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教育故事終于體會到教師幸福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通往辦公室的樓梯上,生怕遇到我們班的小值日生。由于身體原因,已經一兩天沒有見到孩子們了。不料,還是被發現了。我很慌張,不知道該怎么開口。突然,一個孩子大聲喊叫著:“老師回來啦,老師回來啦!”邊喊邊往教室里跑去。
我松了一口氣,趕緊往辦公室走去。這時候,我聽到了孩子們熟悉的叫聲“老師”、“老師”“老師你去哪里了?”“老師,我想死你了”“老師,你好點沒呀”“老師,你是不是不走了?”……還沒來得及回頭,就被孩子們緊緊的抱住了。我抬起頭一看,整個班的學生都往外跑,走廊里亂極了。馬上快上課了,我撒謊說道“快點回班,一會我要去班里看看誰坐的最端正”話音剛落,孩子們都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往班里跑。趁這個機會,我急忙回辦公室拿藥和醫療卡。其實,我下午是請假了的,因為要去復查。從辦公室出來走到樓梯口,剛下去沒幾步,班里的孩子又都跑出來問我“老師,你要去哪里?”“老師,我要和你一起去”……我沒有想到孩子們會在班級門口偷偷盯著我。于是,我對他們說實話:“老師下午要去醫院做個檢查,一會就回來了,你們趕緊回班級里上課……”不論我怎么說,孩子們就是不走。看著他們可憐兮兮的樣子,我說道:“你們想干什么呀?能告訴老師嗎?”“老師,我想送送你”“老師,我也想送送你”“老師,我想陪你去醫院”……聽到這些,我心里暖暖的,特別欣慰。快上課了,樓梯里,一個老師在前面走著,一群學生在后面跟著,形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
教學樓門口到了。我回過頭來說:“好啦,就送到這里吧。我數123,看誰先走到班里”我剛數完,孩子們就沒了蹤影。我提著藥,加快步伐往校門口走去。門口的大爺剛把門給我打開,身后的一聲聲“老師再見”“老師快點回來”“老師早日康復”…….原來,孩子們是在假裝,我以為他們真的走了。我微笑的點點頭,走出校門,淚流滿面。想起這兩天孩子家長的一個個慰問電話,想起孩子們一張張擔心的笑臉,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曾經只是聽說,當老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也曾經抱怨過當老師的苦惱和壓力。而現在,我真的懂得了什么是教師,什么是教師的幸福。
篇2: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數學老師教育故事集錦
幸福源自學生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起鳳街小學王端端
昨天是教師節。收到了許多來自孩子們的禮物,看著一件件孩子們親自做的禮物,一種幸福感溢滿心頭。
今天來上班,以為教師節已經過去,一切都應該歸于平淡。放下車子,走到班里的環境區,想看看大家的值日情況。這時,兩個男生走了過來。手里都拿著東西,像是彩排好了一樣,齊聲說了一聲:節日快樂。接過東西一看,是兩塊小石頭,略有差別,但都寫著:老師,祝您節日快樂!旁邊還有彩筆畫的小花。那一刻,我竟有一種想要跳起來的欲望。轉過身走進教學樓,我終于抑制不住大笑起來,我想那個時候看到我的人大概都會說:“你笑的跟一朵花似的!”也許有人不明白了,不就一塊石頭嗎,至于?是的,石頭并不貴重,可是送它的人對我來說與眾不同!這是兩個上學期在班里總是惹事,經常打架的兩個孩子!為了改變他們,我開始研究心理學,看管理書籍,進行了無數次的談話……我真心的表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哪怕是今天他面對老師的批評不再橫眉冷對,而是微笑!慢慢地,他們變了,懂得友善待人了,懂得控制自己了。
開學兩周了,他們一直都很好,沒有惹任何事。我欣喜的發現,他們變了,變得成熟了,也懂得認真學習了。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他們也學會了感激!作為老師,我想這個時候是最幸福的了。
愛,可以融化一切堅冰!
篇3: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數學老師優秀教育故事欣賞
巧用招數化“意外”為“精彩”
福建安溪縣蓬萊新林小學馬征東
新課改送來了數學教學的春天。更多的老師將新理念運用于全新的課堂教學中,一幕幕的課堂精彩瞬間正如一個個靈動的音符,形成了一曲悠長動聽的詠嘆調。駐足傾聽,著實覺得異常精彩!下面這一案例是我在課堂中的親身實踐,它是我在教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摘錄下來與大家共享。
那是上星期五下午第一節數學課,我走進教室,四十多張求知的面孔映入眼簾。我想,何不調節一下課堂氣氛,好讓學生放松心情。于是我靈機一動,在黑板上寫了“自己出題考老師”幾個大字。
同學們看后為之一振,個個睜大眼睛看著我。我巡視四周,亮開嗓門說道:“同學們,這節課由你們出題來考老師,范圍是求平均數應用題。如果老師答對了,請你們鼓掌一下;如果答錯了,就罰老師唱一支歌。好嗎?”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我認真地思考著本節課教學思路和重點,而學生們卻紛紛地忙開了。
急性子的王龍來了個開頭炮,向我發起了挑戰:“新城服裝廠去年四個季度分別生產服裝12.5萬條、13.5萬條、14萬條、15萬條,求:①去年平均每季度生產多少萬條服裝?②去年平均每月生產服裝多少萬條?你看王龍這一炮打得太準了,正是我要強調的找準“總份數”的應用題。我得意地寫出了算式,獲得同學們的一片掌聲。找準“總份數”“總數量”是求平均數應用題教學的重點,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適應了我的教學思路,頓時我感到一陣欣慰。下一步他們還要提什么問題呢?其順我意,王曉偉同學提出了既要找準“總份數”又要找準“總數量”的復合應用題。
由于王龍同學領了頭,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類似形式多樣的應用題,使大家耳目一新。一個個問題的提出,隨著陣陣掌聲,一個個被解決了。事情竟是那么巧合,正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一疏忽,找錯了“總份數”所對應的“總數量”列出了一道錯式。班長林小萍立刻指出了錯誤,而且講明了“病因”。學生們對林小萍的不客氣,流露出不滿,都紛紛為我辯解:“老師還沒來得及檢查。”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更喜愛林小萍對科學的嚴肅態度,主動唱起了《小草》這首歌:“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你看,一向善于刨根問底的唐強同學,兩眼不住的環視,好像在尋找什么破綻,他站起來用帶有商量的口吻說:“我提一個問題,師生一起做好嗎?”學生立刻向他投去不理解的目光,追問道:“你又出什么鬼主意呀!”“好呀,快講吧!”我微笑著雙手示意,鼓勵他說出來。“甲乙兩地相距120千米,一輛汽車由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60千米,求這輛汽車往返兩地的平均速度。”“(40+60)/2”。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算式,并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向唐強*。只有幾名學生費了好大心思才列對了算式。
面對一張張“得意”的面孔,我感到心酸內疚,是我沒有講清“根據問題找準‘總數量’和‘總份數’”,以至于大多數同學造成這樣的失誤。這道題只要抓住“往返”這一關鍵詞語,就不難找到“總數量”是往返的總路程。“總份數”就是往返用的總時間。
唐強同學的問題,如同一顆炸彈,無情地擊中我的要害,指出了我在教學中的失誤之處。這種坦誠的胸懷是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老師的熱愛。這怎能不令我高興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的教育藝術,不會拘泥于具體的模式和形式,而是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靈活地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自由、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