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術工具支持下二類課文教學

信息技術工具支持下二類課文教學

2024-07-31 閱讀 4837

信息技術工具支持下的二類課文教學

遼源市西安區實驗小學王妹

我們在英特爾未來教育課題研究中,探索總結了信息技術工具支持下的二類課文有效教學策略: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以預習檢查、梳理問題、資料匯報、合作學習、交流反饋、知識拓展的教與學的流程;以教師教學行為觀察表、學生學習行為觀察表、檢測、問卷、學生座位觀察表的教學評價。其主要含義就是要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為基礎使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需要學生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且能游刃有余地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支持閱讀學習。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文字、圖像、聲音、聲像結合、來自圖書館、教科書、大眾傳媒、網絡載體的學習材料進行自主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他們收集、整理、運用、發布信息的能力并且極大地語文二類課文的教學效果。下面就《絲綢之路》一課談一談信息技術工具對于學生主動學習二類課文的支持作用。

一、信息技術工具支持學生廣泛收集學習資料

在信息技術還沒有普及時,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收集相關資料,無外乎是通過查閱課外書籍、詢問家長等方式尋找與課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運用信息技術工具收集資料,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寬了收集信息的渠道,使學生能夠廣泛的瀏覽,有目的的篩選有關資料,不但提升了他們信息素養,而且能夠有助于豐富對于二類課文的感性認識。例如《絲綢之路》一課,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文章介紹的內容時空跨度較大,涉及的歷史地理知識復雜,學生對此了解不多。這就需要學生課前查找資料了解一下相關知識,為學習本課做好準備。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收集到很多有關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如:生A: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生B: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漢唐的絲綢最具有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舴覍⑦@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生C:我知道羅馬位于中國西邊7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著茫無邊際的沙漠、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生D: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都曾經從這條路走過,并永載史冊。當然,有一部分學生在查找資料時,沒有目標,泛泛地不著邊際地查找,找到的資料中,有些根本對于本文的學習沒什么利用價值。因此,教師在布置預習收集資料的作業時必須確定目標,首先就要思考:這堂課除了讓學生學習課本內的知識以外,還應讓學生了解哪些相關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哪些途徑去查找?更為重要的是還得讓學生明白,結合本課的學習要查找哪些方面的資料?可以從哪些地方查找?所查找的資料是干什么用的?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給每個小組分配好查找任務。這樣,學生在收集的時候,目標比較明確,重點比較突出,不至于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二.信息技術工具支持學生有效研讀二類課文

學生要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必須有一定相關的知識儲備作為鋪墊,這些知識可能是在課堂上學習過的,也可能是生活中積累的。如果基礎知識比較欠缺,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渠道提供形象直觀的材料,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信息技術工具就是支持學生有效閱讀的強有力的工具。

《絲綢之路》向我們介紹了古絲綢之路的雄偉壯觀的景象,贊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只憑課文中的文字描述,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對于課文深刻內涵的整體認識。因此,在教學本課之前,可以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有目標、有條理地布置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如:A組搜集絲綢之路的有關圖片(包括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絲綢之路),并附上文字說明;B組搜集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及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友好往來的促進作用;C組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和傳說,如《玄奘西行》等;D組搜集古今中外人們對絲綢之路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在交流的時候,就可以把資料整理成幾個板塊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生通過課前收集的資料,在一起探討、交流。由于課前有了充分的準備,學生在交流資料時,能夠相互討論,相互補充,在短短的幾分鐘里,學生知道了絲綢之路名字的由來、絲綢之路周圍的自然環境、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以及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這些交流使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認識,并產生探究的興趣。此外,信息技術工具支持學生加深對于課文理解有顯著的效果。例如:文中提到安息國非常重視中國來史,由將軍身著戎裝親自帶領眾兵馬到邊境守候,據史料查證當時是20000多人參加迎候,可見聲勢之大,充分反映對中國使者的重視與尊重。現實生活中或課堂上要還原當時盛大的場面,讓學生深刻體驗文中所描繪的恢宏的場面顯然難以實現,因此,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在網絡上收集相關視頻在課堂上播放,能夠收到預想的效果。由于多種形式的信息技術工具應用支持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寫作脈絡和深刻的思想內涵,逐步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課前收集了學習資料并且進行了交流,不但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和能力還大力提高了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的能力。課堂教學過程中資料的交流,培養了應用語言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

三、信息技術工具支持二類課文教學效果的優化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或是學生很少見到的事物或是離我們生活實際較遠的,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就顯得蒼白無力,但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形象生動的畫面,可以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彌補學生感性認識的空白,學習的效果顯著提高。在教學《絲綢之路》時,為了能讓學生最直接的走進文本,深入理解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的歷史文化,筆者利用網絡,收集了大量的關于古絲綢之路的圖片、視頻,結合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高了豐富的資源。使枯燥無味的語文課文的研讀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的被動接受變得主動地參與,使課文內容的挖掘平平淡淡變得深刻精準。因此,可以說信息技術工具優化了教學效果。下表是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篇2:信息技術支持總監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職位描述

崗位職責

1、負責集團IT戰略規劃的制定、實施,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全方位及前瞻性的保障;

2、負責集團信息化發展規劃、系統規劃和信息化工作計劃,根據具體情況,開展指定的項目管理跟進工作;

3、負責集團信息化各系統的運行及應用管理、指導并監督相關部門的應用管理及日常維護工作;

4、負責集團所有信息項目的調研與立項、實施和推進、運行與評估;

5、組織維護各軟硬件系統的良好運行,并保障信息安全;

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學歷,計算機、信息技術管理等專業;

2、八年以上工作經驗,有四年以上信息化建設和運營經歷,能夠有效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構建公司先進、科學的信息化經營管理模式;

3、能夠獨立規劃公司信息化及信息安全的戰略框架與體系搭建,并可以帶領團隊付諸實施;

4、熟悉企業應用的軟件,完全掌握各種應用軟件部署的策略和流程及手段;

5、具有深厚的技術背景,良好的創新能力和決策能力、項目推薦能力、溝通能力及技術團隊管理能力;

6、具有戰略性思維,對信息技術發展有一定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