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精選)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精選)

2024-07-30 閱讀 4516

第一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5月27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對外公布。

這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布,有什么重大意義,有哪些顯著亮點?圍繞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

“黨內法規是黨的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說,科學的黨內法規決定著黨的興衰,也關系國家的命運。

一個政黨內部規章制度的完備程度,是其發展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黨內法規是黨內規章制度的高級形態,黨內法規建設是黨的制度建設的核心環節。

1990年,黨中央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正式使用了“黨內法規”這一名稱。此次發布的《制定條例》,是對《暫行條例》的修訂。同時,針對黨內法規備案工作,此次同步制定了《備案規定》。

“這兩部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布,表明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建設,希望通過規范黨內法規的制定、審查、備案和清理活動,促進從嚴治黨,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說。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有法度。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規章制度,黨內生活的一些主要領域基本實現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第二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1月22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原標題: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

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王岐山主持會議

***強調:

○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經常抓、長期抓,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必須全黨動手

○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

○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本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爍)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軍委主席***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黨同志要按照*****大的部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主持會議。

***指出,實現*****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gg開放30多年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旗幟是鮮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顯的,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我們黨領導gg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強調,我們黨員干部隊伍的主流始終是好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薄ⅰ伴L”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我們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

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嚴明政治紀律就要從遵守和維護章程入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正確處理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系,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部署都必須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章程意識,自覺用章程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黨的各級組織要自覺擔負起執行和維護政治紀律的責任,加強對黨員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吧平?,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執行改進工作作風相關規定,把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之中。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就要及時整改。中央紀委、監察部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指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要繼續全面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

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領導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

***強調,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個問題不僅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涉及黨和國家能不能永葆生機活力的大問題。要采取得力措施,堅決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強調,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全黨動手。各級黨委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有全面領導責任。要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好紀檢、監察、司法、審計等機關和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支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工作,關心愛護紀檢監察干部。特別要注意保護那些黨性強、敢于堅持原則的同志,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履行職責能力和水平,更好發揮監督檢查作用。

王岐山在主持會議時指出,******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強調要貫徹*****大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嚴明政治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抓好八項規定落實,下大氣力改進作風,依紀依法嚴懲腐敗,全面加強懲防體系建設。要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發揮表率作用。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等出席會議。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軍隊及武警部隊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分會場。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1月21日在北京開幕。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持了會議。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大精神努力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

第三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來源:《求是》期號:2014/09作者:李法泉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制約監督權力的基本路徑,凸顯了制度建設在規范權力運行、防治腐敗中的根本作用,對建設廉潔政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腐敗從根源上說,是權力失去制約和監督導致的權力濫用、以權謀私行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把權力運行納入制度軌道,用制度監督、規范、約束、制衡權力,保證權力正確行使而不被濫用。這些年來,我們在用制度監督制約權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不少努力,但離“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一些權力游離于制度的制約監督之外,違規用權、違反制度現象大量存在,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問題突出,嚴重腐敗案件時有發生,這些都侵害了群眾利益,破壞了社會公平正義,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就能為人民造福,濫用權力就會損害群眾權益。權力具有天然的膨脹性和腐蝕性,容易令掌權者滋生權大于法的心態,以致放縱欲望、迷失本性,不愿“進籠”接受制度的束縛。雖然關權力的“籠子”一直都有,但不夠完善,存在“籠眼”過大、“牛欄關貓”現象,這既有制度缺失、缺位問題,也有制度建設滯后問題,導致一些權力游離于“籠子”之外。同時存在“紙籠關虎”、

剛性不足現象,有些制度設計不科學、不合理,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或籠統模糊、彈性較大,原則性要求多、硬性規定少,或有規定無罰則、有實體無程序,或看似硬性規定,實則留有“后門程序”,使得制度不管用、不好用、沒有用?!凹埢\子”關不住“權力老虎”,一碰就倒,一咬就碎。還有一些權力“暗箱操作”,導致權力尋租,一些人搞實用主義,選擇性執行制度,或搞“靈活變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搞“下不為例”,對“出籠者”不加懲罰。我國具有“熟人社會”的傳統,不少人重人情輕制度,既痛恨特權又羨慕特權,想讓制度管別人不管自己,遇事先托人情、找關系,以致制度被虛

