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生傷害事故預防制度

學生傷害事故預防制度

2024-07-31 閱讀 6766

學生傷害事故預防制度

1、教師管理

(1)教師要以關愛的情感準則平等地對待學生,不得歧視有缺點的學生。

(2)教師語言文明,不得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3)教師要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健康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上報并采取救助措施,時刻要有安全意識。

(4組織學生(課內外、校內外)活動前要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出書面記錄,活動過程中細心、認真管理,教師要到位。

(5)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人權力(法律法規規定的),暫時收繳的物品要及時交給家長,不得沒收或隨意處置。

(6)教師要在課間等有學生活動的一切時間,進行巡視,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上報。

(7)發現校外不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8)與家長建立聯系制度,每位班主任應掌握學生家長的聯系方式,及時溝通,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9)對于下列情形教師應及時通知家長,并建立檔案,與家長的所有聯系要做文字或錄音記錄。

學生逃學;生病;體檢出疾病;有不良行為;學習成績;受到傷害;安全受到威脅;有自殺、自傷、精神疾病、傷害他人的明顯征兆。

2、學校設施

(1)保障校園環境良好、安全。

(2)定期檢查設備、設施、場地,及時修復,避免安全事故。

(3)采取安全保衛措施,加強管理。

(十六)學校中層值班制度

1、領導按值班表值班,負責處理值班期間發生的突發事件和相關檢查工作。值班時間為當日7:30至18:00。

2、值班領導在值周教師的配合下負責檢查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情況以及學生學習和活動情況,檢查校園秩序及安全保衛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值班記錄。

3、值班領導提前半小時到校,在學校門口值班,組織學生有序進入校園,防止閑雜人員進入校園,處理突發事件。

4、值班領導應堅守崗位,不遲到、不早退,不中途脫崗。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到崗的必須提前說明,并安排值周教師或門衛妥善處理。

5、關注安全與穩定,如發現事故隱患,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解決,并督促檢查落實情況,做到防患于未然。

6、按相關工作預案,負責突發事件處理。

7、值班領導全面負責協調、檢查、督促值班人員到崗及值班工作情況。

8、學校設總值班室,總值班室地點設在:收發室

篇2:工程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危險源控制預防措施(5)

五、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

1、砼攪拌機在運轉時不要進行擦拭、注油、緊固螺栓等作業。操作人員應穿三緊式工作服,女同志還應戴護發帽,這些要求都是為了防止操作人員在機械轉動中掛住衣服,頭發時把人帶進機械造成傷亡。

2、從攪拌機中往外倒砂漿或砼時,不要把鐵锨、灰扒等到伸入轉動的罐口或料斗與罐筒之間,防止頭和手被絞,被夾。清洗罐體時,人不能進入罐內,必須進罐內作業時,應先拉閘斷電,并設專人監護,防止有人開動機械絞傷罐內作業人員。

3、為攪拌機上料的工人,上完料后應立即離開機械,不要在提起的料斗下清理落地材料,必須到料斗下方去清理時,要把料斗提起后掛牢保險鉤,在進行作業,防止料斗突然下落砸傷人。

4、配合其他機械作業的人員,不能靠近機械,特別是機械的轉動部位,防止衣服被掛,帶入機械。

5、使用卷揚機作調直、冷拉小徑鋼筋時,首先要查看卷揚機尾部的地錨繩拴結及卷揚機前部的擋樁等部位,這些部位必須牢固可靠,才能防止機械工作時晃動、位移撞傷作業人員。作業場所的兩側要有擋板,防止鋼筋被拉斷崩傷人。鋼筋在卡鉗上必須卡牢,并慢慢起動卷揚機,帶卡鉗卡牢鋼筋后再進行正常運轉,以防止鋼筋脫卡打傷人。作業人員把鋼筋卡好后應退到安全地帶,不能站在被拉伸的鋼筋附近或在被拉伸的鋼筋上站立、行走,防止鋼筋被拉斷或脫卡打傷。作業場地應加以維護,防止他人進入。

