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隨筆讀《學校是一段旅程》心得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行走的旅程,淡然的旅程中,很多人都是很茫然的在邊走邊張望著一路的風景,自己所走過的路,只留下一串串由淺至深的足印。在旅程中真正能用心靈去感悟、褒讀這個世界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工作者。我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最近我拜讀過的一本書《學校是一段旅程》。
《學校是一段旅程》作者是美國伊維華德福教師培訓導師。華德福教育所堅持的教育理念,給充滿矛盾的現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了解華德福教育,借鑒華德福教育理念中的先進成分以及華德福教育實施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是不無益處的。
《學校是一段旅程》主要講述作者把一個華德福班從一年紀帶到八年紀的經歷。通過講述了一個個親切、幽默和感人的故事與事件,體現了孩子們面對挫折,競爭等一段充滿教育啟迪而且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給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重新認識自我和認識自己職業留下許多思考和反省。書中很多細節都充滿了心理學色彩,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療的功效,我內心的感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感受之一:無法估計的力量書中說過一個人的潛能平時開發利用是1%,如能開發利用到10%那就有科學家的智慧和成就。但是一般是潛在著的,只有面臨困惑和難題時,并對自己具有信心和決心時,90%的潛能才能被激發,那么困惑和難題才能得到克服和解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教師總認為這也做不到,那也不好辦,特別是對許多的獨生子女“受寵”喪失信心,所以選擇退縮,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有1%的懷疑,就會有100%的失敗,做為教師要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給你的學生帶來自信心和成功的機會。作者就是這樣從認識到行動
篇2:教師讀書隨筆學習素質教育
我們一直都說我們的教育是素質教育,我一直在想這個素質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不到摸不著呢?今天我看書學習了一下我們口中的素質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
素質教育是針對我們以前的“應試教育”的弊端所產生的一個名詞。其初衷是糾正應試教育的一些現象:中小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等。這也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吧。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的。我們在公共場所不吸煙,在公園里不亂掐花撈魚,這都體現了我們一個人的素質。可我們一旦到了國外,就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了,而是代表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這不僅僅是知識解決的問題了。所以,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滴。
素質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這與我們國家的法律吻合:受教育機會平等。政府應為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這也需要國家政府加大師資的投入,這才能保證我們素質教育的有效展開。
素質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兩者并不矛盾。全面發展是指各個方面,但人與人不同,我們又不能“一刀切”。這也符合辯證論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篇3:教師讀書隨筆讀《解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高效課堂是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后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還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