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賞識教育給孩子帶來了自信

教育隨筆:賞識教育給孩子帶來了自信

2024-08-01 閱讀 1649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教育隨筆:賞識教育給孩子帶來了自信

我們班振振是個非常內向的孩子,加上他各方面能力發展較慢,所以其他孩子也不大與他交往。.他也很少有主動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愿望,多數時候,他都是一個人默默地玩。我曾想辦法鼓勵振振與其他孩子交往,而他緊張、失措的樣子讓我不敢操之過急。.那天振振來園較早,他獨自玩起了聰明棒。這個時候孩子還很少,我便主動和他聊起了天,尋找和他互動的機會。我走到他面前,坐在他身邊,微笑地問:“振振,你在做什么呀?”他有些害羞,眼睛卻笑得瞇成了一條縫,舉起手中的聰明棒,彎著腦袋就是不說一句話。“振振,你想用聰明棒做什么呢?”他還是笑而不答,側著頭看著我。我繼續說:“我們一起來試試做好嗎?”“好”他輕聲回答。于是我問他:“今天天氣好嗎?他看了看外面,回答:“好啊,太陽公公出來了呢。”于是我接著說:“那我們一起來搭太陽好嗎?”振振很開心,重重地點點頭。于是我和他一起搭起了太陽,我一步步地示范、講解。他一步步地跟著做,不多久,一個漂亮的太陽做成了。振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笑得更開心了。來園的孩子漸漸多了,他們看到振振手里漂亮的太陽,羨慕極了,都想親手做一個,紛紛來向我請教。我想,這是讓振振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好機會呀!于是我便對小朋友說:“孩子們,振振小朋友可厲害了,搭了一個非常棒的太陽!現在請振振做小老師,你們想做太陽,就向他請教吧!”.小朋友紛紛去向振振請教。.振振求助的目光不時向我投來,我點頭示意他自己來.。終于,他鼓起了勇氣,又做了一個太陽給大家看。.盡管他的示范不那么清楚,甚至沒有一句講解的話,但是他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對他來說就已經取得了進步.。我細細觀察,有很多小朋友在制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再次去請教他時,他沒有拒絕,表現得更自然了,示范得也更仔細了。當發現了小朋友的制作錯誤時,浩浩還能主動幫助糾正呢!.這一轉變,讓我為振振感到無比的欣喜。你瞧他現在多開心啊!

這件事讓我真正領略了賞識教育的魅力,同時也讓我意識到:對于小班孩子的教育,我們不應當吝嗇贊美、肯定、鼓勵,只有更多地使用這些方法,多給孩子展現自我的機會,鼓勵他們表現才會使他們樹立起向上的信心,鼓起勇氣大膽地向前走.。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賞識教育反思你真會賞識嗎?

吃飯時和朋友聊天兒,說到賞識,朋友突然講,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糟蹋了賞識的真正意義。我暗暗想起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謂的賞識教育。

近年來,家長幾乎一邊倒地支持“賞識教育”,各種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權威人士也不約而同地大肆鼓吹“賞識教育”的益處。

多鼓勵、多贊賞,這是大多數人對賞識教育的認識。

“老師!我們家孩子喜歡聽好聽話,多表揚表揚我們孩子!”

當然,我們理解家長的心意,我做為班主任聽見任課老師的表揚還開心的不要不要的呢,更別提做家長的啦。

做為班主任,我也時常賞識孩子,“*,你最近表現真不錯!”

“*你的早讀狀態越來越好了!”

“*你的字寫的越來越工整了。”

……

這些算不算賞識教育呢?確切講,應該是流于表面形式的賞識,淺層次的賞識教育而已。因為在此之前,我也從未好好深入思考過什么才是真正的賞識教育。

追本溯源,賞識教育不是單純地表揚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某一個行為表現,而是賞識孩子具體的行為過程,賞識孩子某一方面的優點長處,以此為契機,為孩子在這一領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此碰撞孩子更多的靈感。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現教育契機,指明孩子發展方向。不僅僅是保駕護航,而是一路同行中,不斷地啟發孩子認識真正地自己。

教育的旅行不是一場既定的行程,而是充滿了許許多多的未知,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這一路上,夸贊孩子走的快、能吃苦,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而是在這趟行程中孩子最終遇見了不曾發現的自己。

我想起了班里的四月詩人,四月詩人起初對詩歌并不感冒。無意中的一次詩歌分享,他開始喜歡詩歌。后來慢慢聽聞他在悄悄寫詩,鑒于他是我的忠實粉絲,一次語文課上開玩笑。聊起粉絲福利,同學們笑稱,讓我為四月詩人講一首詩作為福利回饋粉絲。我欣然同意。

于是開啟了班級詩歌之旅的第一站

篇3:教育反思賞識教育莫跟風獎懲措施要分明

賞識教育是近些年備受推崇的教育方法,自產生以來,它就以“賞識、尊重、理解和愛”為特點在全國中小學中不斷推廣、漸成燎原之勢,“棒棒棒、你真棒”、“你太厲害了”等等類似的話語漸漸的成為了一些教師的口頭禪……我承認賞識教育中的一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我并不主張全面實行賞識教育,因為這種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夸獎和肯定,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因為孩子渴望得到夸獎和肯定,我們就可以降低我們的標準而給出我們的夸獎和肯定嗎?我并不認為應該是這樣。如果孩子完成了他應當完成的事情時,我們稍加肯定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煞有介事的對孩子進行大肆的表揚和夸獎;如果孩子完成了他努力后才能完成的事情時,我們就要對孩子就行表揚和夸獎,表揚他的付出、肯定他的努力……這樣也能夠讓他們也從中知道,想要得到夸獎就要付出努力,只有付出努力后換來的表揚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有的人說現在的孩子都很脆弱很敏感,只要家長或老師稍微對他們進行批評他們就會受不了,他們更渴望得到表揚和尊重,所以賞識教育應該更適合現在的孩子們。但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并沒有變得很脆弱很敏感,只不過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把他們想象的很脆弱很敏感,給他們貼上了脆弱和敏感的標簽,我們有些低估了現在這些孩子們的承受能力,實際上他們完全承受的了因為自己做錯事而帶來的批評和懲罰,那些因為受批評而離家出走的孩子也僅僅是個例,我們不能因為有極個別這樣的孩子的出現而不敢對孩子加以批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許眼下我們能夠做到不斷的夸獎他們表揚他們,這樣也給了他們自信,但除了自信還有什么呢?還有可能是盲目的自大,如果他們從小都是被“捧著”長大的,那將來有一天他們也會步入社會,步入社會后,社會還會像我們一樣去“捧著”他們嗎?一個一直被“捧著”的孩子突然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他們承受的住這樣的心理落差嗎?他們能夠去適應這個社會嗎?

所以,我們既然無法保證他們能夠一輩子活在被夸獎和表揚的環境當中,那我們干嘛還要在他們小時候去費盡心思的為他們創設那樣的環境呢?我覺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自然的教育環境才是孩子成才的最佳環境。該經歷的他們在自然的狀態下都會經歷,我們又何必去為了讓孩子經歷什么而為他們人為的創設一些環境呢?在對孩子的教育當中,獎罰也應當并用:孩子所做的一些事達到了我們的獎勵標準時,我們就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和表揚;但當孩子犯錯時,適當的批評和懲罰也是不可缺少的。適當的批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和是非觀。在教育中,獎懲并重、獎懲并用,這樣才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最自然的教育環境!

賞識教育雖然盛行,但它并不是解決所有教育問題的“萬能鑰匙”。我們要根據自己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做到“賞識教育莫跟風,獎懲措施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