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經驗分享才能使學生作業交齊
一個好的學習成績應該首先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其中作業習慣就是重要一個環節.但我發現,我經手的六年級班級都沒有好的作業習慣,平時也很難收齊家庭作業,家庭作業記載情況的登記本上,每天都至少有幾個人上榜,即使作業能完成數量,質量也不敢保證,寫的字我簡直要用放大鏡看,尤其是周一,更有大批的學生不做作業,不是說忘帶回去了,就是說寫好了掉家里了,還有人說早上我還看到了,現在找不到了,經常為了作業的事情,我很是惱火,早上來到辦公室,就有學生來向我匯報,這個學生什么什么沒寫,那個學生那個什么什么沒寫.說有個學生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作業都沒有做,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只好打電話通知家長來學校,可等我回到班級上課,又發現不止她一個人沒做,其他零散還有四五個沒有帶家庭作業本的,都說是掉家里了,也有說找不到了,以前也經常有這種情況,我還都是和顏悅色的,但我發現這樣反而助長了他們的氣焰,我今天就決定好好讓他們改改這個毛病,凡是沒有家作本的人,一率打電話讓家長給送來,這樣陸續折騰了好一會,耽誤了好長時間才開始進入課堂,即使這樣做了,我還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我實在不知道該怎樣來處理不做作業的同學了,誰來給我支招吧!
篇2:學生管理經驗交流對待學生遲到問題
老師們,上課的時候,你是否經常遇到一些遲到的學生呢?那你是如何處理的呢?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師最有效的賞識教育細節》,在這本書中,提到對經常遲到學生的賞識,看后受益匪淺。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節課總是有學生稀稀拉拉地遲到,那么這節課就失敗了一半。但仔細想來,在教學工作中,學生遲到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該如何對待學生的遲到現象,使他們正確認識到遲到的危害,使遲到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以下三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
(一)遲到的學生也需要愛
對于那些經常遲到的學生,我們不要批評他們、討厭他們、放棄他們。否則,我們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上就結束了。我們應該用發自內心的愛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反省,激勵他們重新樹立信心,進而改掉遲到的毛病。
(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實就是借力打力,這個道理不只在小說武林爭霸中有用,在教育實踐中,也可以為教師所用。學生經常遲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清楚遲到的危害,不知道因遲到而被迫中止課堂講解的老師有多煩悶,不知道遲到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真正認識到遲到的危害,從而反省自己的遲到行為,改正遲到的毛病。
(三)“反話”的賞識作用
在教育實踐中,“反話”在一定條件下往往要比正面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適當得體地運用“反話”教育學生,不僅能夠深深觸及學生的靈魂,使教育更深刻,又不至于讓學生反感。此外,反話還能既活躍課堂氣氛又不影響老師的上課情緒。這樣一舉多得的教育方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盡管學生經常遲到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學生管理工作無小事,所以,我們不能對學生遲到這種“小事情”掉以輕心。和任何事物一樣,只要抓住規律,措施得當,學生遲到的現象也是可以避免的。而教師應該做的,就是深入研究學生遲到的原因與心理,從而尋找適合的教育方法,激勵他們自我反省,不再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