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小朋友喜歡向老師和家長告狀是什么原因

幼兒小朋友喜歡向老師和家長告狀是什么原因

2024-07-31 閱讀 7622

幼兒小朋友喜歡向老師和家長告狀是什么原因

一般的孩子都愛告狀。這是因為由于年齡的關系,兒童的道德認識還處在一個非常幼稚的階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識也是比較貧乏的。這是孩子們愛告狀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對于什么是非,好壞與善惡的理解,帶有明顯的直觀,具體和膚淺的特點。什么是好?和我一塊玩,給我小人書看就是好。小皮球借給別人而沒借給我,就是壞……。孩子就是這樣根據個別的現象,具體的小事,直接的利害來看待好壞、判斷是非的。不可能像大人那樣從本質上去掌握道德的含義。

所以,往往由于一點具體的小事,就極易引起他們的矛盾、糾紛,甚至動起手來,矛盾多,糾紛多,當然“告狀”的也就多了。

因為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還停留在較低水平上,對于是非,好壞和善惡還不能獨立地進行判斷,所以對父母和教師就有很大的依賴性。這是愛告狀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孩子們很在意父母、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態度,不管是贊許還是譴責、肯定還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在他們的眼睛里,老師是最受崇拜的,老師是最可信賴的,老師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所以,雙方一旦因某種小事而產生矛盾、糾紛的時候,都是各執己見,誰也不讓誰。可是孩子又想爭個勝敗,論個明白,只有請老師做一個最后的“裁決”,才能心悅誠服。

在處理孩子的“告狀”時;父母和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分清孩子告狀的目的。

有些孩子的告狀是想借大人幫自己“整垮”對方,有報復別人的意思,當然這是極少數。這時家長和教師就要進行嚴肅批評,讓孩子懂得要與人為善,友好相處,相互寬容。

絕大多數孩子的告狀都是為了討個“公道”。家長和教師應該弄清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區別對待。

有時,“老師、某某不好好坐著”,“某某說話了”,這些告狀都是希望老師注意自己,“我坐得很好,我沒說話”。想被老師表揚。這時,家長和教師要及時肯定孩子的積極方面,以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

其次,要教育孩子多看別人的長處。讓孩子學會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不管別人做得如何,自己應該按照要求去做,且有勇氣堅持下去。

再次,要教育孩子學會處理小伙伴之間的矛盾。現在許多家庭由于只有一個孩子,上上下下都寵著,養成孩子很“獨”。自己玩行,和大家在一起就愛鬧矛盾。小孩子之間鬧意見是常有的事,不能一有點事就找老師,老師也不能“有求必應”,凡事都跑來看個究竟,讓孩子學著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家長,老師,小朋友

篇2:幼兒小朋友喜歡向老師和家長告狀是什么原因

幼兒小朋友喜歡向老師和家長告狀是什么原因

一般的孩子都愛告狀。這是因為由于年齡的關系,兒童的道德認識還處在一個非常幼稚的階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識也是比較貧乏的。這是孩子們愛告狀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對于什么是非,好壞與善惡的理解,帶有明顯的直觀,具體和膚淺的特點。什么是好?和我一塊玩,給我小人書看就是好。小皮球借給別人而沒借給我,就是壞……。孩子就是這樣根據個別的現象,具體的小事,直接的利害來看待好壞、判斷是非的。不可能像大人那樣從本質上去掌握道德的含義。

所以,往往由于一點具體的小事,就極易引起他們的矛盾、糾紛,甚至動起手來,矛盾多,糾紛多,當然“告狀”的也就多了。

因為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還停留在較低水平上,對于是非,好壞和善惡還不能獨立地進行判斷,所以對父母和教師就有很大的依賴性。這是愛告狀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孩子們很在意父母、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態度,不管是贊許還是譴責、肯定還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在他們的眼睛里,老師是最受崇拜的,老師是最可信賴的,老師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所以,雙方一旦因某種小事而產生矛盾、糾紛的時候,都是各執己見,誰也不讓誰。可是孩子又想爭個勝敗,論個明白,只有請老師做一個最后的“裁決”,才能心悅誠服。

在處理孩子的“告狀”時;父母和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分清孩子告狀的目的。

有些孩子的告狀是想借大人幫自己“整垮”對方,有報復別人的意思,當然這是極少數。這時家長和教師就要進行嚴肅批評,讓孩子懂得要與人為善,友好相處,相互寬容。

絕大多數孩子的告狀都是為了討個“公道”。家長和教師應該弄清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區別對待。

有時,“老師、某某不好好坐著”,“某某說話了”,這些告狀都是希望老師注意自己,“我坐得很好,我沒說話”。想被老師表揚。這時,家長和教師要及時肯定孩子的積極方面,以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

其次,要教育孩子多看別人的長處。讓孩子學會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不管別人做得如何,自己應該按照要求去做,且有勇氣堅持下去。

再次,要教育孩子學會處理小伙伴之間的矛盾。現在許多家庭由于只有一個孩子,上上下下都寵著,養成孩子很“獨”。自己玩行,和大家在一起就愛鬧矛盾。小孩子之間鬧意見是常有的事,不能一有點事就找老師,老師也不能“有求必應”,凡事都跑來看個究竟,讓孩子學著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家長,老師,小朋友

篇3:幼兒教育隨筆:愛告狀浚愷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幼兒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浚愷

“老師,人家龍龍又打我了!”“老師,他又拿我的東西了.....”浚愷的告狀聲在我的耳邊此起彼伏,我簡直都快被他煩死了!

于是,我大喝一聲:“好了,你能不能說點別的,整天就只知道告人家的狀,難道你就做的很好嗎?”大概是被我的呵斥聲嚇到了,他不再說話,站在那里用那種可憐的眼神看著我,眼睛里充滿了委屈的淚水。

當我看到他那雙眼睛時,立刻意識到自己做得太過分了,傷到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于是,我趕緊走過去蹲下身子向他道歉:“浚愷,剛才是老師不對,請你原諒!老師,這幾天確實太忙了,都忽略了你們,請你諒解老師好嗎?”他使勁的點點頭,仰起含著眼淚的小臉望著我說:“楊老師,那你還喜歡我嗎?”“呵呵,傻孩子!老師當然喜歡你了,不信拉鉤!”

浚愷,高興地笑了!我由衷的松了一口氣!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