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做一名理想教師
誰不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但怎樣的教師才算是理想的教師呢?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個理想的教師首先就必須具有高的理想,是一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人,要不斷地給自己提出前進的目標,充滿激情地生活。
理想的教師,應當認清自我,正確地對待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還有誰能相信你。取得成功有兩個重要前提:一個是追求成功,一個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在《五體不滿足》中,講了一個名叫乙武洋匡的日本人,一生下來就沒有手腳,但他卻憑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學,并成為日本暢銷書的作者。
理想的教師,應該善于合作,在競爭與合作中取得雙贏,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教師。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換位思考,在工作中、生活中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教師;二是尊重,尊重他人尤其學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最敏感的角落;三是互惠,在人際交往中學會給予,學會奉獻。
理想的教師,都充滿了愛心,善于發現教育中的樂趣,全身心地愛學生、愛教育。這種愛不僅表現在信任每一個孩子,發掘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使他們的才華淋漓盡致地發揮,還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
理想的教師,必須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人,是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個有心人。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理想的教師,要從最基礎的做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充實自我。
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任何一個教育家都不能離開前輩的教育財富,還需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來理解孩子的世界,與他們更好地溝通。
理想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應當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命運,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
理想的教師,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必不可少,有毅力、有恒心才能堅持下去,達到目標。
雖然這些都只是理想,但是只要我們朝著這些方向去努力,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很好。
篇2:小學教育反思教師情緒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同樣的一節課在兩個班上起來效果怎么就不一樣?我真搞不懂!”從同事的牢騷聲中我們不禁會思考到這樣的問題:教師的情緒會不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不少教師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有時為講好一堂課煞費苦心地做了準備,但臨堂時卻莫名其妙地感到別扭,似乎有一種無形的東西抑制著思維,腦子里一片迷惘,思路狹窄,語言乏味,使課堂似一潭死水,激不起活躍的浪花。而有時又覺得自己的才思異乎尋常的敏捷,豐富生動的詞語、妙趣橫生的幽默,信手拈來無不得心應手。這些都是情緒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的表現。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而產生的心理體驗。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已證明:愉快、歡樂、適度平穩的情緒能使中樞神經活動處于最佳狀態,保證體內各系統的協調一致,充分發揮機體的潛能。
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機械地知識灌輸,而是一項富于靈活性、創造性和藝術性的復雜活動,不僅需要認真仔細地做好課前準備,也要求教師在臨堂時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充沛的精力,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為了上一堂好課,教師的心情必然是良好的,教師精神狀態很重要,從走進教室的一刻開始就要進入角色,組織學生課前準備,美術學科的語言藝術也重要,以精煉簡潔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大方美觀的示范、工整適量的板書講授課堂內,學生則能聚精會神地聆聽教師講課,開動腦筋認真思考、踴躍發言表達感想。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保持最佳的情緒狀態,才能使教師與學生在心理上達到協調一致,師生雙方產生活潑、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師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氣氛包圍下成功地進行教學,學生在心理穩定,信心十足的心態下不斷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學效果自然會事半功倍;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篇3:教育反思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從教師自身做起
作為一名教師,專業素養必不可少,但是人文素養也很重要。“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聽了牛志強老師的講座,我更深深地理解了這一句話。
牛老師以自己所教授的美術專業為切入點,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這門學科,美術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作為“門外漢”的我一直覺得自己跟美術的距離很遠,但聽了牛老師的講座,我學會了一些欣賞美術作品的知識,也認識到一個道理,雖說“隔行如隔山”,但人們都會有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就看你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開發自己的能力。之后牛老師又從自己的專業教學入手,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他的教學經驗和見解,其中一點讓我獲益匪淺。牛老師提出這樣兩個問題:“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教育能力?”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使學生有思想、有文化、有修養等。那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有這樣的能力,不能只專注于自己的專業提升和教育技能的提升,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而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光靠上美術課、音樂課是不行的,需要各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傳遞美,激發學生發現美、踐行美的能力。這就要求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擁有感受美、發現美的能力。
人文素養的提升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希望自己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做一名引導學生發現美、踐行美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