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競賽活動方案
為了加大勞動競賽工作力度,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指標,經研究,現制定出*年勞動競賽實施方案,望認真貫徹落實。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圍繞中心工作,通過認真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樹立全心全意爭創一流的競爭意識、完成任務不計得失的協作觀念和不畏艱難實現目標的拼搏精神。
二、競賽目標
全面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任務指標,提高企業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三、競賽內容、形式和表彰獎勵
今年的勞動競賽活動分全年項、季度項和階段項三個層次開展。
全年項:在一至七分場中開展。年底根據產量、質量、成本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實際完成與年初總場下達計劃的比數確定三個優勝單位。其中產量優勝單位獎勵4000元,成本優勝單位獎勵3000元,質量優勝單位獎勵*元,在年底總場召開的總結表彰大會上與其它先進一并表彰獎勵。
季度項:在全場各單位中開展。包括現場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兩項內容,每季度末由總場組織有關人員,按照《現場管理考核實施細則》和《精神文明建設檢查考核辦法》的要求,通過聽匯報,看現場,查記錄等形式,評出10個文明工區(車間)和20名文明職工。年底根據季度評選結果和全年實際工作情況,評出10個標桿工區(車間)和20名優秀班組長,在年終總結表彰會上與其它先進一并表彰獎勵,每個標桿工區獎勵100元,每名優秀班組長也獎勵。
階段項:在原鹽生產的不同時期,根據季節變化靈活機動地開展針對性強的指標競賽活動。總場準備在今年4月上旬組織全場第六屆炊工比武競賽,5月上旬組織一次撈鹽比賽,6月份組織一次拉塑苫比賽。對以上活動,總場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將對比賽勝出者進行表彰獎勵。
另外,按照三條戰線(一至七分場、制鹵分場、復曬分場;碘鹽廠、原鹽運儲公司;機關處室)齊競賽,四
個層次(總場、分場、工區和車間、班組)爭一流的競賽要求,各單位還要深入開展一些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小指標競賽活動,以競賽小指標的完成保證大指標的實現。原鹽生產一線要開展“賽產量,奪第一;賽質量,創優質;賽消耗,降成本”為主要內容的競賽活動。碘鹽廠和原鹽運儲公司要開展“比產量,賽質量;比成本,降消耗;比銷售,賽回款”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機關處室要開展“比文明辦公,賽后勤服務更規范;比業務知識、賽管理水平上檔次;比綜合素質、賽愛崗敬業多奉獻”系列勞動競賽活動,在全場形成轟轟烈烈的“比學趕幫超”競賽熱潮。
四、競賽要求
1、突出一票否決,確保健康競賽。對出現不安全事故和違法違紀事故的單位,在各類競賽先進的評選上,應視情況給予降級或扣分處理。對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和重大違法犯罪事故的單位,取消其參與評選競賽優勝單位的資格。
2、培育優秀人才,提高隊伍素質。通過競爭激勵,培育各類管理能手、技術標兵和先進職工,扭轉當前技術人才缺乏的被動局面。
3、全程跟蹤管理,公開競賽成績。各單位對競賽活動要進行階段性總結,將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效果每季度一總結,上報總場競賽辦公室。總場勞動競賽管理部門要做好活動的檢查,考核和評比,并搞好資料的積累,定期公開活動開展情況。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勞動競賽活動扎實有效開展,鹽場成立由陳敬清任組長,孫衛兵、單建文、李佩杰、于憲陽、王光、劉承泰為成員的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場工會,具體負責全場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情況匯總分析和評比表彰工作。各單位也要成立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競賽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立項與考核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積極搞好協調,形成工會牽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使勞動競賽活動有方案、有特色、有措施、有落實、有評比、有總結,務必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六、注意事項
1、提高認識。勞動競賽是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的重要載體,對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單位必須充分認識,積極參與,切實搞好。
2、貼近中心。要緊緊圍繞企業工作中心任務,有的放矢地開展競賽活動,不能圖形式,走過場,單純為活動而競
賽。
3、依靠職工。要結合實際,制定出具體的競賽細則,認真組織職工實施,要鼓勵廣大職工和各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競賽中當先鋒、唱主角、顯身手、增效益。
4、搞好結合。要將勞動競賽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形成思上、協作、前愛的氛圍;要與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結合起來,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和革新欲望;要與定額管理結合起來,加大激勵力度,確保取得實效。
篇2:勞動競賽與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
