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讀后感
《未成年人保護法》讀后感
澄邁縣第二小學李朝輝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年12月29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年6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訂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出發,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凸顯了政府執法主體的地位,全面充實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四大保護的內容,強化了法律責任,法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大大增強。該法的修訂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的關心和愛護。本人通過學習后,認為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三大特點值得關注:
一、明確和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權利
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這是對《兒童權利公約》有關規定的概括。該公約規定,兒童享有生命權,受父母照料權,就影響其本人的事項發表意見權,不受虐待、剝削和忽視權,困境兒童得到國家特別保護權,健康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等幾十項權利。國際社會通常把兒童的這些權利概括為四大類,即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為了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實現,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和法律責任各章,從不同方面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二、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強調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是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一項總原則,是貫穿全法的一根紅線,在"四大保護"各章中均有體現。比如,在學校保護一章中規定:"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在社會保護一章中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三、著力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通過修改一次法律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抓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的重點。比如,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等。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權利,堅持和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重視和逐步解決突出問題,對于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篇2:鄉鎮宣傳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活動方案
為了保護全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人,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成立樂水鄉宣傳、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簡稱“兩法”)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黨委書記吳廣擔任,副組長由鄉黨委副書記楊景擔任,成員包括鄉團委、婦聯、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等單位領導。具體負責《未成年人保~》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我鄉的宣傳、貫徹和落實工作的領導。
二、多形式、多層面開展法制宣傳,使保護未成年人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意義家喻戶曉。重點在各中小學校開展宣傳學習,各校點要選聘好法制副校長,安排好法制課程,請法制副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到校開展法制宣傳,針對青少年的的特點講授“兩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傳授安全防范知識,教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樹立崇尚法制,遵紀守法的觀念。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及時排除學生心理障礙,防止學生因心理不健康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切實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和周邊環境整治。各校點要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實具體負責人,規范校內治安巡邏,及時制止各種違法犯罪傾向。定期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查找各種基礎設施、消防設施、飲食衛生設施等安全隱患,并及時進行整改。杜絕校園安全事故和治安案件的發生。加強校園周邊治安問題突出地段治安巡邏,嚴厲打擊各種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行為。
四、積極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既要加強家庭保護,又要重視社會保護,充分發揮家、警、校、單位的作用,依法加強未成年人保護。依法追究、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益的行為,積極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五、對有違法犯罪傾向的未成年人要及時給予正確耐心的教育幫助。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側重加強教育感化,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六、加強閑散青少年的管理。未成年離校青少年管理是一難點,家庭和社會都要高度重視對閑散青少年的管理,幫助、關心他們的成長,防止他們在人生轉折關頭走向錯誤的道路。
篇3:《未成年人保護法》讀后感
《未成年人保護法》讀后感
澄邁縣第二小學李朝輝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年12月29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年6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訂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出發,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凸顯了政府執法主體的地位,全面充實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四大保護的內容,強化了法律責任,法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大大增強。該法的修訂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的關心和愛護。本人通過學習后,認為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三大特點值得關注:
一、明確和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權利
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這是對《兒童權利公約》有關規定的概括。該公約規定,兒童享有生命權,受父母照料權,就影響其本人的事項發表意見權,不受虐待、剝削和忽視權,困境兒童得到國家特別保護權,健康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等幾十項權利。國際社會通常把兒童的這些權利概括為四大類,即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為了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實現,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和法律責任各章,從不同方面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二、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強調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是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一項總原則,是貫穿全法的一根紅線,在"四大保護"各章中均有體現。比如,在學校保護一章中規定:"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在社會保護一章中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三、著力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通過修改一次法律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抓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的重點。比如,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等。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權利,堅持和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重視和逐步解決突出問題,對于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