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沖刺復習抓住五大增值點
**中考沖刺復習抓住五大“增值點”
在同學們即將參加中考[微博]的關鍵時刻,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作為家長[微博],應該為孩子提供些什么幫助呢?作為教師又應該提醒學生準備些什么呢?**中考即將到來,如何在最后的復習沖刺階段,抓住增值點是每個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事,也是老師們最關注的事。模擬考試暴露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以下建議和要求,供同學們、家長們和教師們參考:
對癥下藥查漏補缺
針對模擬考試反映出的問題要認真、客觀地進行分析。看看哪些題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識沒掌握好,思維能力跟不上,還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審題不仔細,或者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不好。要進行全方位的剖析。因為距離中考的時間有限,要堅持“把時間用在刀刃上”。補習“短腿科目”,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強分析,看看哪科沒考好,冷靜分析丟分原因,判斷該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則要抓緊時間,多補薄弱學科的基礎知識,避免中考時“短腿科目”拉分。根據作業或復習中的練習暴露的問題查漏補缺,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鉆“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請教一下老師或同學!
整理錯題集適度訓練
沖刺復習期間,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復習,盡量多做歷年中考模擬卷。要精心整理錯題集,適當精選試題進行模擬訓練,考察復習的效果,及時作出調整。模擬的試題不僅可以檢驗復習效果,也可以去體會中考命題的思路和命題的延續性,還可以擴大自己做題的寬度和廣度。同時在模擬訓練中去把握做題的時間,提高做題的速度和精度。復習中要根據自身特點找出差距和薄弱環節,適量做題,不要以為做過的題目越多越好、越難越好。考試可以有選擇性的做往年的中考題,通過反復的、階段循環式的針對性訓練來提高復習效果,體會和熟悉中考題型,達到對必考知識的“融會貫通”。但重要的是做題后,要學會反思,善于總結,尤其是做錯了題,要去尋找、分析做錯的原因。這樣才能避免難題解不對,基礎題解不好。
梳理考點掌握知識體系
在沖刺復習時,首先要靜下心來,針對這門學科成績落后,要加強基礎知識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課本、理考點”,查漏補缺,將易混淆的概念、規律加強對比、區分,配以適當的練習進行鞏固。對《中考說明》中所列考點重視理解分析,要逐點掃描,逐個過關,掃除復習中的一些盲點,忌呆板機械記憶。其次要關注熱點。考生要分析每年中考命題的必考點,這些必考點也就是中考命題的熱點,要注意解決拉分點。對于相當比例的中等生,要想通過沖刺復習有長足的進步,僅僅做好基礎題是不夠的,還要適當的關注一些拉分點。對于中考中的拉分點一般不是很集中,比如化學的拉分題主要集中在選擇題的最后一、二題和實驗探究題上,而數學的拉分點在幾何與圓或者函數結合的綜合題,建議適當選擇一些拉分題進行針對性復習,做到有備無患。
避免無謂的丟分
今年中考,各科全部是網上閱卷,因此答題規范尤顯重要。沖刺復習中,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字跡端正,善于抓住得分點。首先要讀題仔細,注意解題過程的規范性訓練,忌輕視“過程”用語。比如化學用語書寫的規范性,物理、數學書寫公式、代入數據、解出結果、統一單位要步步落實,不能只寫公式,不代入必要的數據,直接寫出答案。在平時練習中要重視一題多解,有些試題的結果需要分類討論,不能考慮疏漏和答題馬虎,淺嘗輒止。
其次,解題中要避免“五種錯”,即: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讀題和審題是解題的基礎,讀題不能匆匆而過,應該字字落實,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語言要規范、通順,不寫錯別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維定式和熟題答案的影響。
