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激發學生興趣之我見

激發學生興趣之我見

2024-08-01 閱讀 6540

如何“激發學生興趣”之我見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都會碰到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小城市的英語教學,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僅是做到學生喜歡你的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的,學過哲學的人都明白:所有的外因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還是先要從內心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才會更有效率,而且會很快樂!下面是我在教學中僅有的一點做法與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教師應該與學生轉換角色。

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的角色便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助者。例如,學生們剛開始學習英語音標的時候,積極性不高,覺得音標枯燥,乏味,沒有意思,不愛學。我針對此原因,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讓學生選擇自己看上去喜歡的,自己認為簡單的音標,然后我叫一位學生把同學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后寫下他所選擇的那個音標:1同學輔音P2同學輔音b...49同學元音a:,隨后,我讓所有的同學都按照黑板上寫的同學的名字以及所選的輔音或者元音,每個人一個,接下來,就讓同學們大聲地跟著我說出同學的名字,以及他們所代表的輔音或者元音。并且要求同學們課后也試著用這些輔音和元音喊出同學的名字。后來我去學生那調查了一下,普遍認為我的這個方法很好,也很有效,同學們現在已經掌握全部的音標,個別難的,我要求學生不會讀的就問,我的態度呢是不厭其煩地回答。這樣下來,很快,就掌握了音標。對于一個音標里面出現的重音,我是這樣說的:重音就好比是一座山的山頂,重音在第一個,那么表明我們要從山頂往山下跑;重音在第二個,那么表明我們要先爬上山頂再下山,意味著讀一個單詞的升降調,然后再具體地舉幾個例子讓學生感受發音,很快的,學生不僅會讀單詞,而且還掌握了發音要領。因此,我現在每次上新課時候的新單詞都是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拼。由此,也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二.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尊重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老師,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上課時應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們。回答錯了既不能諷刺,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導這些學生,使之正確的回答完畢,再予以肯定。這樣,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因為學生的個體不一樣,他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接受就肯定不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我班有一個女生,她的語文非常好,但是面對英語經常有危難情緒,經常說英語難,所以成績一直上不來。在一次考試我找了她談話,充分了肯定她的優點----語文成績之后,在談話最后拋出了幾個學習英語的小建議。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發現她一點一點開始變化,從開始為難上英語課開始,到現在的對英語有足夠的興趣,甚至跟我說想學英語以后長大了想學英語專業。看到他有這樣的變化,作為老師的我自然也很開心!

三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

教師必須相信學生有潛在的嘗試能力,對學生的探索活動要充滿信心,循循善誘。創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每節課前,我都會給學生們幾個課本劇表演的情景,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課本劇進行彩排,表演,我則充當:“有求必應”的角色。例如,在遇見不會說的單詞,句子的時候,我就會義無反顧的幫助他們。有時候我也會充當課本劇里的某一個角色,有時候是巫婆,有時候是大樹等等。這樣做不僅僅是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活潑了課堂氛圍,最重要的是我做到了真正的生活在他們中間。

篇2: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學生興趣培養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摘要:在計算機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探求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愛動、愛學,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學要突出趣味性,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應該重視挖掘和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重視激發、培養和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自主的學習。心理學上說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能夠保持在10多分鐘就已經很不錯,而一節信息技術課有40分鐘,再加上信息技術課的“誘惑性”,你如何才能讓你的學生跟著你的教學思路走,跟著知識點走就成為一個難點。

關鍵詞:趣味性;重視挖掘;重視激發;主動;活潑。

有句老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孩子,促使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興趣,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也不例外,如果一個人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的知覺就會清晰而明確,思維就會精細而敏銳,記憶就會深刻而持久。反之則會抑制學生的學習活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探求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愛動、愛學,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學要突出趣味性,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應該重視挖掘和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重視激發、培養和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自主的學習。心理學上說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能夠保持在10多分鐘就已經很不錯,而一節信息技術課有40分鐘,再加上信息技術課的“誘惑性”,你如何才能讓你的學生跟著你的教學思路走,跟著知識點走就成為一個難點。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體會。

一、教師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前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小學里語、數、英是主課,一定要學好,其他美術、音樂、體育的都是副課,不說好沒關系,更別提我們的信息技術,可是現在不同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小學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愛好和意識,讓其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用一句俗話:21世紀,掌握好英語、電腦、開車才不是一個文盲。學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信息課程的地位在小學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認為既然重要才可以激發出教師的重視,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去,而不會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學生打打字、玩玩游戲。”那就嚴重喪失了課程設置的目的,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切實優化教學過程,才能上好信息技術課。比如在學習圖片的圖文混排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做某一步,學生也做到某一步,最后完整的作品,這是傳統的“注入式”、“裝填式”教法,可是如果教師借助一個“環境”,過六一兒童節、端午節,要求學生把從網上找到的自己感興趣的圖片,文字復制下來粘貼到WORD中,通過圖文混排,在WORD中再現網頁上的樣子,再用比賽的形式,看誰排得像、拍得好,這樣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使學生從操作中感到快樂。在瀏覽同學們的優秀作品后,還可建議學生通過E

篇3: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德慶縣實驗小學何小燕

內容摘要:語文識字教學中,老師創設識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挖掘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游戲情境家長提高能力

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存在著學生難認、難記、難寫,學生遺忘較快,老師費力、收效較小等高耗低效的現象。而《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為教學的第一目標。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首先要重視學生識字的興趣。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以游戲激趣是提高學生識字的最有效途徑,在游戲中認識的字才會深深地記入學生的腦海中,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認字、識字、用字的目的。

一、游戲中認識有規律漢字,在識字中體驗快樂

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識字的重要性。因此,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讓學生去挖掘識字的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蜻、蜓、蝴、蝶、蝌、蚪、螞、蟻,我先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知道這些字都是“蟲”字旁,都與昆蟲有關聯的。其次為了鞏固這類生字,我安排了一個玩大轉盤的游戲,把“蟲”字旁寫在小轉盤上,把“青、廷、胡、馬、義、科、斗”寫在大轉盤上。讓學生像魔方那樣一一轉動,每轉一次學生就讀一個生字,記一個生字。這樣認讀,識記就完成了。最后揭示形聲字構字的規律,學生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對于會意字的教學,要使識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我在一年級的語文科教學中通常是幫助學生揭示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師生同編一些瑯瑯上口的兒歌和順口溜,如:三日‘晶’,兩人‘從’,王上一點叫做‘主’,兩個小兒土上‘坐’……課堂實踐證明了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于樂,學生易學易記,不僅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

二、游戲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游戲千差萬別,多得數不勝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材和本班學生的特點去量身訂做識字游戲。記得我曾經教的一班學生,他們活潑,愛說愛玩,而且團體意識不強,課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在布置學生預習任務時就安排四人小組合作制作生字卡片,由小組長分配任務,我則強調學生“生字卡片制作得好的那個小組成員才有機會上臺比賽”。這樣先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意識,團結的力量。然后在課堂上把所有識字環節用游戲形式串起來,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2課《春雨的色彩》,我利用學生制作的生字卡片,課堂上穿插了一個放鞭炮的游戲,一優生監督,臺下的學生當評委,兩個小組的學生同時比賽,把認讀對的生字卡片放入一個紅色的爆竹筒內,當比賽的同學讀對了,下面的學生跟他一起讀,并模擬爆竹的聲音:“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