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張曉風《秋天秋天》原文閱讀

張曉風《秋天秋天》原文閱讀

2024-07-31 閱讀 5201

張曉風《秋天,秋天》原文閱讀

滿山的牽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沖擊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勢。

陽光是耀眼的白,像錫,像許多發光的金屬。是哪個聰明的古人想起來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們喜歡木的青綠,但我們怎能不欽仰金屬的燦白。

對了,就是這燦白,閉著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蘆葦上,在滿山的的翠竹上,在滿谷的長風里,這樣亂撲撲地壓了下來。

在我們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但秋得永遠不會被混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讓我們從微涼的松風中去認取,讓我們從新刈的草香中去認取。

已經是生命中第二十五個秋天了,卻依然這樣容易激動。正如一個詩人說的。

“依然迷信著美。“

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迷的。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又記得小陽臺上黃昏,視線的盡處是一列古老的城墻。在暮色和秋色的雙重蒼涼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陣笛音的蒼涼。我喜歡這種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歡。小舅舅曾帶著一直走到城墻的旁邊,那些斑駁的石頭,蔓生的亂草,使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長大了讀辛稼軒的詞,對于那種沉郁悲涼的意境總覺得那樣熟悉,其實我何嘗熟悉什么詞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罷了。

后來,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樹。走在街上,兩旁總夾著橘柚的芬芳。學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總覺得那就是地理課本上的十萬大山。秋天的時候,山容澄清而微黃,藍天顯得更高了。

“媛媛,“我懷著十分的敬畏問我的同伴。“你說教我們美術的龔老師能不能畫下這個山?“

“能,他能。“

“當然能,當然,“她熱切在喊著,“可惜他最近打籃球把手摔壞了,要不然,全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畫呢。“

沉默了好一會。

“是真的嗎?“

“真的,當然真的。“

我望著她,然后又望著那座山,那神圣的、美麗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說,“他不會畫,一定不會。“

那天的辯論會后來怎樣結束,我已不記得了。而那個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經闊別了十幾年。如果我能重見到,我仍會那樣堅持的。

沒有人會畫那樣的山,沒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現在承認了嗎?前年我碰到一個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問她,她卻笑著說已經記不得住過柳州沒有了。那么,她不會是你了。沒有人能忘記柳州的,沒有人能忘記那蒼郁的、沉雄的、微帶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風盡子,那一串金屬性、有著歡樂叮當聲的日子。終于,人長大了,會念《秋聲賦》了,也會騎在自行車上,想象著“飽將兩耳聽秋風“的情懷了。

秋季旅行,相片冊里照例有發光的記憶。還記得那次倦游回來,坐在游覽車上。

“你最喜歡哪一季呢?“我問芷。

“秋天。“她簡單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麗的秋光。

我忽然歡欣起來。

“我也是,啊,我們都是。“

她說了許多秋天的故事給我聽,那些山野和鄉村里的故事。她又向我形容那個她常在它旁邊睡覺的小池塘,以及林間說不完的果實。

車子一路走著,同學沿站下車,車廂里越來越空虛了。

“芷,“我忽然垂下頭來,“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我們生命的同伴一個個下車了,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會怎樣呢?“

“我會很難過。“她黯然地說。

我們在做什么呢?芷,我們只不過說了些小女孩的傻話罷了,那種深沉的、無可如何的搖落之解的。

但,不管怎樣,我們一起躲在小樹叢中念書,一起說夢話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現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傳教士一樣地工作著,從心里愛那些樸實的山地靈魂。今年初狄我們又見了一次面,興致仍然那樣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還沒有揭開薄薄的藍霧,櫓聲瑯然,你又繼續你山林故事了。

“有時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個人,慢慢地翻越過許多山嶺。“你說,“忽然,我停住了,發現四壁都是山!都是雄偉的、插天的青色!

我吃驚地站著,啊,怎么會那樣美!”

我望著你,芷,我的心里充滿了幸福。分別這樣多年了,我們都無恙,我們的夢也都無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屬于地平線上的夢。

而現在,秋在我們這里的山中已經很濃很白了。偶然落一陣秋雨,薄寒襲人,雨后常常又現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種悲秋的情懷。你那兒呢?窗外也該換上淡淡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樣地適合故人之情,又怎樣的適合銀銀亮亮的夢啊!

隨著風,紫色的浪花翻騰,把一山的秋涼都翻到我的心上來了。

我愛這樣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愛得這樣孤獨。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溫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熾熱,只是生命應該嚴肅、應該成熟、應該神圣,就像秋天所給我們的一樣--然而,誰懂呢?誰知道呢?誰去欣賞深度呢?

遠山在退,遙遠地盤結著平靜的黛藍。而近處的木本珠蘭仍香著,(香氣真是一種權力,可以統轄很大片的土地。)溪小從小夾縫里奔竄出來,在原野里寫著沒有人了解的行書,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繪純凈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頁空著,我沒有小令,只是我愛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誠與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這樣的,沒有大多絢麗的春花、沒有太多飄浮夏云、沒有喧嘩、沒有旋轉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靜純樸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與嚴肅,只有夢,像一樣紅楓那樣熱切殷實的夢。

秋天,這堅硬而明亮的金屬季,是我深深愛著的。

金屬,陽光

篇2:高段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人物性格特點

  高段閱讀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點?

  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應分析人物生活的特定環境,分析人物在此環境下的所說、所做、所想,并且對這些內容進行連貫思考,從而認識人物的本質特征.此外,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以發展的觀點評價人物,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觀點評人物,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高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閱讀課文要在準確把握人物、情節、環境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的情感,正是通過人物的情感來反映社會生活,進而理解課文的主旨就非常容易了。所以,理解人物形象就成了閱讀課文的重中之重了。在教學中應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那么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必定真切深刻。

  要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點,就要懂得分析課文中的人物性格形象,以下我簡單歸納幾種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學生能抓住這個關鍵的問題,理解賞析作品就不是難事了。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1)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

  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

  2、從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

  課文的故事情節是課文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閱讀課文,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課文情節的曲折跌宕。

  3、從分析小說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課文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

  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閱讀課文時,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篇3:高段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作品中人物性格特點

高段閱讀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點

海口市秀英區農場小學黃嬌學分號:527421

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人物形象,對于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正確理解課文的主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自身的語言來分析。語言描寫,指人物對話和獨白。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應是他身份、經歷、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林沖連說:‘不敢,不敢’。”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洪教頭目中無人,林沖謙遜忍讓。

第二,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自身的行動來分析。行動描寫,指人物的行為、動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動作活起來的,人物的行為是受其思想意識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動反映著人物的思想和內心世界。例如,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說:“這位是林教頭。”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動作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洪教頭魯莽無禮,林沖謙遜禮讓。

第三,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外貌來分析。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經歷、命運。例如課文《望月》中,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你說,月亮像什么?”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各有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可以引導學生從小外甥的外貌描寫中體會到小外甥聰明可愛的特點。

第四,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分析。心理描寫,指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思想活動的描寫。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嫦娥奔月》中,“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嫦娥心里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于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柜,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通過對嫦娥的心理描寫,體現嫦娥為了老百姓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

海口市,文學作品,主題,教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