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綠色行動和綠色消費活動計劃
在“倡導綠色消費、創建綠色家庭”的倡議下,全校師生積極開展綠色家庭的創建活動。“綠色家庭”要求全家人具有較強的環境意識,實施“綠色消費”、構建“綠色居室”、進行垃圾分類及廢物回收等。綠色消費主要包括購買節能家電產品、國家環境標志產品、“綠色家具”、低噪聲環保型產品,遠離、拒絕使用“一次性”消費品,節水、節電、節糧以及一切包含綠色理念的消費。綠色居室是符合環保要求,又不危害并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對于室內裝修而言,首先是不“過度裝修”,其次要實施“綠色裝修”即購買“綠色建材”、進行“綠色裝修施工”,同時要由具有cma資質單位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其結果符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對家庭中的廢報紙、書刊、飲料瓶等一切可以回收利用的“廢物”進行分類回收處理,以利于節約資源、物盡其用。
實施的步驟及計劃
1、廢物再用:
環保現今已成為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小節中,如果加點點的心思,就能做到:"少一分破壞,多一分建設。"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隨意浪費的壞習慣,這其實也是一個浪費資源的問題。在美術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如小麻繩、塑料瓶、紙筒、包裝紙、瓦楞紙等,學習做成小筆插、相框、分類盒、花瓶等有用的小物品,這樣既不浪費,又讓孩子提高了動手能力。
2、垃圾分類:
垃圾的處理一般是使用填埋的方法,這樣既造成土地污染,又浪費了土地資源,"變廢為寶"已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課題。垃圾分類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幫助孩子去理解并做到呢?最簡單而又實際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自己住的地方已經有垃圾分類收集筒的話,就嚴格將垃圾分開投放。將可回收再用的廢紙、易拉罐等收集起來,送到回收站,其它才送到垃圾筒。
3、綠化環境:
植樹的意義大部分孩子都已經理解,而且也是一個最直接、最實際的環保行動方式。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家中開展"綠色小陽臺"、"綠色小房間"等活動,并在植樹節進行親子的集體植樹活動和聯合社區進行的植樹活動,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綠化、凈化與美化。
4、善用能源:
人們總有一個錯誤思想,認為大自然的資源是用之不完的,但正因為人類的盲目開發,不合理利用,地救上的資源已到了受破壞程度非常嚴重的局面。因而,從小教育孩子善用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是煤氣、電等,應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如何使用才能節約的方法。如:多用電風扇,少開空調;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多用傳熱快的餐具,減少煮食時間、少用一次性的用品等,確保能源被合理地運用。
5、減低噪聲:
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多是來自繁忙的交通和建筑工地,還有就是公共娛樂場所。對孩子進行"三輕"教育,是減低噪聲的最常用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在家里要將電視機和音響的音量調到適當的位置;在公共場所說話不要太大聲而影響別人,不要大聲喧嘩;晚上十一點后不進行裝修和唱卡拉ok等,學做一個綠色小公民,身體力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
6、適當用水:
水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源,但是現在水資源的浪費與污染也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連廣州這個擁有豐富水資源的地方也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局面。因此,我們應教育孩子如何適當地用水。如:一水多用(例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杜絕長流水(上廁所、洗手和洗澡要及時關水籠頭)、不往河流扔垃圾、水箱漏水及時修理等,做到人人都節約用水。
7、愛惜紙張:
紙的基本材料是木材,而各類廢紙竟占了每個家庭垃圾總量的21%,特別是孩子浪費紙張特別厲害。在學校里可以開展"紙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本是怎么來的?"等專題活動,讓孩子知道浪費紙張就是浪費木材,就是破壞環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并在生活中讓孩子學習一些節約紙張的方法,如:減少使用節日卡、在街上不接收廣告傳單、減少物品的包裝、自制草稿本、習慣使用紙張的空白地方、信封循環再用、盡量少用紙巾等,這樣更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節約的良好品質。
8、減少污染:
環境污染對孩子來說,一般有生活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馬路上汽車廢氣的污染程度、觀察河流上漂浮的污染物,還有就是噪聲。使孩子知道它們對身體的危害,并且明白減少污染就是愛護自己的身體,使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9、綠色消費:
我們提倡的綠色生活,是指節約資源,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想孩子成為一個綠色小公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那么什么是綠色消費呢?指的就是理智購物,可買可不買的不買(特別是教育孩子不要過多購買玩具);物盡其用,還能使用的物品暫不購買;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綠色產品;少用一次性的物品,節約地球資源;參加無污染旅游。這樣,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綠色"的概念,并鼓勵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使他們長大后能成為一個環保公民。
篇2:家庭綠色行動和綠色消費活動計劃
