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賞識孩子優點

幼兒教育隨筆:賞識孩子優點

2024-08-01 閱讀 535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幼兒教育隨筆-賞識孩子的優點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時,在感覺壓力特大時。甚至這時情緒更易波動,更甚者是把這種情緒轉移、或是發泄到自己周邊的人身上。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永遠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勝任這份工作;才能做到用賞識的眼光對看待每個孩子,用愛心去對待孩子;用細心去觀察孩子;才能教出健康、活潑的孩子。也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感到快樂。

王晗宇小朋友在我班上算是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直深受爸爸、媽媽和姑姑的寵愛的孩子。4月份入園的一個星期,每天來園或是離園時,他都是由爸爸或者媽媽抱著進班級的。針對他這個問題,我們兩個老師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讓他自己走著進班級的。這個星期,在自選玩具方面,我發現王晗宇收放玩具方面,比以前算是有進了步。在之后總結區角活動情況時,我當著全班孩子的面,給予他表揚,并獎給他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的小貼畫。“王晗宇,你現在長大了一歲,本領也大了對嗎?如果你明天能自己走路進教室,伊老師再獎給你一張小貼畫好不好?”“好的,我們來拉勾。”他很開心地答應了我的要求。

比較以前對他的強行要求,我這次的行動算是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進教室時,就對我說:“伊老師,給我一個小貼畫吧!”在這星期的后面幾天里,王晗宇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個小貼畫了,而且每天都是很開心地進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拋開一切生活上的煩惱。做到善于用心去觀察每個孩子,去發現孩子的長處,去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健康、可行的教育措施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是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的一句名言。做到這點我們一定可以勝任幼兒教師這個職位。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可愛的孩子。

俗話說得好,“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的農民。”教育上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深信這句名言,也會朝這方向去前進。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賞識教育反思你真會賞識嗎?

吃飯時和朋友聊天兒,說到賞識,朋友突然講,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糟蹋了賞識的真正意義。我暗暗想起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謂的賞識教育。

近年來,家長幾乎一邊倒地支持“賞識教育”,各種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權威人士也不約而同地大肆鼓吹“賞識教育”的益處。

多鼓勵、多贊賞,這是大多數人對賞識教育的認識。

“老師!我們家孩子喜歡聽好聽話,多表揚表揚我們孩子!”

當然,我們理解家長的心意,我做為班主任聽見任課老師的表揚還開心的不要不要的呢,更別提做家長的啦。

做為班主任,我也時常賞識孩子,“*,你最近表現真不錯!”

“*你的早讀狀態越來越好了!”

“*你的字寫的越來越工整了。”

……

這些算不算賞識教育呢?確切講,應該是流于表面形式的賞識,淺層次的賞識教育而已。因為在此之前,我也從未好好深入思考過什么才是真正的賞識教育。

追本溯源,賞識教育不是單純地表揚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某一個行為表現,而是賞識孩子具體的行為過程,賞識孩子某一方面的優點長處,以此為契機,為孩子在這一領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此碰撞孩子更多的靈感。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現教育契機,指明孩子發展方向。不僅僅是保駕護航,而是一路同行中,不斷地啟發孩子認識真正地自己。

教育的旅行不是一場既定的行程,而是充滿了許許多多的未知,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這一路上,夸贊孩子走的快、能吃苦,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而是在這趟行程中孩子最終遇見了不曾發現的自己。

我想起了班里的四月詩人,四月詩人起初對詩歌并不感冒。無意中的一次詩歌分享,他開始喜歡詩歌。后來慢慢聽聞他在悄悄寫詩,鑒于他是我的忠實粉絲,一次語文課上開玩笑。聊起粉絲福利,同學們笑稱,讓我為四月詩人講一首詩作為福利回饋粉絲。我欣然同意。

于是開啟了班級詩歌之旅的第一站

篇3:教育反思賞識教育莫跟風獎懲措施要分明

賞識教育是近些年備受推崇的教育方法,自產生以來,它就以“賞識、尊重、理解和愛”為特點在全國中小學中不斷推廣、漸成燎原之勢,“棒棒棒、你真棒”、“你太厲害了”等等類似的話語漸漸的成為了一些教師的口頭禪……我承認賞識教育中的一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我并不主張全面實行賞識教育,因為這種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夸獎和肯定,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因為孩子渴望得到夸獎和肯定,我們就可以降低我們的標準而給出我們的夸獎和肯定嗎?我并不認為應該是這樣。如果孩子完成了他應當完成的事情時,我們稍加肯定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煞有介事的對孩子進行大肆的表揚和夸獎;如果孩子完成了他努力后才能完成的事情時,我們就要對孩子就行表揚和夸獎,表揚他的付出、肯定他的努力……這樣也能夠讓他們也從中知道,想要得到夸獎就要付出努力,只有付出努力后換來的表揚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有的人說現在的孩子都很脆弱很敏感,只要家長或老師稍微對他們進行批評他們就會受不了,他們更渴望得到表揚和尊重,所以賞識教育應該更適合現在的孩子們。但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并沒有變得很脆弱很敏感,只不過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把他們想象的很脆弱很敏感,給他們貼上了脆弱和敏感的標簽,我們有些低估了現在這些孩子們的承受能力,實際上他們完全承受的了因為自己做錯事而帶來的批評和懲罰,那些因為受批評而離家出走的孩子也僅僅是個例,我們不能因為有極個別這樣的孩子的出現而不敢對孩子加以批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許眼下我們能夠做到不斷的夸獎他們表揚他們,這樣也給了他們自信,但除了自信還有什么呢?還有可能是盲目的自大,如果他們從小都是被“捧著”長大的,那將來有一天他們也會步入社會,步入社會后,社會還會像我們一樣去“捧著”他們嗎?一個一直被“捧著”的孩子突然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他們承受的住這樣的心理落差嗎?他們能夠去適應這個社會嗎?

所以,我們既然無法保證他們能夠一輩子活在被夸獎和表揚的環境當中,那我們干嘛還要在他們小時候去費盡心思的為他們創設那樣的環境呢?我覺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自然的教育環境才是孩子成才的最佳環境。該經歷的他們在自然的狀態下都會經歷,我們又何必去為了讓孩子經歷什么而為他們人為的創設一些環境呢?在對孩子的教育當中,獎罰也應當并用:孩子所做的一些事達到了我們的獎勵標準時,我們就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和表揚;但當孩子犯錯時,適當的批評和懲罰也是不可缺少的。適當的批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和是非觀。在教育中,獎懲并重、獎懲并用,這樣才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最自然的教育環境!

賞識教育雖然盛行,但它并不是解決所有教育問題的“萬能鑰匙”。我們要根據自己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做到“賞識教育莫跟風,獎懲措施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