發動和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工作是工會履行建設職能的重要手段,是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聰明才智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建功立業的主要措施。多年來,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為實現成都的發展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初,針對我市工交戰線面臨的嚴峻形勢,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扭滑促升”的要求,市總工會和市經委組織了全市的“雙百日”勞動競賽。工交各企業紛紛緊急動員、群策群力、突出重點、拼博進取,阻止了工業生產繼續滑坡,促使全市工業生產逐步回升,推動了企業生產內部挖潛,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交和產品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穩定了職工隊伍,促進了安定團結,激發了職工的主人翁精神,促進了“四有”職工隊伍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參加提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的職工達23萬人員,提出合理化建議68161條,創造價值5838萬元。開展崗位練兵技術培訓1334次,培訓職工達10萬人。全市150項重點考核的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92.47%,優質率達24%。全市有33戶特困企業實現了減虧,13戶企業有了盈利,全市停產停產企業及職工分別比上年底下降了70%以上。在“雙百日”競賽中,全市共有1526個企業開展了競賽,參賽職工達60多萬人,競賽中增產增收1.07億元,節約節支5008萬元,人均增節282.8元,超過人均增節200元的競賽目標。
1991年,是“八五計劃”執行的第一年。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的決定”,市總工會常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廣泛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的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質量、品種、效益杯”勞動競賽,全市有2040家企業投入了奪杯競賽,占企業總數的96.5%,參賽職工達72萬余人,占職工總數的92.7%,近90%的企業主管部門、19個區(市)縣和市總工會各產業工委都提出了相應的競賽意見或方案。工交、商辦、建筑、鄉鎮企業都相繼開展了具有行為特點的競賽活動。85%以上的企業二級單位根據小型、多樣、切合實際的原則舉辦了各類競賽活動。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各級干部都反映出較大的競賽熱情。競賽內容在強調“質量是成都的生命”這一主題,突出的前提下,由增產擴銷,增收節支進一步向結構調整、技術改造、質量上檔次、管理上水平、切實提高經濟效益方向發展。
在“質量、品種、效益杯”競賽活動中,工交、基建、商辦系統千方百計提高產品質量和職工技術水平,開發和生產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物耗能源,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產品結構的調查和質量的提高。財貿系統以進一步開拓市場為中心環節,開展以提高效益和搞好優質服務的競賽,為繁榮城鄉市場支援工農業生產、滿足人民生活用品需要作出了貢獻。通過競賽活動共實現增產增長率收2.63億元,節約節支8900萬元,人均增節586元,全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和國營大中型企業回升幅度分別達12%和10%,完成產值31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重點考核產品的質量穩定提高率達97.9%,開發新產品527個,投產率達67.2%,全市的工業生產在“八五”計劃的第一年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1991年,市總工會結合全市范圍內開展的“質量、品種、效益杯”勞動競賽,在廣大職工中深入開展了“愛工廠、當主人、獻良策”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各基層單位采取目標分解的方式,引導職工在提高質量上動腦筋,在發展品種上出主意,在節能降耗上想辦法,使這一活動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全市共提合理化建議16.1萬件,實施4.7萬件,創經濟價值1.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8%、15%和8.4%。特別是創造效益在10萬元以上的重大革新建議達到82項,標志著我市合理化建議活動達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1991年,市總工會在“質量、品種、效益杯”活動中,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成都市首屆職工崗位技術大賽”,將全市的職工技術比武活動推行了前所未有的新潮。全市共有787個企業38.83萬名職工投入了群眾性的崗位技術練兵活動,223個企業舉辦了267期技術培訓班,針對主要工種培訓了45800名等級技術工人。全市各系統、各單位共舉辦技術比賽510次,經過層層選拔,1266名職工參加了市級技術大賽的預賽,產生出426名選手參加12個工種的決賽,首屆職工技術大賽組委授予116名職工為“成都市技術能手”稱號,授予47個單位“成都市崗位技術比武先進單位”稱號。這次大賽不僅推動了經濟發展,提高了職工技術水平,使全市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同時,也摸索出了在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性技術練兵比武活動的經驗,為下一步在全市開展“學科學、學技術、愛崗位、當能手”活動起到了一定導向作用。
199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中,市總工會廣泛動員和組織職工深入開展了以“效益優勝標”為主的三大主體競賽活動。