再次,特別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學生,怕麻煩,解題過程簡單化,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管試題難度如何,自己會做的就一定要在答卷上體現,特別是一些涉及到容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復習不能走馬觀花,復習時不深不透。另外,要適當地安排一些限時解題的訓練,重點解決會而不得分的問題,切實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拿到應拿的分數,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
改掉不良學習習慣
要盡量改掉學習分心、無計劃學習、死記硬背等5種不良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沖刺階段的學習效率。
1、分心學習:學習時看電視、吃東西或者聽音樂,邊聊天邊學習,這樣都會降低學習效率。考生一定要學會克制,一心一意學習,減少學習過程中的干擾。中考是人生中的大考,考生一定要重視,必要時可給自己設定額,計劃在多少時間內學完多少內容。考生還可力爭宣言效應,跟父母保證一段時間要學的內容,讓大家共同監督,使自己沒有退路,增強緊迫感。
2、無計劃學習:考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盲從老師也不可取。因為老師并不掌握每位考生的情況,老師的復習計劃和節奏不一定適合每位考生。這就需要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制訂最后沖刺的學習計劃,抓住各科復習的重點。
3、死記硬背:這種方法表面看是記住了,但由于沒有消化,這些知識并沒有真正屬于自己。在考場上,死記硬背的知識很難發揮作用。考生現在不要試圖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不會的知識,而要去理解和思考。把知識徹底弄懂,自然就記住了,而且能夠應用到問題中去。
4、拼時間、打消耗戰:有些考生認為剩下的時間太少了,就夜以繼日地學習。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學習固然好,但要保證學習效率。拼時間、搞疲勞戰術不可取,這樣會影響學習效率,考生要注意勞逸結合。
5、只靜不動:由于學習繁忙,有些考生總是習慣長時間坐在教室里、房間里學習,而不運動,這樣也容易造成疲勞,影響學習效率。因此,考生要注意動靜結合,在學習之余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緩解緊張的復習狀態。
篇2:班主任中考沖刺班會發言稿
班主任中考沖刺班會發言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草長鷹飛,天高氣爽!回首過去的一年,面對大家攜手走過的緊張有序的備考生活,同學們一定有諸多的感懷,忘不了xx年暑期頂著酷暑懷揣夢想來二中復習,忘不了高考誓師大會那那沖天的豪邁誓言,這些誓言正激勵著你們不斷出超越自己,點亮未來;忘不了心底里你們莊嚴的承諾,仰望星空、學會感恩、腳踏實地,“推崇認真”等,伴著你們在備考之路上鏗鏘前行,奔向卓越……
已經過去的二百余天的沖刺,你們全力奮戰,!站在五月、直奔巔峰之時,我作為大家備考沖刺的幫扶者、引領者,希望:你們更應該整理好行裝,加足馬力,追逐年輕的夢想,全力前進!期望大家在這個月左右的沖刺中:
首先,始終要擁夢想前行。每位一中學子都要仰望星空、心有綠云,要有高遠的志向牽引,優秀學子就是要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浩然之氣,正如《蝸牛》中: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天有多高,夢想和他比個高,縱然跌倒還要爬起在跳躍。
其次,一定要腳踏實地。任何成功都源自持之以恒的努力對時間的累積,任何 高峰的登攀都源于腳下一點一點地積累。明日的絢麗之虹,源于今天汗水為經和淚水的為緯編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學會靜下心來,才能聞到花香,要學會心無旁騖,守得云開見天明;要全力以赴,愈挫彌堅,一灣溪水,曲折百轉中竟會激起心曠神怡的壯景,讓我們勇敢的面對前進中的困難,披荊斬棘,微笑著走向高考!
最后,我還要提醒大家:不要太關注現在的分數和名次,(一位智者言)人生重要的不是所占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們的學習及以后的生活,重要的也非所取得的成績獲所擁有的業績,重要的是朝著青草更清處慢溯,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我對大家的希冀可以濃縮為一副對聯:
仰望星空心有綠云志堅智達揣多彩夢想上路
腳踏實地腹滿詩書神凝力聚乘隱形翅膀翱翔
順祝大家:在這個月的備考沖刺中張弛有度、充實愉快!在今年(鎦金流火的六月所有的夢想都開花!我們班的上空因你們的搏擊而掛滿絢麗的彩虹!
