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記者俱樂部活動方案
案例題目:常中初中小記者俱樂部第二課堂活動
課題設計: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樹立大語文教學觀,貫徹落實好《語文課程標準》,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我們要在上好語文學科課的同時,開設語文活動課,通過開展小記者俱樂部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個性。
活動目的及意義:
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和新聞普及教育,激發青少年對新聞的興趣,豐富青少年的社會實踐生活,提高青少年參與社會建設的熱情,發現和培養新聞事業的后備人才,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
組織構架:
1.顧問:古松濤、吳志堅
2.部長:羅福彬、陳燕芬
做好小記者站全體小記者的組織工作,做好我校小記者站與上級報社銜接工作,認真調度、發表各班上交的文章,組織小記者更好地參加小記者站的活動。
3.指導員:各班班主任、語文老師
負責學生文章的發表,認真挖掘小記者的文章,積極將學生平時文章加以修改并發送至教導處,完成每月1篇的文章上交任務,并努力突破。
活動內容:
1、系統地學習“新聞知識”、“小記者采訪與寫作”等內容。
2、組織小記者參與各類大型活動的采訪,為小記者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
如,采訪村委會,敬老院,科技館,圖書館,貧困山區,電視臺,鎮或市里主要領導等等。
3、由優秀語文老師指導小記者進行寫作并批改,及時向小記者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
4、以《東莞時報》、《東莞日報》、《常平報》等新聞媒體為依托,為小記者的優秀作品提供展示的平臺。
活動時間:
1、集體授課或活動時間一般安排在雙月的星期日上午,特殊情況除外,具體時間以電話通知為準。
2、社會實踐時間:因采訪任務而定,一般安排在課余時間,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招收對象:
1、七至九年級學生,身體健康,有一定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
2、校通訊員、學校廣播員和作文競賽曾獲獎同學優先錄取。
3、建議初一、初二由老師推薦(每班人數最好在2個以上),初三原則上自由報名。具體名額不限。
備注:
一、常平中學初中部小記者優惠政策:
1.所有常中初中小記者俱樂部成員可獲一張小記者證,成為出入各大采訪場合的重要憑證。
2.市小記者站、校小記者俱樂部將組織各特色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社會交往能力,增強觀察寫作能力,拓展知識面。
3.小記者還能將優秀文章刊登于時報上,提高小記者知名度。
二、各班要求完成的文章指標
要求七至九年級每班每月至少有1篇文章上交,各班主任、語文老師可以將學生平時積累的文章加以修改發送到教導處。
注:校記俱樂部將在學期末公布各班文章上交及發表情況,同時俱樂部還將根據各班小記者人數及小記者文章上交、發表數在學期末評選出若干信息靈通班,同時發表文章將同各指導老師的獎勵相掛鉤,請各位教師將發表的文章保存好。
三、信息靈通班考核辦法:
1.小記者人數達標加5分,在達標基礎上每增加一人加一分。
2.文章上交數達到兩篇加5分,每增加一篇加1分。
3.文章發表于校刊每篇加2分,《東莞時報》等校外報刊每篇加3分,國家級每篇5分。
篇2:小記者培訓學校世界衛生日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目的及主題
4月7號是世界衛生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今天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小主人報新聞學校將開展一系列世界衛生日宣傳教育活動來增強小記者的衛生健康意識,在小記者組織調查問卷的過程中,練習社會活動能力、適應環境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同時也將健康知識傳達給調查對象宣傳衛生知識。
二、活動時間
20**年4月7日
三、活動參與人員
小記者及教師
四、活動內容
a進行相應的世界衛生日宣傳教育活動。
1、多吃健康食品不吃垃圾食品
通過組織幼兒走進生活、深入超市,讓小記者收集健康食品與垃圾食品。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腸、火腿等)、餅干類食品(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燒烤類食品)。教育小記者“多吃健康食品有益身體健康,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促進身體茁壯成長”
2、宣揚低碳環保,推廣使用天然氣,垃圾分類,有效合理再利用資源
3、小記者共同擬定調查問卷內容及采訪提綱
3、走進社區生活調查問卷小記者培訓學校世界衛生日活動策劃方案
五、活動前期準備
1、了解世界衛生日,講解衛生知識
2、擬定調查問卷內容及采訪提綱,并打印問卷300份
3、聯系活動場地(暫定學校附近社區)、安排行車路線
篇3:小記者活動方案三篇
本文目錄小記者活動方案“紅領巾尋訪春天的故事”小記者采訪活動方案“探究名城建設,爭做有志少年”小記者采訪活動方案
3月12日植樹節,市園林局在人民公園開展咨詢活動,并將于19、20日在橫山橋龍潭湖進行市民植樹活動,小記者植樹節采訪活動方案。市小記者協會將與市園林局和部分公園合作,共同組織小記者開展植樹節采訪活動,了解城市綠化和植樹造林的相關政策與知識,以及園林工作人員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工作和故事。具體方案如下:
一、采訪咨詢活動時間:
3月12日上午9點半(可帶好手機,結束后可叫父母來接)
地點:人民公園(注意安全,不認識的請父母送)
參與小記者:******中學20名小記者(帶好小記者證、筆、筆記本、照相機等)
采訪內容:(采訪時選擇好的角度,大膽采訪,及時寫采訪稿)
1、通過現場觀察,采訪植樹節咨詢活動現場場景;
2、采訪園林工作人員,了解近年來我市城市綠化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
3、采訪咨詢人員,采訪家庭綠化以及養花種草的相關知識;
4、采訪現場咨詢市民,了解他們關心哪些綠化問題,
活動安排:
1、學校自行組織學生到達活動現場,并由老師帶隊組織。
帶隊老師:、電話:;
2、園林局安排人員接待小記者,協助開展采訪活動。
聯系人:城鄉綠化綜合處處長謝星安,電話:
3、小記者協會安排工作人員,協調小記者采訪活動。
工作人員:韓中寅;電話:。
三、報道安排
⊥65⊥、13日晚,小記者報道、圖片的電子稿傳送學校指導老師郵箱;
劉老師郵箱地址:
2、14日中午前,學校指導老師各挑選其中4篇優秀稿件及部分圖片,發送至晚報小記者周刊編輯部:,其他稿件發小記者協會工作室:。
3、16日,常州晚報小記者周刊刊出植樹節報道專版。
參與人員:七(1):荊恬、鄭歆鵬;七(2)殷韻、顧逸;七(3):黃宇婕、沈曉玉;七(4):陸旭嬌、朱慧妍;七(5)殷雯馨、郭娛吟;七(6)謝謙、許家偉;七(7)張佳媛、祝源;七(8)何雨婷、孟天一;七(11):王藝茹、徐藝超;七(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