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應急預案三篇
本文目錄旅游應急預案教師節旅游安全應急預案中學教師節旅游安全應急預案
一、安全應急預案指導方針是: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快速反應,聯動處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景區首要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對各種突發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二、建立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安全應急值班電話和安全應急救援分隊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長:梁星(集團總經理)
副組長:楊宏兵(景區經理)
童光巖(景區總經理)
趙富軍(集團安保部經理)
成員:周志軍(景區主管)
童寧(景區安保部經理)
董志學(景區主管)
安全應急值班電話(24小時):
安全應急救援分隊組成人員:
楊宏兵(安全應急救援隊隊長)
全體安全應急救援分隊隊員(共11人,附名單)
三、應急處置程序:
1、發生情況和報告
一旦游客在景區內因道路交通事故、火災、強風、雷擊、冰雪災害或因滑跌、落水、疾病、食物中毒造成人員傷亡,以及遇險、迷途走失等報警求助緊急情況,各工作點(崗位)員工要迅速報告本部門主管(負責人),部門主管(負責人)根據現場情況作緊急處置并迅即報告辦公室和應急領導小組當日值班領導。對報告已明確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險情)和人員傷亡的,各級負責人應以最快速度報告集團領導以及相關的公安派出所、交警、旅游質監、安全生產監督、衛生防疫等政府部門。
2、出發救援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值班領導接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各位成員根據分工做好車輛調度、組織相關人員、準備應急處置裝備(工具)、聯系有關單位等各項準備工作,集合待命。
安全應急分隊隊長以最快速度通知各位隊員。所有應急分隊隊員不論人在何處,無論白天黑夜,必須立即攜帶通訊、照明等應急裝備(工具)趕到指定地點,在應急領導小組值班領導和隊長帶領下,火速趕赴現場,開展救援處置工作。
3、現場處置
⑴情況報告
應急分隊到達現場后,迅速全面掌握了解情況,隨時向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件性質、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人員傷亡損失、救援處置進展以及是否需要后繼人員和裝備支援等情況。
⑵搶救傷員
應急隊員利用攜帶的擔架、急救箱,盡快將傷員(患者)抬(攙扶)至安全地段,由受過醫療救護專業訓練的隊員進行基本情況檢查并進行精神安撫。根據傷員(患者)情況,或送山下景區游客中心休息康復,對重傷員(患者)直接送下花園區醫院診治。
⑶保護現場
設立警戒范圍,安排人員在現場警戒、守候(在搜救傷員和緊急排險時,對現場原始狀態應作好標記標號),等待有關部門來勘察現場。
⑷疏導游客盡快撤離危險地段。
⑸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
4、信息匯總
應急處置信息中心設在集團辦公室
四、安全應急處置分隊在緊急情況下可直接聽從下花園公安派出所和下花園交警大隊的調遣,參加統一指揮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
五、因景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處置難度較大,適用法律要求高,故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根據交通管理部門要求另行制定實施。
六、工作總結
每次實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后,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參與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工作總結(總結內容主要有:事故發生原因、預防事故對策、應急救援措施的成功與不足,整改措施等),以利不斷修訂完善本預案。
教師節旅游安全應急預案旅游應急預案(2)|返回目錄
為全面確保本次旅游安全,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本校教職員工在旅行中的人身、財物安全,保證本次旅游業圓滿成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及時、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根據有關旅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結合我校本次旅游具體狀況,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安全崗位責任制。要把防火、防盜、防災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公共突發事件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范作為重點,堵塞漏洞,消除隱患,杜絕旅游安全事故發生。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1、吉林松花江中學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小組成員:各年級處室中層領導
2、救援工作組及其職責
①現場指揮組: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現場指揮組應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全面掌握事故動態,制定具體救援方案,啟動應急預案,協調指揮救援。
②醫療救護組:校醫室人員
事故發生后,在校安全領導小組領導下,由校醫室人員組成現場救援組,保證足夠的氧氣瓶,配備必要的救護器械,對現場一般傷員進行急救;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組織協調轉診收治。
③物資保障、服務組:總務處和校辦
負責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按照指定的救援方案,安排救護器材和物資,及時撥付處理事故所需的應急資金負責全體教職工的生活保障;保證人員有充足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三、旅游日程及人員狀況:
1、日程:
