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隨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探思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最近一直在學習翻轉課堂,看了許多關于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的文章及論文。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我試著站在每一個作者的角度,用他們的視角去看這一類新的教學模式。支持的人說的有道理,提出不同看法的人同樣是據理力爭。于是我的思路與觀點也在這兩者之間不斷地跳轉,來回翻滾。
起始階段,我剛剛接觸微課、翻轉課堂這一新的課堂模式,也和很多人一樣,感到很新鮮,很時尚。由于對于大數據時代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感受到了大數據之于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所以也認為翻轉課堂這樣的模式可以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但是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惑,其中就有關于如何在當前狀態下實施翻轉課堂?(慕課主要針對的是大學課程)我困惑這樣的“高科技”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在我們的環境下展開?
在閱讀各類文章的時候,我又站在了支持的對面去看待問題。呼吁最高的聲音就是,將微課這樣的教學視頻片段放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學,不就是讓學生先預習嗎?只不過是換了一種預習方式而已?這樣的接受學習的灌輸方式又和課改之前有什么區別呢?如果不是這樣,怎樣才能顯現出翻轉課堂的前段,也就是課前學習是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呢?這樣勢必會增加額外的工作負擔。因為老師們必須要去研究如何制作可促進學生們探究學習的微課視頻。這樣的困境描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為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所在,正是大多數的微課從教育理念上來講就太落后了,僅僅是把知識內容形象化,完全不能夠在無人監護與指導的情況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看來反對者的言論還是據理力爭的。
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重視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產生是因為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備課所遇到的麻煩。是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課堂翻轉呢?我對此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面對這樣的一個新事物,我們必須辯證的去理解。也許翻轉課堂等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當下并非是初露鋒芒,但是誰又懷疑它在今后的教學模式中會不會脫穎而出呢?
存在即合理。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幾乎所有變革在最初都會經受嚴酷的考驗的。水到渠成的改變可能并不能干脆的,一步到位的革新。最終的學習與閱讀之后,我對翻轉課堂的思考仿佛是經歷了一場洗禮。并非是確定了支持或者是反對,而是我們必須抱著有遠見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問題。而在當前,我們需要努力的,并非去辯論什么,而是切身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學習提升,從而去發現“翻轉課堂”之后的更加廣闊的教育之路。我們要堅定地走在路上……
篇2:在薄弱地區對翻轉課堂幾點思考
在薄弱地區對翻轉課堂的幾點思考
樊炯炯積石中學
摘要:本文通過收集大量素材和課例分析時下在杭州等地流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之后,對民族薄弱地區結合本地區的教育特征和現狀就如何“翻轉”課堂進行了大量的分析與思考,如學生情況、教師情況等制約條件入手,參考發達地區的教學模式進行論證,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契機,在本地區、本學校找到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并不斷完善它,不要盲目追求流行的、熱捧的教學模式,要與實際相符合,課堂改革不應被新技術所捆綁,而應當重新思考教育與學習的觀念,重建師生關系。
關鍵詞:翻轉課堂;自主學習;信息化;自身發展
**年我在陜西師范大學參加了一次青年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有幸聽了王光生教授的一堂課,內容恰好講的是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聽完之后內心非常沖動,之后我翻閱了大量資料了解了翻轉課堂的涵義和本質以及實施辦法,并專門對翻轉課堂的教學實例進行了研究,這種教學模式有其他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對于我們這些薄弱地區仍然存在著不小的挑戰和弊端,在此我就翻轉課堂在薄弱地區的實際教學談以下幾點。
一、翻轉課堂的涵義和特點
所謂翻轉課堂,俗稱“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原來需要教師費勁講解的知識先讓學生主動學習一下,即知識傳授提前到課前,再也不是教師在課堂上的“猛灌猛填”;原來課后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練習進行知識內化的訓練放到了課中并在教師和同伴的互動討論中完成,即對知識內化過程進行優化,再也不是學生課后大量的“猛練猛寫”。簡單地這么顛倒一下教學流程,反而促使了教與學本身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教與學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這就是翻轉課堂彰顯出來的邏輯魅力。
翻轉課堂最早是在美國提出來的,直到**年起,在學校里才逐漸流行起來。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翻轉課堂具有如下特征:
1.首先從教學流程的角度看,翻轉課堂顛覆了“教師講授+學生作業”的教學過程。傳統教學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在知識傳授階段,教師在課上完成對課程內容的講解,學生則完成對課程內容的接受和初步理解;在知識內化階段,學生在課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和練習,強化對知識的深度理解。翻轉課堂則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課下,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課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生的作業答疑、小組的協作探究以及師生之間的深入交流等。
2.從師生角色的角度看,“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而學生通常則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由原來在講臺上布道傳授的“演員”和“圣人”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導演”和學生身邊的“教練”,而學生則由原來講臺下被動接受的“觀眾”轉變為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翻轉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動的倒退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翻轉課堂有助于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材施教和自主學習。
3.從教學資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也被稱為“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資源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視頻通常針對某個特定的主題,長度維持在10分鐘左右,通過媒體播放器,可以實現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筆記和進行思考,這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于學生在一段時間學習之后的復習和鞏固。
篇3:翻轉課堂助師生共成長
翻轉課堂,助師生共成長
摘要:翻轉課堂模式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資源,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它的出現恰好迎合了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變革需求,提升了英語課的吸引力及參與性,實現形式與內容的互動。本文通過闡述“翻轉課堂”的內涵,對比“傳統課堂模式”探討其“翻轉”的特點,詮釋了“翻轉課堂”對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及影響。
關鍵詞:翻轉課堂;師生關系;英語教學
第一次接觸“翻轉課堂”是在我剛工作第一年。那年暑假同校老師剛參加完全國NOC教師網絡教研團隊賽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在給全校做匯報時向我們介紹了“翻轉課堂”這一全新的授課理念。由于剛入職不久,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匱乏,加之沒有親身參加這一賽事,所以當時只是對這個新名詞有了淺層理解。而五年后的今天,我有幸以“后援團”的身份全程參賽,這次經歷讓我對“翻轉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啟迪。
一、“走近”翻轉課堂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廣泛進入校園,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它以其內容的豐富性、交流的開放性、及時性以及互動功能深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在此背景下的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育新理念成為近幾年來教育研究的熱點。這種學生課外自學,教師課堂輔導的方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有意義地學習,進而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的基本思路是: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授課,學生在課外可以通過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等方式自主學習;而提問和作業則是放在課堂上,由老師答疑和解惑。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平臺,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體,學生自主思考、探究、解決、檢測學習任務,自主把握學習的進度,這個過程并不是機械地、被動地接受過程,而是帶入學生情感和認知的意義學習。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為: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并做針對性的課前練習。在課中教師進行快速少量的測評,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知識內化,最后進行總結與反饋。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年,該校化學教師喬納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