6、在使用圓盤鋸作業時,要查看圓盤鋸鋸片有無保險、擋板和防護罩。手不能伸入轉動的刀刃鋸片區域內,木材有硬結、鐵釘時不能用鋸割,防止鋸片崩裂傷人。太短、太小的木材要用夾具或木方頂送,防止鋸片傷手。

7、使用鋼筋切斷機切斷鋼筋時,手要離開剪刀,短料切斷要用鉗子夾住,不要用手送料,防止傷手,或造成脫手,鋼筋頭蹦跳傷人。

六、中毒事故的預防

1、人工擴孔樁挖掘孔井時,孔內常有一氧化碳、硫化氰等毒氣溢出。特別是在舊河床,有腐質等地層挖孔,更易散發出有毒氣體,稍一疏忽即會造成作業人員中毒。在這種環境中作業要有防止中毒牟措施,下井前要向井下通風,保持井下空氣流通,并用毒氣檢測儀檢查孔內的氣體,待確認空氣內不存在有毒氣體后,才能下井。下井時,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繩,吊籠索具要安全可靠,井上井下要有聯絡信號,井上有人監護,一旦發生意外,應能立即將井下作業人員提升到地面進行急救,作業完畢井口鋼筋網片覆蓋或圍欄,以保持孔內空氣流通。

2、在地下室、水池、化糞池等部位作業時,作業人員也要注意有害氣體的傷害,這種作業環境也要保持通風良好。作業人員要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作業時有頭暈、嘔吐、胸悶等感覺時,要立即離開作業場所。在室內噴漆、刷油時,室內通風應良好。

七、工地動火安全保護措施

1、工地需生火時,必須通知項目部相關人員,待取得允許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交底后,才能動火。

為避免人為因素,對操作人員、入場工人時時做好安全教育。

每天停火,操作人員應及時將火中徹底撲滅,經檢查無火患后方可離開。

現場雜亂人員不準靠近火種,以防人為因素造成火災。

對此項工作,由本工程項目經理、安全員抽查及時的消除隱患。

對于以上5項安全措施,我工地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對不正確、不完善之處。請公司領導更正、補充并批示。

篇3:某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流行應急預案

1、幼兒園保健老師嚴格執行每日的晨檢程序,發現有不舒服的孩子,立即請家長帶去醫院就醫。如果幼兒發燒,嚴禁入園。

2、加強幼兒的一日觀察,幼兒在園期間出現不良反映,立即通知家長,如果情況緊急,由保健老師和班主任一道前往醫院就醫。

3、平時加強對幼兒的活動室、寢室、盥洗室、多功能室、網絡室、圖書室及科學發現室的定期消毒,要求每日開窗通風,每周紫外線燈消毒兩次。

4、如果一個班級發現有3個及以上孩子在同一時間,生同樣的疾病,首先,向區疫病預防中心匯報,緊接著幼兒園及時對該班級幼兒活動的空間進行消毒,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預防,根據需要吃板藍根或大蒜等。

5、及時向家長通報,請求家長的配合治療或預防。

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意外傷害事故的范圍:

意外傷害事故是指:在幼兒園發生的,在幼兒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活動等幼兒園及教師組織的一切活動中發生的。它包括跌傷、燙傷、撞傷、摔傷等(幼兒入園時未把孩子交給教師及離園時已經從教師手里接過孩子后等情況不在之列)。

1、幼兒發生發生意外傷害時,班級教師應及時報告保健老師和園長。

2、幼兒園保健老師能自己處理的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與班主任一同及時送傷者到醫院診治,并及時通知家長和報告托幼辦領導。

3、如果幼兒所受到的意外傷害較大應及時向教育局報告,并迅速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準備好相關材料。

4、妥善處理事故,分清事故責任,按照相關的責任和規定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