9月10日下午4:40乘火車-9月11日早6:30到達海拉爾
9月11日活動在海拉爾市,中午乘車晚上到達滿洲里
9月12日參觀國門、游覽呼倫湖,中午乘車返回海拉爾市,晚上6點返回吉林市。
9月13日早8點到達吉林市,結束愉快旅程。
2、人員:
全校參加旅游共計268人,分成六組,每組各一名導游,一名中層領導干部負責管理。
四、要求:
1、召開旅游安全工作會議,宣布成立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2、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強調各年級各處室教職員工要服從指揮,不單獨行動。
3、中層以上領導認真學習校旅游安全預案,掌握處理辦法。
4、發生事故做到及時逐級上報。
五、內容。事故發生后,本處室年級領導應做到:
(一)、交通事故
1、立即組織搶救。發生交通事故出現傷亡時,立即通知校醫,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上報校安全領導小組。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搶救受傷的成員,特別是搶救重傷員。如不能就地搶救,應立即將傷員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醫院救治。
2、保護現場,立即報案。事故發生后,應盡一切努力保護現場,并盡快報案。報公安110或交通事故122報警臺,請求派員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二)、治安事故
1、保護成員人身及財產安全。上報領導小組并撥打110報警。
2、穩定相關人員情緒。
3、協助領導做好善后工作。準備好必要的證明、資料,處理好善后事宜。
(三)、火災事故
1、立即報警
2、迅速通知領隊及全團旅游者;
3、配合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地通過安全出口疏散旅游者;
4、引導自救:a、不使用電梯;b、若身上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c、必須穿過濃煙區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墻爬行;d、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e、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5、協助處理善后事宜。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者;若有重傷者應迅速送醫院。
(四)、食物中毒
1、設法催吐并讓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緩解毒性;
2、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搶救,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
中學教師節旅游安全應急預案旅游應急預案(3)|返回目錄
為全面確保本次旅游安全,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本校教職員工在旅行中的人身、財物安全,保證本次旅游業圓滿成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及時、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根據有關旅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結合我校本次旅游具體狀況,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安全崗位責任制。要把防火、防盜、防災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公共突發事件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范作為重點,堵塞漏洞,消除隱患,杜絕旅游安全事故發生。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1、**中學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小組成員:各年級處室中層領導
2、救援工作組及其職責
①現場指揮組: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現場指揮組應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全面掌握事故動態,制定具體救援方案,啟動應急預案,協調指揮救援。
②醫療救護組:校醫室人員
事故發生后,在校安全領導小組領導下,由校醫室人員組成現場救援組,保證足夠的氧氣瓶,配備必要的救護器械,對現場一般傷員進行急救;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組織協調轉診收治。
③物資保障、服務組:總務處和校辦
負責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按照指定的救援方案,安排救護器材和物資,及時撥付處理事故所需的應急資金負責全體教職工的生活保障;保證人員有充足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三、旅游日程及人員狀況:
1、日程:
9月10日下午4:40乘火車-9月11日早6:30到達*
9月11日活動在*市,中午乘車晚上到達*
9月12日參觀國門、游覽*湖,中午乘車返回*市,晚上6點返回*市。
9月13日早8點到達*市,結束愉快旅程。
2、人員:
全校參加旅游共計268人,分成六組,每組各一名導游,一名中層領導干部負責管理。
四、要求:
1、召開旅游安全工作會議,宣布成立校旅游安全領導小組。
2、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強調各年級各處室教職員工要服從指揮,不單獨行動。
3、中層以上領導認真學習校旅游安全預案,掌握處理辦法。
4、發生事故做到及時逐級上報。
五、內容。事故發生后,本處室年級領導應做到:
(一)、交通事故
1、立即組織搶救。發生交通事故出現傷亡時,立即通知校醫,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上報校安全領導小組。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搶救受傷的成員,特別是搶救重傷員。如不能就地搶救,應立即將傷員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醫院救治。
2、保護現場,立即報案。事故發生后,應盡一切努力保護現場,并盡快報案。報公安110或交通事故122報警臺,請求派員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二)、治安事故
