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生活隨筆偷點懶幸福
從教五年來,慢慢地覺得有時候班級管理總是瑣碎到讓我頭疼。但以我這幾年積累的經驗來講,其實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其實是可以“偷點懶”的,慢慢地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給他們提供各種鍛煉的機會。
8-12歲的孩子處于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他們的可塑性最強,有時候只要我們一個眼神,一句話音,他們就能聽懂我們所表達的意思。我們班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有時候我的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我馬上就要“迸發”了。
眼前已經開學將近三周了,孩子們雖然好像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但他們對我已經不再陌生了,去年就是他們的班主任老師。這時候他們明白了我對他們的各項要求。比如:我喜歡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大聲的朗讀,我習慣自習課的時候讓他們分享故事,我期望他們在家庭作業的時候都有家長的簽字。
也許一個一二年級的學生對于班主任并幫不上什么大忙。但是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是有著各種的發展潛力的。如果你不用他,他們的這種潛力就無從發揮。就像我喜歡我們班里的一個叫張夢涵的女生一樣。每當學校有什么演講或者音樂方面的活動,還沒等我去安排她就找我報名參加。久而久之,她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她現在總能夠大大方方在回答問題從不怯場。
記得第一次當班主任的時候要辦黑板報,本來想著自己精心設計一次黑板報也在評比中拿個大獎。但是碰巧遇到了公開課脫不開身,于是只能交給了班里的幾個孩子。也許是他們第一次辦黑板報,犧牲了三四天的午休時間才最終把黑板報辦好。效果雖然不好,但是見他們每一天都能準時的到校,并且分工明確,一板一眼,感覺還是有模有樣的。本來我也沒有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只要能夠辦成就當幫我減輕了一份工作量就好,但是當看到他們一絲不茍的樣子頓時心里有一個想法:有前途啊!以后多多調教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昨天我聽到有一個老師在夸獎我們班:看看人家四二班上自習課的紀律怎么那么好,井然有序的,幾乎沒有人說話。其實以前,我也總為自習課頭疼,后來不斷觀察找原因才有所發現,原來是我對自習課沒有要求,太像自由課了。對于那些班委也沒有一切有效的指引。后來慢慢地我總是給孩子們灌輸自習課要練字或者看課外書的思想,并且要求班委監督每一組的組長,讓組長監管到位。經過半年的習慣養成,班里現在每一節自習課都像一節平常的課一樣,幾乎每一個孩子在自習課都有事可做,有書可讀,有字可練。
上學期我慢慢地還不斷去發揮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去年我有三四次出去參加全國校園足球教師的培訓,而且一出去就是一周,如果換做往常,回來的時候肯定是亂做一鍋粥。但是對于這種情況平時我也是有要求的,有時候在自讀課文的時候總是給班里一些學習和管理能力強的孩子一些當小老師的機會,讓他們提前預習課文,并給他們給予指導。在他們當小老師的時候我就坐在后面旁聽,并且班里還有一個“助教”協助小老師管理班級。經過幾次的培養,他們的課堂組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班級管理當還有許許多多的秘訣可挖掘,并不是我們不知道,只要我們用心嘗試,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有時候“偷點懶”有何不可?
篇2:老師家庭生活隨筆鄰里之間
今天下午就兩節課,上完課我像往常一樣買菜回家燒飯,上到四樓的時候,我發現有三根玉米和兩個土豆被方便袋包裹著躺在樓梯上。第一反應就是哪位有事,暫時放在那里。沒有管那么多,我就繼續上樓了。
回到家,我把冰箱里的西蘭花和蓮藕拿出來,準備今天做兩個素菜。就在我洗藕的時候,我聽見門外咚咚的響。,細聽聽好像不是我家的門響,我就接著忙手中的事情。可是咚咚聲又繼續響起來。我越聽越不對勁,悄悄從貓眼里看了看,原來有個人在對門撬鎖。我心里一驚,難道是小偷?不會吧,這大白天的,小偷如此大膽?我再次仔細望了一下,旁邊還有一個人,原來對門的大哥也在旁邊。看來不是小偷來撬門了。這時我才打開自己家的門,看個究竟。