全市2025個企業33萬職工開展了競賽,90%的工業局,19個區(市)縣和各產業工委都相繼組織了各類競賽活動。市總工會對35戶重點企業,6個行業(地區)對競賽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召開了研討會,對新形勢下的勞動競賽提出了對策,使競賽的內容由8個領域擴展到13個領域。全市以“短、平、快、靈、活、精”為主要形式的競賽活動達66種,勞動競賽在新形勢下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通過競賽,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408.18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全市提前一個月完成生產任務,重點考核的150種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為93.94%,優質產品產值率為34.03%,比上年上升7.48%,試制和開發新產品679項,投產率達70.5%,全年共增產增收2.85億元,節約節支9075萬元,分別比1991年增長0.22億元和175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增長。
1993年,市總工會根據企業資金短缺,交通能源緊張,原材料缺乏的狀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廣泛動員職工開展了“上臺階、創水平、增效益”勞動為主線的系列群眾生產活動。在競賽活動中,各企業全樹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群眾,多次掀起了競賽的高潮,市政府表彰25個“利稅務局大戶”,15個“扭虧為盈虧增盈大戶”,11個“節能降耗大戶”。該競賽活動為推動企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994年,市總工會和市經委圍繞企業經營機制,認真貫徹把經濟建設的重點轉移到依靠科技建設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的方針,按照市上的統一部署,開展了群眾性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全市職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議項目10.2萬件,實施4.2萬件,創經濟價值1.03億元,其中創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達81項,從市總工會和市紀委按《條例》對成果進行評選,評選表彰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67項。
1996年,為實施我市“*”計劃和*年遠景德鎮規劃目標,市總工會在全市企業中組織和發動廣大職工開展了以“學技術、當能手”為主題的崗位練兵技術培訓活動和“三提高、兩降低、扭虧轉盈”,創先進勞動競賽活動,各基層單位廣泛動員,認真組織使兩次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了實效。97年初市政府表彰了勞動競賽先進企業100個,優秀工人100名。
*、*、*三年中,市總工會按照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的要求以提高職工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增強崗位競爭和自主擇業能力為目的,開展了“迎接新世紀全國職工計算機知識普及應用比賽,連續三年組織代表隊參加省總、全總組織的計算機比賽,均取得較好的成績。
*年,為貫徹*成都市市委辦公廳、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市職工中開展“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為西部大開發、實現成都跨越式發展建功立業”競賽活動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市競賽評比委員會決定在*---*年度廣泛組織職工,緊緊圍繞我市未來*年“構建西部戰略高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開展實施群眾性“創新工程”競賽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19個區(市)縣、16個行業,1260個單位相繼開展了群眾性“創新工程”活動,涉及職工53萬余人。單位參賽面達91%,職工參賽面達87%。
*年3月,為貫徹落實《*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實施意見》(成委發[*]39號)精神,發揮技能型人才在我市跨越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市政府與市總工會第二次聯席會精神,成都市總工會決定在*―*年度開展以“百萬職工大練兵大培訓”、“新世紀成都百萬職工技能大賽”、“送技術、學技能、攻難關”、“技術協作和交流”為主要內容的“職工技能登高”活動。其目的是在促進高技能人才總量持續增長和全市職工技術技能素質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擴大中高等級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比例。該活動得到了各基層單位的廣泛響應,*年的“新世紀成都百萬職工技能大賽”工種達28個。其中,一類大賽有8個工種,二類大賽有20個工種。全市有近30萬職工參加了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和練兵,通過逐級選拔有*多名選手入決賽市級決賽。8名插花優勝選手還到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進行了總決賽,獻藝花博會,8名盆景技能大賽優勝選手的傷口也進入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進行展示。
篇3:節能降耗勞動競賽活動方案