篇2: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精選)

第一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5月27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對外公布。

這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布,有什么重大意義,有哪些顯著亮點?圍繞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

“黨內法規是黨的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敝醒肷鐣髁x學院教授甄小英說,科學的黨內法規決定著黨的興衰,也關系國家的命運。

一個政黨內部規章制度的完備程度,是其發展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黨內法規是黨內規章制度的高級形態,黨內法規建設是黨的制度建設的核心環節。

1990年,黨中央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正式使用了“黨內法規”這一名稱。此次發布的《制定條例》,是對《暫行條例》的修訂。同時,針對黨內法規備案工作,此次同步制定了《備案規定》。

“這兩部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布,表明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建設,希望通過規范黨內法規的制定、審查、備案和清理活動,促進從嚴治黨,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說。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有法度。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規章制度,黨內生活的一些主要領域基本實現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第二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1月22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原標題: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

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王岐山主持會議

***強調:

○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經常抓、長期抓,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必須全黨動手

○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

○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本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爍)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軍委主席***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黨同志要按照*****大的部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主持會議。

***指出,實現*****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gg開放30多年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旗幟是鮮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顯的,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我們黨領導gg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強調,我們黨員干部隊伍的主流始終是好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我們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

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嚴明政治紀律就要從遵守和維護章程入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正確處理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系,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部署都必須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章程意識,自覺用章程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黨的各級組織要自覺擔負起執行和維護政治紀律的責任,加強對黨員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吧平撸冉渖矶笕恕!备骷夘I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執行改進工作作風相關規定,把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之中。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就要及時整改。中央紀委、監察部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指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要繼續全面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

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領導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

***強調,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個問題不僅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涉及黨和國家能不能永葆生機活力的大問題。要采取得力措施,堅決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強調,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全黨動手。各級黨委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有全面領導責任。要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好紀檢、監察、司法、審計等機關和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支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工作,關心愛護紀檢監察干部。特別要注意保護那些黨性強、敢于堅持原則的同志,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履行職責能力和水平,更好發揮監督檢查作用。

王岐山在主持會議時指出,******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強調要貫徹*****大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嚴明政治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抓好八項規定落實,下大氣力改進作風,依紀依法嚴懲腐敗,全面加強懲防體系建設。要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發揮表率作用。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等出席會議。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軍隊及武警部隊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分會場。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1月21日在北京開幕。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持了會議。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大精神努力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

第三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來源:《求是》期號:2014/09作者:李法泉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制約監督權力的基本路徑,凸顯了制度建設在規范權力運行、防治腐敗中的根本作用,對建設廉潔政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腐敗從根源上說,是權力失去制約和監督導致的權力濫用、以權謀私行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把權力運行納入制度軌道,用制度監督、規范、約束、制衡權力,保證權力正確行使而不被濫用。這些年來,我們在用制度監督制約權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不少努力,但離“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一些權力游離于制度的制約監督之外,違規用權、違反制度現象大量存在,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問題突出,嚴重腐敗案件時有發生,這些都侵害了群眾利益,破壞了社會公平正義,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就能為人民造福,濫用權力就會損害群眾權益。權力具有天然的膨脹性和腐蝕性,容易令掌權者滋生權大于法的心態,以致放縱欲望、迷失本性,不愿“進籠”接受制度的束縛。雖然關權力的“籠子”一直都有,但不夠完善,存在“籠眼”過大、“牛欄關貓”現象,這既有制度缺失、缺位問題,也有制度建設滯后問題,導致一些權力游離于“籠子”之外。同時存在“紙籠關虎”、

