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小畫家》導學案
《雪地里的小畫家》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點:認識11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課前準備:
1.竹葉,梅花,楓葉的標本和圖畫。
2.生字卡片。
3.課文圖畫
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謎語引入,揭示課題。
出示謎語:像鹽不咸,像糖不甜,北風吹來把花開,飄呀飄呀滿地白。(雪)
2、師:同學們,昨天晚上動物王國下了好大好大一場雪,有幾個愛畫畫的小動物,一起到雪地里畫畫呢?讓我們趕快讀一讀課題吧。
3、齊讀課題,(板書)
4、展示學習目標。
二、自學互動
互動一: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2-3遍,要讀準字音,讀通順。
2、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3、檢查識字情況
師:出示"睡",左邊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師:右邊是垂,眼皮垂下來就要睡著了,記住了嗎?
師:在這些生字中你還會認哪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動物,有蟲字旁,右邊是兩個土。
生:"洞"是三點水加同學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互動二:讀文,讀通文意。
1、小朋友們太聰明,這么快就把生字都記住了,讓我們趕快跟著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看看小動物們是怎樣畫畫的吧。
2、齊讀課文。
3、交流小畫家都畫了什么?他們是怎么樣畫的?
4、解疑:小動物的腳印不一樣,所以他們用腳印畫出來的畫就不一樣。小動物們可真有本領,他們靠自己的小腳印就能作畫,多神氣呀!你們能用自己的話夸夸他們嗎?
5、來,讓我們用夸贊的語氣來讀一讀,夸一夸小畫家吧。配上動作再來一次。
6是啊,多么漂亮,多么自然的畫,連梁老師都想參加了,但是有一位小畫家卻不能參加,是誰啊?青蛙。(貼畫)
7、交流了解冬眠的知識,你還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冬眠?
三、測評訓練
1、連線
小雞小狗小馬小鴨
竹葉梅花楓葉月牙
2、說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蟲()目()
四、小結。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認識了4位雪地里的小畫家,其實呀,每一種小動物都是一位小畫家,今天放學后,觀察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看看它會畫什么?下節課上課前把你觀察到的講給其他同學聽好嗎?
篇2:教師參加論文評選及導學案設計大賽活動方案
各小學、幼兒園:
為切實提高我學區教師課堂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總結、交流和推廣各校在校本教研、遠教信息技術應用、“有效學習”專題培訓活動中的有效經驗和理論成果,積極引導教師參與“有效課堂”課題的探究活動,經研究,決定開展我學區各學科教學(含班主任工作、幼兒教育工作、遠教信息技術應用論文及教師“有效學習”專題培訓征文)論文評選及語、數學科導學案設計大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學科教學論文評選活動:
(一)論文要求
1、論文內容應突出以教學為中心,可著重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開展校本教研、改革評價方式等問題展開。
2、論文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調查報告和課改實驗報告要有過程和相關數據。
3、參評論文第一頁左上方用波紋框,框內排放“*年度安慶市**學科教學論文評選參評論文”,用五號楷體;論文標題居中,用三號黑體;作者姓名、單位依次放在標題下面一行,偏右,用四號楷體;正文用四號宋體。
4、每篇論文以3000左右字為宜。
5、論文嚴禁抄襲。
(二)活動安排
*年4月3日之前為活動動員、征文、論文撰寫與各校評選推薦階段。4月8日,各校論文上報(其中“有效學習”專題集訓學習論文至少一篇)。4月9日中心學校將組織評審,優秀論文推薦參加縣級評選。
二、語、數學科導學案設計大賽:
(一)參賽對象:全學區在編在崗教師
(二)競賽學科:語文、數學
(三)競賽時間:
4月2日(星期二):下午1:10―3:10語文
4月3日(星期三):下午1:10―3:10數學
(四)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五)活動形式:
1、競賽活動分學科、分年齡組舉行。
學科:語文、數學
年齡組:
男:45周歲以上學科組(含45周歲)與45周歲以下學科組
女:40周歲以上學科組(含40周歲)與40周歲以下學科組
2、競賽內容為本學期個人所授語、數學科教學內容(專職常識、體藝、英語、幼教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學科專長,在競賽語、數學科中任選一科)。課題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確定,同年級同學科同一課題。
3、參賽教師自帶教材、教學參考用書,教師用筆自備。除教材與教學參考用書外,參賽教師不準私自攜帶其他與大賽有關的資料。
4、大賽所需的導學案設計用紙,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印制。
5、分學科分年齡段評選設獎。
三、活動要求:
1、各校(園)要高度重視本次論文評選與大賽活動,應加強領導,認真組織校內評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校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積極探討導學案的編寫技能,要重視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
2、各校在上報參評征文的同時,要做好本校活動開展情況的總結及資料建檔工作。
3、在崗教師要全員參加這次大賽活動,做到互相學習、比學趕幫,崗位練兵、在職培訓,通過這次活動促進全學區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賽者,需提前向中心學校教導處請假、備案。
華陽中心學校教導處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篇3:小學數學導學案設計方法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設計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明確學生有效學習有賴于教師有效設計。“導學案”的設計,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其核心是:根據學生的有效學習的需要,以及班級授課的特點,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基本教學策略是:“問題式導學,過程式學習”。在操作過程中強調“學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學中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潛移化”,使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二、“導學案”設計的特點。
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景,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對教材首先有一個初步了解,發現問題,完成第一次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完成第二次學習。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具有目標明、方法優、易操作、效果好、適用廣的特點。
三、“導學案”設計的常規要求。
“導學案”不是簡單的照搬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習要求和教材內容,而是以學生有效學習為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設計的常規要求是:
①明確學習目標。
②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
③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
④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⑤注意“教學合一”和學生有效學習。
達到上述常規要求,“導學案”的設計要過好兩關。一是學生關: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從而確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二是教材觀: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學生全面發展,解決全面育人問題;吃透教材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解決“差異教育”問題;吃透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與應用全過程的脈絡與布局,把握知識的停靠點,能力的生長點和思維的激發點,解決學生思考、參與、探索的問題。
四、“導學案”的基本環節及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