下半年,行業市場形勢非常嚴峻,我們面臨的生產經營任務仍十分艱巨。為充分發揮職工群眾在企業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激發職工奮發趕超的進取精神,根據公司“挖潛降耗、增產增效”方案統一部署,公司工會決定在全公司范圍開展以“挖潛降耗,全員創效”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競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努力踐行*****,緊密圍繞生產經營、改革發展這個中心,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職工群眾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公司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
二、競賽組委會
三、活動時間
7月1日至11月30日
四、競賽內容
(一)開展以“挖潛降耗、增產增效”為主要內容的競賽
為促進公司**年生產經營計劃的完成,確保“挖潛降耗、增產增效”目標的順利實現,在全公司范圍內要圍繞“挖潛降耗、增產增效”這條主線,結合雙增雙節的計劃目標,認真開展競賽活動。各單位要結合公司分配的“挖潛降耗、增產增效”指標,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要結合合理化建議及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在強化管理、降低單耗、增產增收、修舊利廢、科技創效、加強物料回收復用、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要提高產品質量,讓排污排煙達標運行。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節約一滴水、一滴油、一噸煤、一度電。要以目標成本管理為中心,以控制單耗為重點,層層分解指標,人人落實責任。公司工會決定對承擔公司“挖潛降耗、增產增效”指標的單位在行政考核完成的基礎上,對每個單位再進行獎勵。對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鑄管廠、焦化廠、礦業公司等6家主要生產單位全額完成指標每家獎勵8000元,對發電廠、制氧廠、鐵運公司、公運公司、動力廠、燃氣廠、冶金渣公司、原料廠、維檢中心等9家單位全額完成指標每家獎勵5000元(按月考核,以行政考核為準。按完成指標的百分比給予同比例獎勵)。對不承擔本次“挖潛降耗”指標的儲運中心、檢測中心、生活中心等3家單位,按年初工會下達的雙增雙節指標進行考核,對指標外超額部分進行獎勵,獎勵標準為超出部分的5%。(總獎勵額不超過計劃指標的100%)指標認定是在單位成本(費用)不超的情況下,由設備(生產)、財務部門審核認定。
(二)開展以提高職工技術素質為目的技能競賽
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引導更多的職工走上崗位成材,技能成才之路,是一項戰略任務。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工會系統的品牌工作,得到了廣大職工的認可,也是工會的重點工作。*年集團工會將開展第八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我們將以職業技能大賽為載體,認真組織。各基層工會要結合自身實際,從職業培訓、崗位練兵入手,搞好職業技能大賽的各項工作,讓技術能手脫穎而出,成為崗位技能的帶頭人。
要貫徹公司工會*年總體思路中提出的“建學習型企業,育素質型員工”的學習理念,進一步強化培訓教育,提高職工整體素質,要充分發揮技工協會作用,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多形式的綜合培訓,大力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公司工會對開展技能競賽的單位撥付一定的費用。即500人以下的單位撥付費用5000元,501至1000人的單位撥付費用8000元,1001至*人的單位撥付費用10000元,*人以上的單位撥付費用15000元,4000人以上的單位撥付費用*0元。
(三)搞好職工群眾安全工作開展“安康杯”競賽
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搞好職工群眾安全工作,是實現公司安全生產目標的有效途徑,是貫徹落實公司安全生產的具體措施,也是工會工作的常項工作之一。各單位要組織動員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到“安康杯”競賽活動之中,結合本單位實際確定活動目標,完善制度,制定措施,確定活動范圍,競賽內容,考核辦法,制定切實可行的競賽方案。狠抓落實,切實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綜合治理方針。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推動安全生產管理,推動安全文化建設,推進職工安全健康培訓,杜絕職業危害發生。開展反“三違”、查隱患、堵漏洞、保安全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生產無事故活動,反事故演練、遇險逃生、杜絕習慣性作業等,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努力實現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的目標。公司工會決定每月拿出5000元,對安全生產達標的先進單位(以公司安全部門考核為準)和職工群眾安全事故隱患舉報(安全合理化建議)進行獎勵。對有價值的事故隱患舉報(安全合理化建議)給予每條10---50元不等的獎勵。
五、措施及要求
(一)勞動競賽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將作為公司年終評比的重要依據,各單位要按照通知精神,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宣傳公司*年的生產經營目標,并圍繞“挖潛降耗、全員創效”這一目標,結合本單位實際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發動職工廣泛參與,創造優異成績,為公司做強發展做出貢獻。
(二)各單位要成立勞動競賽領導小組,加強對競賽全過程進行管理,要使用好競賽經費,做到專款專用,督促推進競賽各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注意發現典型,及時總結推廣,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形式要多樣,方法要靈活,真正能讓職工使上勁,出上力,做到投入少,效果好。
(三)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本單位的勞動競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