當我打開門的時候,對門大哥無助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救星。他焦急地告訴我,他出去的時候不小心把鑰匙丟在屋里了,現在找開鎖公司幫忙開一下。我知道大哥有高血壓,怕他太著急,就讓大哥到我家先坐著等著。大哥不肯,我安慰大哥,讓他耐心等著,晚上的飯由我來做給他的兒子吃。大哥也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他不肯接受我的熱情接待,依舊期待開鎖公司能快速地把門打開。
我看出了大哥的心思,自己悄悄準備著飯菜,等飯菜做得差不多了,門依然沒有打開,我對大哥說:“大哥,您別急,一會您孩子放學,就在我家吃個便飯,我家有什么就讓他吃什么好吧!”大哥看看表,這個時候已經下午5點多了,大哥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提醒我,不要做很多菜,給孩子有口飯吃就好。他知道等打開門已經來不及做晚飯了。我在飯里蒸了香腸,然后又做了幾個清淡的小菜,清炒西蘭花,西紅柿炒蛋,炒藕片,肉燒蒜薹,涼拌海蜇,就這樣晚飯就算完成了。
這時女兒也放學回來了,我問她對門的大伯家的門打開了嗎?她說開了,但門好像被撬壞了。我解釋說,今天大伯不小心把門鑰匙鎖在屋里了。他還沒有燒飯,你去提醒大伯,今天晚上不用燒飯了,晚上在我們家吃飯,不然對門的哥哥要挨餓了。女兒一聽欣然答應。女兒回來之后便問我:“爸爸,你為什么要對他們那么好?”我笑著回答:“沒有為什么啊,他們遇到困難了,我們是鄰居,要互相幫忙。”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晚上我們一家人和對門一起吃了一頓很開心的飯,盡管這是第一次在一起吃飯。對門大哥的兒子有點靦腆,這頓飯看起來就像一家人在吃飯一樣溫馨。晚飯后,我和大哥小敘了一會兒,大哥要幫我們洗碗,我怎么也不同意,我勸大哥去陪兒子寫作業。送走了大哥,我心里感覺現代城市更需要這樣的生活,鄰里之間就像一家人一樣的溫馨。
篇3:小學老師生活隨筆寒假記事捉泥鰍
陽光扒開輕薄的微云,燦燦的笑臉露了出來。微風吹拂,春天的空氣格外清晰,不時有小鳥掠過枝頭,啾啾鳴叫。帶上孩子漫步在河堤旁的小路上,一會聊天一會輕歌曼舞,是何等的愜意。河堤兩側都是枯黃了的干草,干草下面到處是探出頭的小草,看到這些小草,我隨口說“離離”兒子就迫不及待地對起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有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順著小路向南走,是一座高架橋,我輕聲低吟“朱雀橋邊”兒子接著“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兒子,看那邊,柳樹上吐出嫩黃的小芽,詠柳,賀知章,碧玉”就等兒子結對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兒子做個鬼臉向前跑去。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到了小李莊的地界,“媽媽,咱們去姥姥家吧,我想姥姥啦。”兒子央求道。我會不了解他,他想找我的兩個侄女玩。不過我也想去看看。
還沒進門,就聽見兩個侄女喊,“奶奶,俺姑姑來了。”接著就說:“姑姑咱們去捉泥鰍吧。”毋庸置疑,她們是想去河邊玩。“天氣挺好的,咱們去河邊轉轉。”媽媽同意了我的看法。只見小侄女一個拿小桶,一個那笊籬,兒子呢拿了一把小鐵锨。整裝待發。孩子們前面走,我和媽媽一邊聊著什么,不知不覺已來到了小河邊。我們順著斜坡下到了小河邊的空地上,在一個很淺的小水塘上面覆滿了干枯的水草,侄女說:“姑姑,這里面的泥鰍可多了,泥鰍都鉆在淤泥里,上次我們捉了好多。”
“好,開工吧!”我扒開淤泥上的雜草說。淘氣的兒子拿著小鐵鍬已在淤泥里戳來戳去,侄女拿著笊籬舀著,她把淤泥倒在空地上,只見淤泥里面一動一動的,他扒開淤泥把小泥鰍捉了出來,放在了小水桶里。兒子看到了,丟下小鐵鍬也去捉。此時的我拿起兒子丟掉的鐵鍬心想:我終于可以大展宏圖一番了。第一鏟子下去,使勁把淤泥放在旁邊的石板上,三個孩子都圍了起來。開始還沒有什么動靜,不一會,淤泥里開始動起來了,有五條,快抓。只見三個孩子都在泥里抓了起來。泥鰍太滑了,剛捉住又從手里溜了出來。我不停的把淤泥從小水塘里翻出來,孩子們蜂擁而上。媽媽說:“淤泥上面小洞洞較多時,下面的泥鰍也就多。”我聽了媽媽的話,找到的泥鰍也就越來越多,孩子們歡呼雀躍。孩子們的兩只手沾滿了臭泥巴。一會功夫,我們捉的很多的泥鰍。孩子們厭倦了,把沾滿泥巴的手在小河里洗過之后到河堤上玩耍去了,只剩下我一人在專注捉,不知什么時候,爸爸的到來我都沒有發現。孩子們已經跑的沒影了。洗過手,跟著爸爸回去找這群孩子了。不過童心未泯的我也真真正正過了一次兒時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