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跑步是一種生活態度讀書筆記

跑步是一種生活態度讀書筆記

2024-08-01 閱讀 8272

跑步是一種生活態度讀書筆記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你讀過的書,都會成為你的積累。同樣地,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白跑,他們沉淀在你的精氣神中。

“老美常說:清醒時做事,糊涂時跑步,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不是沒有道理的。

“等到我們真正有空了,愛人已經離開了。等到發達了,心態已經變了。健身、孝老、陪伴、行善,任何時候都可以!不必等!跑步重在自強不息,速度距離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鍛煉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種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

“這就是我這一段時間以來跑步跑出來的感悟!”

跑步,也許在美國人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鍛煉方法,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代表了你對人生的態度。

親愛的朋友們,還等什么?讓我們一起跑起來吧!

篇2:教學經驗交流文章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態度

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的態度

錦山小學包海燕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暗示有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積極心理暗示,就是指來自外界和他人的有利于激發被暗示者自我定位和自我發展的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幫助人樹立起信心,調動人內在的潛能;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年紀小,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還不成熟,比成人更易接受心理暗示。因此,教師要注意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去影響學生,同時克服不良的心理暗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一、表揚鼓勵的語言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還記得那是在教上一屆的學生時有個叫明磊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和表現在班級中不是很好的,雖然也做過幾次工作可是就不見起色。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他們母子倆,母親就向我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沒多想就說這幾天表現很好,看到他滿臉的笑容,眼睛里充滿了對我的信任,我就拍著他的肩說,以后好好表現。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從此以后這個孩子真的改變了,課堂端正的坐姿,回答問題的次數多了,作業書寫的工整了,成績在一點點的變化著,兩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班級的好學生。就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次意想不到的暗示,給了一個孩子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問他你的變化怎么這么大呀?他說:“老師你都說我在學校表現那么好了,我能不好好去做嗎?”是呀孩子的心中有了目標----我表現的好,就照著去做,所以就真的好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喜歡聽“好話”,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是人的天性,兒童亦如此。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從學生的接受出發,多一點表揚,多一點鼓勵,讓良藥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老師的教育,快樂成長。

二、合理的目標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潛能。我們心理暗示的結果必須由受暗示者

篇3:教師態度是影響同學生長呢?

在這里,教師的態度主要指教師對同學的態度,也包括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對生活的態度以和相關的心理品質和人格特性。有一句話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教師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同學,決定著同學的生長;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勝利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小朋友們活得愉快或凄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當過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一臉陽光地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的心情就會很舒展、很輕松;當我們一臉怒氣地走近他們時,同學們則噤若寒蟬,生怕自身撞到老師怨氣的槍口上;我們在課堂上以熱情的語氣肯定同學,以贊賞的眼光激勵同學,他們的心里會充溢幸福與喜悅,表示得很興奮;我們指責、挖苦、嘲諷同學,則無疑是給他們心靈的天空蒙上一片繁重的烏云。

教師對同學的態度的核心是對同學的關愛、尊重,態度既是內隱的,又是外顯的,其表示方式主要有:

(1)語言方式

言為心聲,語言是心靈的外殼。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態度情感,教師應該善于用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態度情感。如請同學回答問題時,應該用鼓勵性、期望性的語言;同學回答正確時,應該用肯定性、贊揚性的語言;同學回答不對時,應該用諒解性、引導性的語言。這樣的語言就比較容易發生心靈上的共鳴。

2.動作方式

“情動于中而形于外”。一個人的態度情感往往有意無意地通過外部的表情動作而流露出來。同樣的道理,教師應有意識地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自身對同學的態度,達到同學心靈交流的目的。如贊許的點頭,會心的微笑,親切的撫摸,贊美的手勢等都可表達教師對同學的愛心和善意,使同學有被重視感和被關懷感。這里要特別強調微笑的價值。微笑是最能表情達意的面部表情動作。微笑能表達友好態度,微笑能使同學的心里感到輕松。借助微笑可以表達出教師對同學的積極態度,發自內心的微笑意味著:“我喜歡你們”,“對你們的回答我很感興趣”,“和你們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和“我相信你們也會喜歡我”。相反,假如一個教師不懂得微笑,那么同學可能會認為這個教師對他們并無好感,或者認為這個教師冷漠無情,不好接近。如此,師生心靈交流也就不可能發生了。

3.眼神方式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俗語說:“眼睛會說話”,就是指不用有聲語言時,眼神也能傳送情感和態度。課堂教學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師要積極地關注班上的每個同學,教師講課時,眼睛應該與同學堅持對流,使連坐在角落的同學都能感受到:“老師看見我了,老師在跟我點頭呢!”請同學起來回答時,教師更應全神貫注地、親切地注視著他(她)。有些教師講課時,眼睛往往只看著他的幾個最得意的同學而忽視其他同學,使這些同學感到受到了冷落;還有一些教師往往只習慣看著前排的同學,不注意看后排或角落的同學,使這些同學發生了自身不受重視的感覺。

在國內一次調查中,同學對不喜歡的教師進行了一番描述,其中有“不耐心”,“情緒不穩定”,“過于嚴厲”,“粗暴不講理、講話刻薄、譏諷挖苦人”,“表情嚴肅、不和藹,整天臉無笑容”等內容。而美國一位教育家在對九萬多名同學進行調查后,歸納出好教師的12種素質:

(1)友善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