篇3:高考沖刺階段心理應急預案
離高考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不少高三學生表示很緊張。而此時比考生更緊張的恐怕是家長,既擔心孩子復習不到位,又不能將緊張表露在臉上,記者就此采訪了心融(中國)集團、德瑞姆心理培訓機構總裁,著名心理咨詢專家史佩綺,請她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家長篇】張弛有度巧對家中考生孩子太貪玩了,到了高三才開始著急,雖然有些進步,但總感覺遲了點。我和他爸爸一直很著急,對孩子過松過嚴總是拿捏不好尺度。高三了,孩子焦慮,我們更焦慮,在陪伴孩子度過考前最后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家長許麗支招1:少點心理暗示與孩子談心要注意技巧。家長不要讓孩子覺得高考是為了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提醒他早點休息就可以了。在幫孩子打氣時,家長不要過貶也不要過褒。別說“沒關系,考不好媽媽不怪你”,也別說“考不好我們全家都沒飯吃了”,而應告訴孩子“放手去搏,我們會支持你的”,盡量讓孩子覺得高三跟高一、高二沒什么不同。
支招2:理解孩子處境對孩子要表示理解。孩子在復習中如果遭遇瓶頸,家長可以說一兩句理解的話,并表示尊重,這種對等的關系讓孩子更容易接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相信孩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有段時間放松了沒考好,家長可以略加提醒,但應注意選擇時機。
支招3:“三明治”對付叛逆對于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家長首先不要太嘮叨,別強迫他們。其次要暗暗用點勁為孩子做些調整,該說的話用溫和的語氣說出來,比如用征詢意見的方式或者“我想跟你說兩句話”的方式,說出自己想說的內容。“三明治”批評法很有效,外面那層是奶油,所以贊美的、肯定的放在前面說;中間夾心的是建議,藏著說、含蓄地說,誰都有面子有自尊;最后是鼓勵地說,“我相信你能做到!”之類的話,表明你對孩子的信任,孩子也一定不會拒絕。
支招4:不要過松或過緊對于壓力過大的孩子,家長要讓他吃好、睡好,可以放慢些節奏,中間休息多一點,甚至可以帶孩子出去轉一轉,有什么小小的愿望不妨滿足一下,以放松孩子的情緒。但放松的尺度不能太大,基本上保持在平常的學習狀態,不要當它是高考就行了。一些高考過來人在總結成功的經驗時都有這種體會,即帶著高興、興奮的狀態去做一件比較平凡的事,那種感覺反而更好。而把握的度是比平時的狀態高一點點。
【考生篇】行動是緩解焦慮最好的途徑最近幾次考試都沒發揮好,我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了信心,就連以前做錯的題目已經被糾正過了,可過段時間再做的時候仍然會重蹈覆轍。另外我從來都睡覺很好,不知失眠是什么樣的感覺,但最近我常常晚上不能入睡,即使睡著了也會做大量的夢,白天上課時總覺得沒睡醒,很累。苦不堪言啊,我是否得了高考焦慮癥?――學生小陳支招1:經常清理“磁盤”
面臨經常性的考試、每天不停下發的練習講義,各科老師不停催促背誦默寫的聲音,大量的知識點背了又忘,忘了還得背,許多學生會顯得非常慌亂,“浮躁”是不少高三學生的典型癥狀。建議對你所學的內容像電腦存儲一樣經常做做“磁盤清理”。清理腦子里的雜念,讓目標更清晰;清理桌面上雜亂的東西,以消除干擾;清理你的知識,理出重點,做好歸類。
支招2:與緊張焦慮交朋友高考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人生的轉折以及社會關系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緊張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么就需要高三學生們去接受它,習慣它,將緊張焦慮當成是學習的好朋友,這樣它不僅不能害你,反而會讓你從中受益。當學生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緊張焦慮這位朋友的時候,也許就能化敵為友。
支招3:給大腦做有氧運動常言道: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學習和工作。為使學習有節奏地進行,避免無謂地消耗時間與精力,應當科學地支配時間,保證必要的睡眠、活動和休息。腦子也需要做有氧運動,比如每天午飯前跟同學一起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有條件的話應該經常到戶外去,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這樣既可以改善大腦長時間學習的缺氧狀態,還可以消除人際交往缺乏而產生的郁悶和煩躁心理。
支招4:學會轉移興奮點人的大腦具有喜新厭舊的特性,一旦變換環境,大腦就會在新鮮感的驅動下增強活力,如果再輔以田園山水游玩、趣味娛樂游戲之類的活動,對緩解緊張與壓力效果更佳。所以在一門功課學不下去的情況下,可以轉移一下興奮點,比如數學題做久了,不妨換做語文或者其他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科目,再不行的話,也可以做些跟學習完全沒關系的事,比如去廚房學習做菜,興奮點轉移后,人會覺得輕松一些,再次坐到寫字桌前,學習的效率會比原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