剛性不足現象,有些制度設計不科學、不合理,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或籠統模糊、彈性較大,原則性要求多、硬性規定少,或有規定無罰則、有實體無程序,或看似硬性規定,實則留有“后門程序”,使得制度不管用、不好用、沒有用。“紙籠子”關不住“權力老虎”,一碰就倒,一咬就碎。還有一些權力“暗箱操作”,導致權力尋租,一些人搞實用主義,選擇性執行制度,或搞“靈活變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搞“下不為例”,對“出籠者”不加懲罰。我國具有“熟人社會”的傳統,不少人重人情輕制度,既痛恨特權又羨慕特權,想讓制度管別人不管自己,遇事先托人情、找關系,以致制度被虛

篇3: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學習心得體會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學習心得體會

20**年11月15日,引人注目。20**年11月15日,*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為新一任*中央***。當天,和他的6位政治局常委搭檔出現在中外記者面前--新領導集體首次亮相。

從20**年11月15日到20**年2月22日,新領導集體履新百日。

一百天,是共和國前行步履的又一次啟程。

十句話,是執政黨反腐倡廉的又一次宣示。

一百天,讓我們看到了中央新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務實之舉。

十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央新領導集體反腐倡廉的決心、思路和工作力度。

一百天里,日日新風撲面......十句話中,句句重音環耳......

第七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任何不受制約的權力最終會走向腐敗。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彼赋?,如果沒有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那廉潔自律就將成為一句空話。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個比喻樸素、形象。編織這個籠子的“材料”是法律和人民監督,并由此形成三個機制--

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不能腐的防范機制。

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反腐倡廉,監督是關鍵,制度是根本。而落實制度的過程就是編緊“籠子”的過程。

我對這句話最為關注。

1787年的費城會議上,美國先賢們起草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從17*x3月4日該憲法生效以后,200多年來不但從未修改過一個字,而且為世界各國紛紛效尤,成為許多國家立憲的參照體。尤其在美國聯邦法院批準這部憲法之際,因沒有把《獨立宣言》中所肯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在內之時,17*x4月,第一屆美國國會開始運轉后,又于當年的9月25日寫入并通過10條有關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權利法案,更是叫人擊節稱贊。

在《權利法案》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條修正案,該條款開宗明義地規定:“聯邦議會不得立法建立宗教,不得立法禁止宗教活動自由;不得立法剝奪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得剝奪人民和平*、向政府請愿、表達不滿、要求申冤的權利。”該條款明確規定,美國公民的基本權利無論如何必須得到保障,政府和國會不能蠶食、侵犯、剝奪公民的這些權利。此即著名的不得立法條款,該條款被稱作是美國憲法和憲法修正案的靈魂,數百年來成為美國人民自由價值觀的根本保證。

美國人民看得很清楚: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哪怕這一權力來自人民群眾,或者掌握在正人君子手里,只有法治和*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因此面對可能出現的權力濫用,雖然美國的先賢們已經設計了精密的防火網,即:國家權力一方面被縱向地分解為聯邦的權力和各州的權力(其實是獨立的各邦將自己的權力部分讓渡給聯邦),另一方面,又被橫向地分解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其中,立法權屬于美國國會(這是美國憲法第1條的內容),行政權屬于美國總統(這是美國憲法第2條的內容),司法權屬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這是美國憲法第3條的內容),而立法權又分屬參眾兩院。只有參眾兩院分別通過,法案才能成立。而且,總統對通過的法案有否決權,最高法院也可以通過司法審查而認定其“違憲”。由實行終身制的大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雖然有裁決權,但大法官要由總統任命、參議院同意??偨y雖然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但這一否決又可以由國會以2/3的票數再否決。國會、總統、法院三道防護網,該設計處處體現出了權力的制約和限制,設計精巧可謂良苦用心。但即便如此,美國人民仍不放心,依然強烈要求在聯邦憲法的修正案----權利法案中規定“不得立法條款”,該條款意味著即便法案經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總統也不否決、最高法院也不判其“違憲”,但如果該法案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那么該法案就是非法的。《權利法案》為防官如防賊、防權如防火、防權力的濫用如防洪的美國人民,架起了最后一道也即第四道防護網,她所保障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具體的個體的權利,即“公民的權利”,而不是抽象的、整體意義上的“人民的權利”。

