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家庭作業設計
關于小學高年級家庭作業的設計
針對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理解歸納能力,筆者認為如下幾種方式是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方式。
1.“調查式”家庭作業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特點多是以中心話題為單元來呈現新知。例如在學習交通方式和職業等主題時,可以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父母和好友甚至教師。在采訪的過程中,讓學生再一次地復習重點詞匯和主要句型,加深對單詞和相應句型的記憶,同時加強了家庭作業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樂于問,勤于寫,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新知。
2.“自主查閱式”家庭作業設計。
小學英語高年級的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查閱相關學習資料就是一種提高的方法。例如在教學部分國籍之后,可以讓學生去查閱這些國家的國旗,寫出各個國家的英文名稱,以及這些國家的代表性事物。比如China,panda;America,eagle;學習節日之后可以讓學生查閱一些國外比較典型的節日以及來由和慶祝方式等等,在課堂上以各自的方式來介紹。這些都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又如在學習簡單的語法現象之前,讓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的語法書籍,在課堂上把自身對其的理解進行表述,看哪一位學生能運用自己的語言最簡單準確地表述出來。讓英語學習置身于文化交流的環境中,顯得活潑而生動,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好的學習方式,為自身學習打下基礎。
3.“小作者創作式”家庭作業設計。
創作式作業的實質是利用關鍵詞替換進行改編。這項作業要求學生在已有的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二度創作與改變。這項作業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對故事的理解力與創造力。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知識點去編寫一些小對話,并試著表演下來。例如在教授五年級學生學習運用英語打電話后,讓學生在家中利用課文中的關鍵句和好友打電話,在電話中相約好時間地點一同玩耍學習。同時,讓學生在作業本上把電話中的內容進行大致記錄,讓學生通過記錄過程復習已學的單詞和句型;還如在學習正在進行時態后,讓學生觀看AnimalWorld欄目,把所看到的動物正在進行的動作進行描述,然后運用作業本進行記錄。他們可以在創作中體會到自己學習英語的快樂與成就感,增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篇2:試論多媒體在優化學生家庭作業中作用
試論多媒體在優化學生家庭作業中的作用
浙江省慶元縣城東小學蘇應媯
內容摘要:低段的小學生,對于網絡游戲,總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可對于家庭作業,總是嗤之以鼻,千萬個不情愿。而家長們為了能讓孩子做作業,是想盡辦法,使勁渾身解數,但仍然無濟于事。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孩子們不愿意做家庭作業,是因為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過于機械、單調、無聊及繁重!如果能讓枯燥的語文家庭作業與游戲合二為一,在多媒體計算機上完成,既愉悅了孩子們的心情,又掌握了應需掌握的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關鍵詞家庭作業多媒體網絡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經意間,已經撒遍大江南北,挨家挨戶。上到單位機關,下到貧民百姓,誰人的家中不擺上幾部電腦?而如今的孩子,只要是有點諳于世事的,都喜歡上電腦、玩游戲,他們嘴中的“摩爾莊園”、“超越火線”……是大人們根本跟不上的。如果電腦只是為了成為孩子們娛樂的功能,那是絕對的“劃不來”,一是浪費了孩子們的時間,傷了孩子們的身心;二是讓孩子們沉迷于游戲之中,忘記了學習。但對于學習,特別是家庭作業,他們總是嗤之以鼻,千萬個不情愿。而家長們為了能讓孩子做作業,是想盡辦法,使勁渾身解數,但仍然無濟于事。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孩子們不愿意做家庭作業,是因為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過于機械、單調、無聊及繁重!如果能讓枯燥的語文家庭作業與游戲合二為一,在電腦上完成作業,既愉悅了孩子們的心情,又掌握了應需掌握的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就如何進行低段孩子的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筆者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與見解,特此列舉一二。
一、聲情并茂的音像朗讀,是預習課文的好幫手
人教版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都配備有學習資源包,而且每個學生都各有一張光碟,孩子們只要拿到家中電腦上,就可以把資源包里面的內容復制到電腦中,以備于平時在家庭作業中使用。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往往會叫孩子們預習課文,如何預習課文呢?無非是讓孩子們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等等。在學習資源包里面,有一塊內容叫“視聽欣賞”,孩子們只要點擊這一符號,就可以看到美麗的畫面,以及帶有感情的課文朗讀。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美麗的色彩畫面就非常吸引他們了,又可以在畫面中看到課文聯系的內容,無疑,在孩子們看畫面的過程中,就對課文的內容理解了一半。再進行反復地聽讀、跟讀,孩子們的預習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一年級上冊《陽光》一課,對于剛進入學習課文的孩子來說,這么長的課文一下子要學會朗讀,而且不讀錯字,的確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這幾句:“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山川和小河。”“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其中“灑遍、田野、錦緞”都是不作要求認識的字,我們這些農村里的孩子,識字量本來就很差,遇到難讀字,就更束手無策了。通過“視聽欣賞”里面的朗讀,孩子們很快就能朗朗上口了,為預習作業中讀通課文掃清了障礙。還有對于孩子們來說,“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個比喻句中“錦緞”是什么,而且小河與錦緞又有什么聯系呢?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在朗讀視頻中,一條長長的小河,安靜閃亮,多么像是油光發亮的錦緞呀!看著看著孩子們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篇3:小學教研工作隨筆多元評價:讓家庭作業成為孩子樂園
小學生作業的評價更多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態度,通過作業有效性評價幫助小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有效地發展。
在現實教學中,對小學生作業的評價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一些形象化的圖案比較感興趣。在具體的批改上,可以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案來代替傳統的“√”和“×”。當學生作業全對時,教師給中低年級的學生使用學生喜歡的“小太陽”、“笑臉、”“大拇指”、五星”等符號。學生作業錯誤時,采用“哭臉、三角、小辣椒、大問號”等代表不足,訂正后再用相應的“√”、“○”等符號作出肯定。在最終肯定評價時,采用一系列配套的“大小笑臉”、“大小紅旗”作出評價。利用評語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批改時利用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能讓學生及時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時提醒學生要細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好的習慣,培養好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解題的習慣。對作業做得好的,要及時鼓勵,促使學生保持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不妨加上“真棒!”、“好漂亮的作業”、“好漂亮的字”等贊美語。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自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