1、保護成員人身及財產安全。上報領導小組并撥打110報警。
2、穩定相關人員情緒。
3、協助領導做好善后工作。準備好必要的證明、資料,處理好善后事宜。
(三)、火災事故
1、立即報警
2、迅速通知領隊及全團旅游者;
3、配合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地通過安全出口疏散旅游者;
4、引導自救:a、不使用電梯;b、若身上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c、必須穿過濃煙區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墻爬行;d、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e、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5、協助處理善后事宜。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者;若有重傷者應迅速送醫院。
(四)、食物中毒
1、設法催吐并讓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緩解毒性;
2、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搶救,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
篇2:4A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4A級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為提高z景區旅游服務質量,確保游客來得高興走得愉快,為“中國畫里鄉村”的旅游品牌增光添彩。根據4A級景區旅游服務要求,制定z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一、旅游高峰的設定
1、根據z景區的特點,旅游高峰一般出現在三個旅游黃金周。每天游客達1萬人次以上設定為旅游高峰,按本分流預案執行,未達流量1萬人次的,按正常接待程序自然分流。
2、日流量在0.8萬人次――1.0萬人次設為二級;1.0萬―1.5萬以上人次設為一級,1.5萬人次以上設為特級。
二、旅游高峰接待分流的組織指揮
每當旅游高峰,由z鎮政府和旅游公司負責,制定節假日旅游高峰的接待工作方案,成立相關臨時的組織機構,統一指揮協凋,與旅游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發揮職能執行接待工作方案,并由政府領導負責監督。
三、旅游車輛的分流停放
z景區的旅游高峰(黃金周)期間,車輛的最高日流量在5000輛次(不包括摩托車、自行車),且有一條道路。因此,高峰期間容易發生交通擁堵,旅游車輛、貨運車輛、本地車輛合理的分流和停放,尤顯重要。將對旅游高峰期間車輛分流和停放預案如下安排:
①、高峰期間安排交通警力在z橋頭、際泗橋頭、宏際橋頭、宏儒公路東段、環城路口、z停車場設崗進行分流指揮。
②、所有來z旅游的車輛盡量按排停放在z停車場位置,如超出停車場停放量的旅游汽車則安排停放在環城路段、宏儒公路東段。
③、亭前大樹、際泗橋頭禁止停放一切車輛。
④、自行車、摩托車依次整齊停放在景區規定區域,景區內禁止自行車、摩托車等車輛進入。
⑤上述車輛分流和停放規定,在高峰時同樣執行。
四、游客的分流
①、宏觀分流,如客流量達到特級高峰時,對外發布相關爆滿信息。
②、微觀分流,日游客在一級高峰時,合理設計多個游客參觀線路,但不能有逆向,通過景點講解員有意識地按高峰規定線路差開游客聚集的中心地區,在外圍景點多逗留時間。
③、補救分流:日游客二級高峰時,不使用其他分流措施,只進行補救分流措施,即安排適當的警力和管理人員在游客擁堵的地方進行勸導分流。
④、自然分流,0.8萬人次以下;對景區來說,不會有太大的人流壓力可讓游客自由游覽。
z旅游開發公司
二0**年*月*日
篇3: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z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為提高z景區旅游服務質量,確保游客來得高興走得愉快,為“中國畫里鄉村”的旅游品牌增光添彩。根據Z景區旅游服務要求,制定z景區旅游高峰分流預案。
一、旅游高峰的設定
1、根據z景區的特點,旅游高峰一般出現在三個旅游黃金周。每天游客達1萬人次以上設定為旅游高峰,按本分流預案執行,未達流量1萬人次的,按正常接待程序自然分流。
2、日流量在0.8萬人次――1.0萬人次設為二級;1.0萬―1.5萬以上人次設為一級,1.5萬人次以上設為特級。
二、旅游高峰接待分流的組織指揮
每當旅游高峰,由z鎮政府和旅游公司負責,制定旅游黃金周的接待工作方案,成立相關臨時的組織機構,統一指揮協凋,與旅游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發揮職能執行接待工作方案,并由政府領導負責監督。
三、旅游車輛的分流停放
z景區的旅游高峰(黃金周)期間,車輛的最高日流量在5000輛次(不包括摩托車、自行車),且有一條道路。因此,高峰期間容易發生交通擁堵,旅游車輛、貨運車輛、本地車輛合理的分流和停放,尤顯重要。將對旅游高峰期間車輛分流和停放預案如下安排:
①、高峰期間安排交通警力在z橋頭、際泗橋頭、宏際橋頭、宏儒公路東段、環城路口、z停車場設崗進行分流指揮。
②、所有來z旅游的車輛盡量按排停放在z停車場位置,如超出停車場停放量的旅游汽車則安排停放在環城路段、宏儒公路東段。
③、亭前大樹、際泗橋頭禁止停放一切車輛。
④、自行車、摩托車依次整齊停放在景區規定區域,景區內禁止自行車、摩托車等車輛進入。
⑤上述車輛分流和停放規定,在高峰時同樣執行。
四、游客的分流
①、宏觀分流,如客流量達到特級高峰時,對外發布相關爆滿信息。
②、微觀分流,日游客在一級高峰時,合理設計多個游客參觀線路,但不能有逆向,通過景點講解員有意識地按高峰規定線路差開游客聚集的中心地區,在外圍景點多逗留時間。
③、補救分流:日游客二級高峰時,不使用其他分流措施,只進行補救分流措施,即安排適當的警力和管理人員在游客擁堵的地方進行勸導分流。
④、自然分流,0.8萬人次以下;對景區來說,不會有太大的人流壓力可讓游客自由游覽。
五、分工和職責
①、車輛分流由z交警中隊負責,制定具體的分流、停放措施和警力配備、分流崗點設定等,及時根據流量和實際情況特別是在警力不夠時向指揮部報告,調整計劃方案和部署,確保能夠有效分流,做到暢通、有序、安全。
②、游客補救分流,由z派出所牽頭,城管、旅委、公司配合,制定具體的游客補救分流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擁堵保證通暢有序、安全;提高z高峰時的旅游質量。
③、微觀分流由指揮部確認,并通過旅游公司、相關旅行社,實施避峰方案,規定導游的引導線路,打好時間、空間、地域差,避開高峰時間段在中心地區和擁堵路段的大量會合,充分啟用所有能夠緩解壓力的分流工具和措施,指揮各部門協同作戰,減少擁堵確保旅游質量和安全。
④、在游客爆滿景區不堪負重時,由政府決定是否實行宏觀分流。
z旅游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