盡管人民是公民的集合體,但人民的權利并不等于公民的權利。如果不受限制,那么作為“人民代表”的立法機關,完全有可能以人民的名義侵犯和剝奪公民個人的權利。在美國民眾看來,個人權利比所謂“國家利益”和“政府權力”更重要。因為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而人民則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公民個人組成的。沒有公民個人,就沒有人民這個集體,再談人民這個概念也就沒有任何意義,進而也就沒有人民授權的國會和政府。而且,人們之所以要建立政府,正是為了保障每個個人的這樣或者那樣的權利。如果通過人民意愿建立起的政府,不能保障公民個人的權利,甚至侵犯公民個人的權利,那么建立政府也就沒有意義了。正如極力鼓吹公民權利并親自起草法案,被稱作“權利法案之父”的喬治·梅森所言:如果憲法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我們就寧愿不要憲法,也不要什么勞什子的美利堅合眾國了。這是一種多么認真和頑強的精神?。?/p>

翻開歷史書:秦始皇統一全國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度量衡,沒有一個統一的度量衡,就憑良心交易,這世界不知道會亂成一個什么樣!度量衡是生產、生活、交易的一個標準,國家法律則是一個管理人類社會的一個標準,如果一個國家不用法律來管理社會,而是某些人鼓吹的他們的信仰來管理社會,結果會怎樣?中國有個這樣的教訓!中國封建社會就開始建立了法律(古裝電視劇常聽到根據大宋律、大清律),為什么還有很多冤假錯案,老百姓期盼包清天呢?原因有二:

一、那時的法律都比較粗約,大宋律、大清律總共多少條?不會超過二、三十條吧?對同樣的一個案件,執法者就有很大空間根據個人判斷!就好比用一個精確到米的尺子去量一個人的身高:一米多,多多少呢,不同量的人有不同判斷!包青天來判斷就偏向有利于老百姓的結論,貪官來判斷就偏向權貴的結論!當我們把尺子精確到厘米、毫米,審判者個人影響是不是會變得非常???

二、就是公開、接受媒體輿論、老百姓的監督,這一點更重要!

這就好比雖然統一了度量衡,你去買東西,賣家有一精密電子稱一稱,告訴你2斤2兩,但是你卻看不到電子稱上的數量,你說全靠店家的良心,會有一個公平的結果嗎?有人說現實中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我說有,我們的人民公仆都經過嚴格的選拔,擇優提拔的,但選拔過程老百姓卻看不到?!叭毕M都是用在合理地方的,但老百姓卻看不到。所以現在的法律制度都要求公開審理,試想如果公開審理,當年的開國元勛賀龍、彭德懷、*等等一大批人會這么簡單就被定罪嗎?以致后來*幾十萬人。

“公開”--就讓一切暴露在陽光之下,骯臟、黑惡只會在陰暗的地方滋生!

綜上所述,人治與法治實乃天壤之別!所謂人治,就是國家以一套嚴格的道德制度去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產生社會秩序。要使道德高度變為德治,必須以權利的不平等和權力的不制衡為前提。常見于我國的封建社會.用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利去進行國家的統治,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法制是一種正式的、相對穩定的、制度化的社會規范。法治與人治則是相對立的兩種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規則(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規則)的普適性、穩定性和權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主體的自覺性、能動性和權變性。雖然法律也是由人來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動性,但從法律的制定、執行到修改都必須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規則,人的能動性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揮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這正是法治內在的本質要求。

歸根結底,我國還需在健全法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