在“倡導綠色消費、創建綠色家庭”的倡議下,全校師生積極開展綠色家庭的創建活動。“綠色家庭”要求全家人具有較強的環境意識,實施“綠色消費”、構建“綠色居室”、進行垃圾分類及廢物回收等。綠色消費主要包括購買節能家電產品、國家環境標志產品、“綠色家具”、低噪聲環保型產品,遠離、拒絕使用“一次性”消費品,節水、節電、節糧以及一切包含綠色理念的消費。綠色居室是符合環保要求,又不危害并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對于室內裝修而言,首先是不“過度裝修”,其次要實施“綠色裝修”即購買“綠色建材”、進行“綠色裝修施工”,同時要由具有cma資質單位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其結果符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對家庭中的廢報紙、書刊、飲料瓶等一切可以回收利用的“廢物”進行分類回收處理,以利于節約資源、物盡其用。
實施的步驟及計劃
1、廢物再用:
環保現今已成為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小節中,如果加點點的心思,就能做到:"少一分破壞,多一分建設。"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隨意浪費的壞習慣,這其實也是一個浪費資源的問題。在美術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如小麻繩、塑料瓶、紙筒、包裝紙、瓦楞紙等,學習做成小筆插、相框、分類盒、花瓶等有用的小物品,這樣既不浪費,又讓孩子提高了動手能力。
2、垃圾分類:
垃圾的處理一般是使用填埋的方法,這樣既造成土地污染,又浪費了土地資源,"變廢為寶"已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課題。垃圾分類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幫助孩子去理解并做到呢?最簡單而又實際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自己住的地方已經有垃圾分類收集筒的話,就嚴格將垃圾分開投放。將可回收再用的廢紙、易拉罐等收集起來,送到回收站,其它才送到垃圾筒。
3、綠化環境:
植樹的意義大部分孩子都已經理解,而且也是一個最直接、最實際的環保行動方式。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家中開展"綠色小陽臺"、"綠色小房間"等活動,并在植樹節進行親子的集體植樹活動和聯合社區進行的植樹活動,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綠化、凈化與美化。
4、善用能源:
人們總有一個錯誤思想,認為大自然的資源是用之不完的,但正因為人類的盲目開發,不合理利用,地救上的資源已到了受破壞程度非常嚴重的局面。因而,從小教育孩子善用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是煤氣、電等,應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如何使用才能節約的方法。如:多用電風扇,少開空調;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多用傳熱快的餐具,減少煮食時間、少用一次性的用品等,確保能源被合理地運用。
5、減低噪聲:
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多是來自繁忙的交通和建筑工地,還有就是公共娛樂場所。對孩子進行"三輕"教育,是減低噪聲的最常用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在家里要將電視機和音響的音量調到適當的位置;在公共場所說話不要太大聲而影響別人,不要大聲喧嘩;晚上十一點后不進行裝修和唱卡拉ok等,學做一個綠色小公民,身體力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
6、適當用水:
水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源,但是現在水資源的浪費與污染也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連廣州這個擁有豐富水資源的地方也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局面。因此,我們應教育孩子如何適當地用水。如:一水多用(例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杜絕長流水(上廁所、洗手和洗澡要及時關水籠頭)、不往河流扔垃圾、水箱漏水及時修理等,做到人人都節約用水。
7、愛惜紙張:
紙的基本材料是木材,而各類廢紙竟占了每個家庭垃圾總量的21%,特別是孩子浪費紙張特別厲害。在學校里可以開展"紙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本是怎么來的?"等專題活動,讓孩子知道浪費紙張就是浪費木材,就是破壞環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并在生活中讓孩子學習一些節約紙張的方法,如:減少使用節日卡、在街上不接收廣告傳單、減少物品的包裝、自制草稿本、習慣使用紙張的空白地方、信封循環再用、盡量少用紙巾等,這樣更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節約的良好品質。
8、減少污染:
環境污染對孩子來說,一般有生活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馬路上汽車廢氣的污染程度、觀察河流上漂浮的污染物,還有就是噪聲。使孩子知道它們對身體的危害,并且明白減少污染就是愛護自己的身體,使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9、綠色消費:
我們提倡的綠色生活,是指節約資源,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想孩子成為一個綠色小公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那么什么是綠色消費呢?指的就是理智購物,可買可不買的不買(特別是教育孩子不要過多購買玩具);物盡其用,還能使用的物品暫不購買;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綠色產品;少用一次性的物品,節約地球資源;參加無污染旅游。這樣,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綠色"的概念,并鼓勵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使他們長大后能成為一個環保公民。
篇3:小學教研考核工作計劃
