伴、老師、父母親的關愛,感受到了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拉近了和周圍人的距離,建立與他人交往的自信心,木然的表情臉上在已漸漸淡去,燦爛的笑容悄然掛上了果果的臉。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