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業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零售商業崗位職責
新零售商業的負責人/運營負責集團新零售板塊線下的全盤規劃以及執行落地;
負責公司新零售板塊組織架構的建立,團隊的建立,新零售線上線下戰略模式建立
對于新零售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制定新零售平臺運營板塊發展規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建設和發展優秀的運營隊伍;
組織制定新零售平臺運營推廣計劃,并負責推動執行,帶領團隊完成業績;負責集團新零售板塊線下的全盤規劃以及執行落地;
負責公司新零售板塊組織架構的建立,團隊的建立,新零售線上線下戰略模式建立
對于新零售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制定新零售平臺運營板塊發展規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建設和發展優秀的運營隊伍;
組織制定新零售平臺運營推廣計劃,并負責推動執行,帶領團隊完成業績;
零售商業崗位
篇2: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
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2008)
第一條為加強促銷活動的安全管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在經營場所舉辦的促銷活動,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的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包括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倉儲式會員店、家居建材店、專業店、專賣店、折扣店等零售店鋪。
第三條市和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對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的促銷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安全生產、工商行政和公安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與促銷活動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促銷活動安全全面負責。經營場所應當具備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規定的安全條件。
第五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促銷活動,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真實的信息,明示促銷的期限、方式和規則、促銷商品的范圍等內容。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不得舉辦購物返券的促銷活動;不得以保留最終解釋權為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第六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促銷活動,應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現場秩序維護和人員疏導措施、車輛的停放和疏導措施。
第七條促銷活動舉辦期間,商業零售經營單位應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安全檢查和巡查工作,配備足夠的專職安全工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當消費者相對聚集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應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安全。
第八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以國家法定年節、開張、開張紀念等名義舉辦的促銷活動,或者舉辦連續營業時間超過16小時的促銷活動,應當在促銷活動開始7日前,將促銷活動的期限、方式和規則、促銷商品的范圍等情況,按照下列規定書面報告:
(一)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向所在地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報告;
(二)連鎖企業在全市或者部分區(縣)范圍內統一舉辦促銷活動的,向市商務主管部門報告。
第九條市和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了解促銷活動的有關情況,對促銷活動現場進行檢查。必要時,向安全生產、工商行政、公安等部門通報。
第十條本市對糧食、食用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促銷活動,實行重點監管。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重點監管的生活必需品的促銷活動,促銷時間不得少于連續3個營業日,應當保證促銷商品充足供應,不得限制消費者購物的數量和時段,并且應當保留促銷商品銷售資料。
第十一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重點監管的生活必需品以外商品的限量促銷活動,應當明示促銷商品的名稱、品牌、規格和數量。連鎖企業應當明示各門店促銷商品的數量。促銷商品售完后,應當及時明示或者告知消費者,并且保留限量促銷商品的銷售憑證。銷售憑證至少保留30日。
第十二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向所在地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或者市商務主管部門舉報。市或者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舉報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舉報事項,應當自接到舉報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有關部門移送,并通知舉報人。市和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
