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史料教學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應注意問題

史料教學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應注意問題

2024-07-31 閱讀 2947

史料教學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史料運用的有效性成為當前高中歷史教師的經常思考與討論的熱題,我認為在選用史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史料的真實性。這是歷史學科本身的要求,否則就無法確保“論從史出”的科學性。我們選擇的史料必須是反映真實的歷史,或至少是被史學界公認的。

2、史料的剪輯。原始材料有時文字量過多,為避免造成學生的閱讀障礙,教師應在不改變原文意思的前提下進行刪減,對于學生頭疼的文言文部分可以做些適當的說明,如通假字部分。

3、史料與教材的聯系。史料的選擇應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教材內容,而且要適量、適時(反映最新教研動態).

4、史料的運用要注意層次性和漸進性。簡單來說,對于高一、高二初始階段的學生應多用一些直觀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間接的史料,重點培養閱讀和概括能力;對于進入高考復習的學生可以用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問題的設置上要逐漸增加難度,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合理地運用史料,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

的,教學,開發

篇2:提高教學質量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提高教學質量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吉林省和龍市第二實驗小學李麗麗

關鍵詞語:教育資源開發與運用

內容摘要:本文試圖從一個普通教師及其教育教學的角度探討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問題。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應該立足校本、立足實用。從周圍的人事中發現優質教育資源,從現實生活中開發出豐富多彩的優質教育資源。

所謂優質教育資源指的是學校所擁有的涵蓋了文化、制度、管理、師資、特色、物質等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的總稱,能夠實現辦學質量最優化,學生能在其中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一般人往往把開發優質教育資源片面地解讀為政府教育部門或學校領導的事,普通教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充其量也只是運用的問題。其實不然,在學校人人都有育人的責任,事事都是教育的資源。如何盡可能地開發和運用好優質教育資源同樣是每一位教師不可回避的課題。

一、立足校本,開發優質教育資源。

如果說對于設施設備、師資、生源等硬件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是普通教師力所不及的事情,那么,班級管理及其標識文化建設、創新教育方法等軟件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則是教師力所能及責任。作為普通教師應該立足于本校、本班級以及本身,想方設法挖掘現實生活中潛在的優質教育資源。

從學生中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學生中開發優質教育資源就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集合而成一種班級文化精神,使之成為富有教育意義和影響力度的教育資源。通過班務欄、班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及時傳遞信息,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當一個班級體形成了自己特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建立了團對精神,這個集體就能得以長足發展。以往,我們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喜歡用那些高、大、全的先進人物為榜樣來激勵學生發奮圖強,往往忽視樹立身邊的榜樣。其結果又往往事如愿違,難以收到最佳效果。俗話說遠水不及近火,高、大、全的先進人物雖然具有很大影響力和激勵作用,卻給人有一種距離感,使人覺得可望而不可及,同學們往往由于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而選擇放棄。身邊的榜樣看得見,摸得著,更能感受到,又便于互動,既能給人親切感,又能使人產生危機感。因而更具強盛的激勵性和鮮活的影響力。

打破常規創新優質教育資源。上海市七寶中學校長仇忠海說:教育公平說到底是要為每個學生幸福成長提供優質教育。他們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進行分析,據了解,目前學生中比較困難的大約有5類,一類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第二類是心理有偏差的學生;第三類是行為規范有問題的學生;第四類是缺損型家庭的學生;第五類是經濟困難的學生。根據“木桶原理”,優質教育是否真正落到實處,就看以上5類學生是否享受到幸福成長的快樂。上海市七寶中學在教師節期間,發動全校200多位教師對200多名有各種困難的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把“教師節”變成了“愛生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家長說,“教師節”是學生表示謝意的機會,而教師主動上門慰問學生,這是少見的,我們很感動。我認為,幫助困難的學生,既是遵循教育公平原則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把優質教育落實到每個學生的體現。

創新教學方法用活優質資源。科學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優質教育資源,而且是一種再生性資源,創新不止,資源不竭。所以教師應不斷豐厚自身的文化修養,大膽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只有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導引學生達到會學、樂學的最高境界。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吳子健校長說:優質教育是先進的教育設施與先進的教育理念的統一體,是基于一定物質條件下的因材施教,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優質教育才是真正的、實在的,從而也使教育資源得到了最大利用。人是有差異的,在學科教學方面,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實施教學計劃。通過教師的引導讓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篇3:在教學方面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

在教學方面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

西藏昌都地區第一小學鄒廣

【摘要】

網絡教育資源(Networkeducationresources)是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基礎,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層次推進,需要的網絡教育資源也不斷增加,這些資源不僅要求在內容上多種多樣,而且在表現形式上也要求豐富多彩。它對教育領域的沖擊與滲透使得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受到重視,并隨之出現了新型教學模式,如:基于資源的自主探索式學習和協作學習等。然而海量的網絡教育資源既為教育帶來了強大的服務功能,也為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具有數據量大、形式多樣、針對性強、教育性強等諸多特點,如何和開發新的網絡教育資源,并在大范圍內使用已有的網絡教育資源,使學習者能方便、高效的將其利用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之中,實現是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教育資源應用開發

一、網絡教育資源的定義

網絡教育資源(Networkeducationresources)也可稱之為遠程教育資源(Distanceeducationresources),目前尚無一個統一的、規范的定義。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網絡資源中與教育教學相關的部分都可以稱之為網絡教育資源。廣義的網絡教育資源,是以信息網絡為載體,能夠增進知識與技能,影響思想觀念的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狹義的網絡教育資源,是以信息網絡為平臺經過加工和整理的系統化的,以一定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教學任務為核心,能夠直接有效地增進知識與技能,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并影響受教育者思想觀念的內容。我們常說的網絡教育資源一般是指網絡信息資源(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s),實際上網絡教育資源還應包括網絡環境資源(Networkenvironmentresource)和網絡人力資源(Thenetworkofhumanresources)兩部分。網絡信息資源是指在網絡上存在的各種形式的與教育有關的知識、資料、情報、消息等。從小的角度看,網絡環境資源可以理解為“學習者在追求學習目標和問題解決的活動中可以使用多樣的工具和信息資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場所”;從大的方面去理解,網絡環境資源可以包括整個虛擬的現實的世界,即賽伯空間(cyberspace)。;網絡人力資源通常包括具備或開發或建設或應用各種網絡教育資源的能力的個體,如網絡硬件結構設計、網絡系統開發人員、教育網頁開發人員、網絡用戶等等。

網絡教育資源中,網絡信息資源是核心部分,因為其他兩部分資源是為信息資源的建立、傳播和利用而服務的。

二、網絡教育資源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教育資源的現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絡教育在我國開始興起。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的網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完整的網絡教育資源系統尚未形成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網絡教育起步非常晚,到現在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還沒有具備可操作的理論指導和管理體制。網上課程資源的數量、類型都十分有限,且大多數是都以升學考試指導,直接指向具體學科。培養學習者的綜合能力,提升人文素養的網絡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另一方面網站資源分布不太合理,絕大多數的網站的初高中資源部分較少,而且音樂、品德、美術等學科資源極度匱乏。這種年級之間、學科之間的不平衡局面,非常不利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