小學教研考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舉*理論偉大旗幟,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研興校”的方針。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教科研課題研究為先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教育科研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努力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努力為學校的再創輝煌作出貢獻。
二、主要目標
1、圍繞學校工作目標,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從功能、結構、內容、實施過程、評價、管理等方面,不斷更新理念,拓野視野,改革方法,提高要求,進而確立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型課程價值觀。
2、不斷探索切實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徑、方式、方法。
3、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著重組織好學術沙龍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認真做好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一系列配套工作,圓滿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4、繼續開展好“十?五”立項課題的研究,扎實推進課題的深入實施工作。
5、繼續開展好新課程的研究活動,學習新思想,實踐新理念,建設一支教師隊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項管理工作及資料建檔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步伐的加快,學習將顯得更為重要。作為傳播文化知識、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做時代的落伍者。因此,在當前的條件下,我們主要要學習好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調整教師的教育行為。本學期,擬從以下幾方面和廣大教師一起學習。
1、邀請有關專家來校作專題講座,拓寬教師的知識視野。
2、組織教師閱讀好一本理論書籍,夯實教師的理論基礎知識。
4、繼續組織好教師的業務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
5、結合教育改革實踐,由學校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研討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交流。
(二)開展活動,提高實效,切實推進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作為提升學校教育的助推器,在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面對日趨激烈的教育競爭,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因此只有更積極地開展好教育科研活動,不斷地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在全市教育科研中奮勇爭先,才能把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推向新的高峰。
1、著力推進新課程的研究活動。新課程的實施,已在我市大規模推開,做為城區的一所小學,我們只有扎扎實實地按照新課程的要求,不斷的進行探索、研究,才會贏得主動。本學期中我們將分課題組、教研組開展學術沙龍活動,做好課程的評價改革工作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工作,同時全面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工作。
2、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目前,我校有市級以上課題2個,這些課題都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教育的發展趨勢而制定的,都已有一定的研究過程了。本學期,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及課題的研究要求,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①各課題組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好學期活動計劃;②根據計劃,各課題組要認真落實有關研究活動,要求至少圍繞課題開展一次研究活動,形式不拘。③每人不少于一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研討課要有先進的理念,要有必要的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發展。④做好課題的月匯報制度,要通過不斷的反思來調整課題實施計劃,提高研究的實效性。⑤各課題組要及時地做好活動的記錄工作和資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資料的歸檔。
3、加強教育科研陣地建設活動。
①繼續做好枝江市教研室刊物《枝江教研》的組稿工作。②利用校園網和學校主頁,積極引導教師參與論壇的討論、交流。④舉辦1~2期“教科沙龍”活動,讓教師的智慧在碰撞中迸發火花。
(三)、嚴格考核,有效激勵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課題組制定研究計劃,要求各研究老師按著計劃和資料目錄開展研究工作和進行資料積累,把研究過程中的計劃、實施情況、研究感悟、學生個案記錄、階段總結、論文、研究成果等積累并上交課題組,學期結束課題組將從研究過程、研究成效、取得成績等方面考核,促進課題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高教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科工作計劃。
2、召開課題組長工作會議進行課題選題工作,明確各課題負責人和研究人員。制定課題組活動計劃。
3、召開教科工作會議,教師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新課程理論學習。
5、做好創建學校網站的教科方面的準備工作。
三月份:
1、召開課題組第一次月會,各課題組開展活動。
2、“走進新課程”課題課堂觀摩研討活動。
四月份:
1、召開第二次月會,各課題組進行資料交流活動。
2、開展課改質量月系列月活動
3、完成教育理論筆記。
五月份:
1、課題組長例會。
2、課題中期研討活動。
3、教師學習筆記交流活動。
4、做好論文、課題的相關統計工作。
六月份:
1、完成各級課題的研究階段工作及學校教科的資料歸檔工作。
2、做好課程改革實驗階段性總結和評估。
3、做好對教師的各項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