第十三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一)違反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舉辦購物返券促銷活動的,責令停止促銷活動;影響經營場所秩序或者拒不停止促銷活動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規定第八條規定,未報告促銷活動有關情況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二款規定,重點監管的生活必需品促銷時間少于連續3個營業日或者限制數量、時段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未保留限量促銷商品銷售憑證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四條商業零售經營單位舉辦促銷活動存在事故隱患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全部或者部分停止促銷活動。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檔案管理制度
篇3:商業零售以票控稅的實踐與建議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商業零售“以票控稅”的實踐與建議
7月18日起,泰興市國稅局一分局利用一個月時間對轄區內商業零售納稅人使用卷式銷售發票的企業進行了檢查式調查。實施中,以責任區為小組,實行主管負責制,并列出了重點檢查的內容:1、現場檢查收銀機卷式發票的開具情況,查看是否有違規開票現象;2、查詢微機開票銷售額情況,查看前臺收銀機與后臺主機銷售是否一致;3、檢查財務帳冊,查看機內收入、帳面收入、申報收入是否一致;4、檢查企業日結銷售額內部控制方法和流程,查看銷售額與實際是否相符;5、檢查商業卷式銷售發票換取手工版商業銷售發票的情況,查看換票過程是否合規。結束后,各責任區寫出了報告,歸納分析,提出了今后的管理建議。
一、管理到位,總體情況良好
共有18戶企業使用商業卷式銷售發票,XXXX年1月1日至8月20日全分局共領用8900份,企業申報銷售總額34694.31萬元,已繳增值稅441.97萬元,整體稅負1.27%.在銷售商品時,大部分企業收銀機與后臺微機聯網,均能按規定使用商業卷式銷售發票,每天的前臺銷售額后臺都能掌控,并以掌控的營業額進行財務結算,再據以申報納稅。未形成聯網的企業則以前臺收銀機中的營業額與財務進行每天的結算,由專人抄錄核查,定期抽查盤點。從總體情況看,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責任人管理力度的加大,企業逐漸加以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重視,一些不足得到了改觀,卷式發票使用管理比較規范,控管措施比較到位,行業稅負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精益求精,不足仍需改進
通過進一步檢查,尚存在以下問題:
1、系統軟件不統一造成安全隱患。因企業使用的系統軟件均為各自自行開發或購買的,難以達到統一要求,卷式發票又無發票存根聯,故開票信息的記錄、數據的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具體地說,前臺收銀機不能按卷式發票號碼統計金額,又不能打印“電子存根”,查不到每一份發票的金額,發票和電腦信息不能一一對應,而后臺只監控總的營業額,無法查找到具體的開票明細清單。特別是機器故障或其他人為原因很容易導致數據的丟失而無法查詢。
2、仍然存在不規范問題。白紙開票的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某超市由于連鎖店較多,加之連鎖店成立時間不同,造成所購的收銀機的品牌、尺寸、大小不一,以致出現有一兩個分支機構無法使用卷式發票,而是使用了白紙代替銷售發票,這一技術問題至今還未解決。再有,以卷式銷售發票換取手工普通商業銷售發票時,開具品名與實際銷售貨物品名存在不吻合的情況,如填寫“貨物一批”等模糊名稱,檢查中也發現極個別有隨意開具卷式發票的情況,某大藥房有使用空白卷式發票的現象。此外,還發現一家企業在預售購物卡時,因企業內部管理要求,開出的手工普通商業銷售發票其后附貼的卷式發票為企業另設程序私自打印的相同金額的卷式發票,而此時并未有顧客購物。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3、卷式發票換取手工版發票的操作方法不統一。歸納起來有三種方式:1)、有的企業,如某電器有限公司泰興鼓樓南路店是開具一份紅字手工普票,并將回收的卷式發票附貼在其后,然后再開具一份金額相同的正數手工普票。2)、極少企業在售卡時開出普通商業銷售發票,因管理要求,其票后需附卷式發票,該戶便另設程序私自打印相同金額的卷式發票附后,造成顧客刷卡購物時再次重復打印卷式發票。3)、大都數企業在換票時,將卷式發票直接附貼在開具的手工普票的后面。
三、幾點管理建議
1、改造使用統一的稅控收銀機。按《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信息產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推廣應用稅控收款機加強稅源監控的通知》(國稅發[XXXX]4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稅控發票印制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XXXX]65號)的規定,使用統一的稅控收款機,對現有收銀機進行改造,規范操作程序和稅控方法,嚴格加密措施,從硬件上提供保證。
2、取消以卷式發票換取普通商業銷售發票。卷式發票也是正式發票且沒有規定限額,所以無需以卷式發票換取普通商業銷售發票。如發生需換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必須由購買方提供蓋有一般納稅人戳記的稅務登記證(副本)原件并復印留存備查,在換開時嚴禁開具用于個人消費商品,如:食品、煙、酒等等,所銷售的貨物名稱、金額內容一致,不得變更,并收回原發票。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3、加大檢查和處罰的頻度和力度。對用票單位要勤于監控,稅收管理員不定期進行抽查,或進行暗訪,或訪問客戶,發現違規行為,嚴格按照發票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查處一兩個,教育一大片,震懾后來者,更好地發揮“以票控稅”的作用,真正把精細化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